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圖 片>

金秋塞上 鹽鹼地裏迎豐收

2024-09-25 07:16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上圖為2024年3月25日拍攝的位於寧夏銀川市賀蘭縣立崗鎮永興村的花田香蟹稻田主題公園建設現場(新華社發);下圖為2024年9月20日拍攝的立崗鎮永興村的花田香蟹稻田主題公園(新華社記者楊植森攝)。

寧夏地處我國西北內陸,得黃河灌溉之利,寧夏平原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譽。然而由於乾旱少雨、蒸發強烈,寧夏引黃灌區一直以來受制于土壤鹽漬化問題。數據顯示,寧夏現有不同程度鹽漬化耕地248.7萬畝。

近年來,通過土質改良、科學選種培育等措施,銀川市賀蘭縣、青銅峽市部分鹽鹼地轉變成為水稻、玉米、菌草種植區和淡水魚、稻田蟹等水産品養殖區,為當地農民、農企帶來增收效益。

新華社發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上圖為2024年3月25日拍攝的位於寧夏銀川市賀蘭縣立崗鎮永興村的花田香蟹稻田主題公園建設現場(新華社發);下圖為2024年9月20日拍攝的立崗鎮永興村的花田香蟹稻田主題公園(新華社記者楊植森攝)。

寧夏地處我國西北內陸,得黃河灌溉之利,寧夏平原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譽。然而由於乾旱少雨、蒸發強烈,寧夏引黃灌區一直以來受制于土壤鹽漬化問題。數據顯示,寧夏現有不同程度鹽漬化耕地248.7萬畝。

近年來,通過土質改良、科學選種培育等措施,銀川市賀蘭縣、青銅峽市部分鹽鹼地轉變成為水稻、玉米、菌草種植區和淡水魚、稻田蟹等水産品養殖區,為當地農民、農企帶來增收效益。

新華社發

9月20日,農民在位於寧夏銀川市賀蘭縣立崗鎮永興村的花田香蟹稻田主題公園收割水稻(無人機照片)。當地通過綜合治理,將昔日荒蕪、低産的鹽鹼地改良為稻蟹種養綜合體。

寧夏地處我國西北內陸,得黃河灌溉之利,寧夏平原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譽。然而由於乾旱少雨、蒸發強烈,寧夏引黃灌區一直以來受制于土壤鹽漬化問題。數據顯示,寧夏現有不同程度鹽漬化耕地248.7萬畝。

近年來,通過土質改良、科學選種培育等措施,銀川市賀蘭縣、青銅峽市部分鹽鹼地轉變成為水稻、玉米、菌草種植區和淡水魚、稻田蟹等水産品養殖區,為當地農民、農企帶來增收效益。

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9月20日,農民在位於寧夏銀川市賀蘭縣立崗鎮永興村的花田香蟹稻田主題公園收割水稻(無人機照片)。當地通過綜合治理,將昔日荒蕪、低産的鹽鹼地改良為稻蟹種養綜合體。

寧夏地處我國西北內陸,得黃河灌溉之利,寧夏平原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譽。然而由於乾旱少雨、蒸發強烈,寧夏引黃灌區一直以來受制于土壤鹽漬化問題。數據顯示,寧夏現有不同程度鹽漬化耕地248.7萬畝。

近年來,通過土質改良、科學選種培育等措施,銀川市賀蘭縣、青銅峽市部分鹽鹼地轉變成為水稻、玉米、菌草種植區和淡水魚、稻田蟹等水産品養殖區,為當地農民、農企帶來增收效益。

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這是9月20日拍攝的寧夏銀川市賀蘭縣立崗鎮永興村的花田香蟹稻田主題公園(無人機照片)。當地通過綜合治理,將昔日荒蕪、低産的鹽鹼地改良為稻蟹種養綜合體。

寧夏地處我國西北內陸,得黃河灌溉之利,寧夏平原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譽。然而由於乾旱少雨、蒸發強烈,寧夏引黃灌區一直以來受制于土壤鹽漬化問題。數據顯示,寧夏現有不同程度鹽漬化耕地248.7萬畝。

近年來,通過土質改良、科學選種培育等措施,銀川市賀蘭縣、青銅峽市部分鹽鹼地轉變成為水稻、玉米、菌草種植區和淡水魚、稻田蟹等水産品養殖區,為當地農民、農企帶來增收效益。

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9月20日,工作人員在位於寧夏銀川市賀蘭縣立崗鎮永興村的花田香蟹稻田主題公園內收穫稻田蟹。

寧夏地處我國西北內陸,得黃河灌溉之利,寧夏平原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譽。然而由於乾旱少雨、蒸發強烈,寧夏引黃灌區一直以來受制于土壤鹽漬化問題。數據顯示,寧夏現有不同程度鹽漬化耕地248.7萬畝。

近年來,通過土質改良、科學選種培育等措施,銀川市賀蘭縣、青銅峽市部分鹽鹼地轉變成為水稻、玉米、菌草種植區和淡水魚、稻田蟹等水産品養殖區,為當地農民、農企帶來增收效益。

新華社記者 馮開華 攝

9月20日,工作人員在位於寧夏銀川市賀蘭縣立崗鎮永興村的花田香蟹稻田主題公園內展示收穫的稻田蟹。

寧夏地處我國西北內陸,得黃河灌溉之利,寧夏平原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譽。然而由於乾旱少雨、蒸發強烈,寧夏引黃灌區一直以來受制于土壤鹽漬化問題。數據顯示,寧夏現有不同程度鹽漬化耕地248.7萬畝。

近年來,通過土質改良、科學選種培育等措施,銀川市賀蘭縣、青銅峽市部分鹽鹼地轉變成為水稻、玉米、菌草種植區和淡水魚、稻田蟹等水産品養殖區,為當地農民、農企帶來增收效益。

新華社記者 馮開華 攝

這是9月20日拍攝的位於寧夏銀川市賀蘭縣立崗鎮永興村的寧夏蝦蟹集散中心(無人機照片)。

寧夏地處我國西北內陸,得黃河灌溉之利,寧夏平原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譽。然而由於乾旱少雨、蒸發強烈,寧夏引黃灌區一直以來受制于土壤鹽漬化問題。數據顯示,寧夏現有不同程度鹽漬化耕地248.7萬畝。

近年來,通過土質改良、科學選種培育等措施,銀川市賀蘭縣、青銅峽市部分鹽鹼地轉變成為水稻、玉米、菌草種植區和淡水魚、稻田蟹等水産品養殖區,為當地農民、農企帶來增收效益。

新華社記者 馮開華 攝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上圖為2022年4月4日拍攝的寧夏農墾暖泉農場未經改良的鹽鹼化土地原貌(新華社發);下圖為9月21日,北方民族大學楊國平教授在寧夏農墾暖泉農場展示鹽鹼地種出的玉米(新華社記者楊植森攝)。

北方民族大學楊國平團隊研究的微生物刺激植物抗鹽鹼的研究成果,採取以微生物誘導植物抗鹽鹼技術為核心,以微生物液體有機肥為載體,將玉米抗鹽鹼微生物施入土壤,在玉米根際形成優勢菌群,讓玉米在鹽鹼地裏成功生長。

寧夏地處我國西北內陸,得黃河灌溉之利,寧夏平原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譽。然而由於乾旱少雨、蒸發強烈,寧夏引黃灌區一直以來受制于土壤鹽漬化問題。數據顯示,寧夏現有不同程度鹽漬化耕地248.7萬畝。

近年來,通過土質改良、科學選種培育等措施,銀川市賀蘭縣、青銅峽市部分鹽鹼地轉變成為水稻、玉米、菌草種植區和淡水魚、稻田蟹等水産品養殖區,為當地農民、農企帶來增收效益。

新華社發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上圖為2022年4月4日拍攝的寧夏農墾暖泉農場未經改良的鹽鹼化土地原貌(新華社發)。下圖為北方民族大學楊國平教授通過微生物方式治理過的鹽鹼地上玉米的生長情況(9月2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楊植森攝)。

北方民族大學楊國平團隊研究的微生物刺激植物抗鹽鹼的研究成果,採取以微生物誘導植物抗鹽鹼技術為核心,以微生物液體有機肥為載體,將玉米抗鹽鹼微生物施入土壤,在玉米根際形成優勢菌群,讓玉米在鹽鹼地裏成功生長。

寧夏地處我國西北內陸,得黃河灌溉之利,寧夏平原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譽。然而由於乾旱少雨、蒸發強烈,寧夏引黃灌區一直以來受制于土壤鹽漬化問題。數據顯示,寧夏現有不同程度鹽漬化耕地248.7萬畝。

近年來,通過土質改良、科學選種培育等措施,銀川市賀蘭縣、青銅峽市部分鹽鹼地轉變成為水稻、玉米、菌草種植區和淡水魚、稻田蟹等水産品養殖區,為當地農民、農企帶來增收效益。

新華社發

這是9月19日在寧夏銀川市賀蘭縣常信鄉譚渠村的藍灣生態園南美對蝦養殖基地拍攝的南美對蝦。昔日的鹽鹼地變為水産養殖的“聚寶盆”。

寧夏地處我國西北內陸,得黃河灌溉之利,寧夏平原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譽。然而由於乾旱少雨、蒸發強烈,寧夏引黃灌區一直以來受制于土壤鹽漬化問題。數據顯示,寧夏現有不同程度鹽漬化耕地248.7萬畝。

近年來,通過土質改良、科學選種培育等措施,銀川市賀蘭縣、青銅峽市部分鹽鹼地轉變成為水稻、玉米、菌草種植區和淡水魚、稻田蟹等水産品養殖區,為當地農民、農企帶來增收效益。

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

工作人員在寧夏銀川市賀蘭縣常信鄉譚渠村的藍灣生態園南美對蝦養殖基地查看南美對蝦生長情況(9月19日攝)。

寧夏地處我國西北內陸,得黃河灌溉之利,寧夏平原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譽。然而由於乾旱少雨、蒸發強烈,寧夏引黃灌區一直以來受制于土壤鹽漬化問題。數據顯示,寧夏現有不同程度鹽漬化耕地248.7萬畝。

近年來,通過土質改良、科學選種培育等措施,銀川市賀蘭縣、青銅峽市部分鹽鹼地轉變成為水稻、玉米、菌草種植區和淡水魚、稻田蟹等水産品養殖區,為當地農民、農企帶來增收效益。

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這是位於寧夏銀川市賀蘭縣常信鄉譚渠村的藍灣生態園南美對蝦養殖基地(9月19日攝,無人機照片)。昔日的鹽鹼地變為水産養殖的“聚寶盆”。

寧夏地處我國西北內陸,得黃河灌溉之利,寧夏平原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譽。然而由於乾旱少雨、蒸發強烈,寧夏引黃灌區一直以來受制于土壤鹽漬化問題。數據顯示,寧夏現有不同程度鹽漬化耕地248.7萬畝。

近年來,通過土質改良、科學選種培育等措施,銀川市賀蘭縣、青銅峽市部分鹽鹼地轉變成為水稻、玉米、菌草種植區和淡水魚、稻田蟹等水産品養殖區,為當地農民、農企帶來增收效益。

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這是位於寧夏銀川市賀蘭縣常信鄉譚渠村的藍灣生態園南美對蝦養殖基地(9月19日攝,無人機照片)。昔日的鹽鹼地變為水産養殖的“聚寶盆”。

寧夏地處我國西北內陸,得黃河灌溉之利,寧夏平原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譽。然而由於乾旱少雨、蒸發強烈,寧夏引黃灌區一直以來受制于土壤鹽漬化問題。數據顯示,寧夏現有不同程度鹽漬化耕地248.7萬畝。

近年來,通過土質改良、科學選種培育等措施,銀川市賀蘭縣、青銅峽市部分鹽鹼地轉變成為水稻、玉米、菌草種植區和淡水魚、稻田蟹等水産品養殖區,為當地農民、農企帶來增收效益。

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

這是9月19日拍攝的位於寧夏銀川市賀蘭縣常信鄉四十里店村的稻漁空間鄉村生態觀光園。

四十里店村曾飽受土地鹽漬化之苦,由於一些鹽鹼地適合水産養殖,2012年,四十里店村開始發展稻、蟹、魚、鴨立體種養的農業生産模式。

寧夏地處我國西北內陸,得黃河灌溉之利,寧夏平原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譽。然而由於乾旱少雨、蒸發強烈,寧夏引黃灌區一直以來受制于土壤鹽漬化問題。數據顯示,寧夏現有不同程度鹽漬化耕地248.7萬畝。

近年來,通過土質改良、科學選種培育等措施,銀川市賀蘭縣、青銅峽市部分鹽鹼地轉變成為水稻、玉米、菌草種植區和淡水魚、稻田蟹等水産品養殖區,為當地農民、農企帶來增收效益。

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

這是9月19日拍攝的位於寧夏銀川市賀蘭縣常信鄉四十里店村的稻漁空間鄉村生態觀光園。

四十里店村曾飽受土地鹽漬化之苦,由於一些鹽鹼地適合水産養殖,2012年,四十里店村開始發展稻、蟹、魚、鴨立體種養的農業生産模式。

寧夏地處我國西北內陸,得黃河灌溉之利,寧夏平原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譽。然而由於乾旱少雨、蒸發強烈,寧夏引黃灌區一直以來受制于土壤鹽漬化問題。數據顯示,寧夏現有不同程度鹽漬化耕地248.7萬畝。

近年來,通過土質改良、科學選種培育等措施,銀川市賀蘭縣、青銅峽市部分鹽鹼地轉變成為水稻、玉米、菌草種植區和淡水魚、稻田蟹等水産品養殖區,為當地農民、農企帶來增收效益。

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

這是9月19日拍攝的位於寧夏銀川市賀蘭縣常信鄉四十里店村的稻漁空間鄉村生態觀光園(無人機照片)。

四十里店村曾飽受土地鹽漬化之苦,由於一些鹽鹼地適合水産養殖,2012年,四十里店村開始發展稻、蟹、魚、鴨立體種養的農業生産模式。

寧夏地處我國西北內陸,得黃河灌溉之利,寧夏平原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譽。然而由於乾旱少雨、蒸發強烈,寧夏引黃灌區一直以來受制于土壤鹽漬化問題。數據顯示,寧夏現有不同程度鹽漬化耕地248.7萬畝。

近年來,通過土質改良、科學選種培育等措施,銀川市賀蘭縣、青銅峽市部分鹽鹼地轉變成為水稻、玉米、菌草種植區和淡水魚、稻田蟹等水産品養殖區,為當地農民、農企帶來增收效益。

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

這是9月19日拍攝的位於寧夏銀川市賀蘭縣常信鄉四十里店村的稻漁空間鄉村生態觀光園。

四十里店村曾飽受土地鹽漬化之苦,由於一些鹽鹼地適合水産養殖,2012年,四十里店村開始發展稻、蟹、魚、鴨立體種養的農業生産模式。

寧夏地處我國西北內陸,得黃河灌溉之利,寧夏平原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譽。然而由於乾旱少雨、蒸發強烈,寧夏引黃灌區一直以來受制于土壤鹽漬化問題。數據顯示,寧夏現有不同程度鹽漬化耕地248.7萬畝。

近年來,通過土質改良、科學選種培育等措施,銀川市賀蘭縣、青銅峽市部分鹽鹼地轉變成為水稻、玉米、菌草種植區和淡水魚、稻田蟹等水産品養殖區,為當地農民、農企帶來增收效益。

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

9月23日,工作人員在位於寧夏青銅峽市青銅峽鎮沃沙村的寧夏榮林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菌草示範基地查看菌草生長情況。該公司通過改良鹽鹼化土地,種植菌草反哺養殖業,取得良好成效。

寧夏地處我國西北內陸,得黃河灌溉之利,寧夏平原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譽。然而由於乾旱少雨、蒸發強烈,寧夏引黃灌區一直以來受制于土壤鹽漬化問題。數據顯示,寧夏現有不同程度鹽漬化耕地248.7萬畝。

近年來,通過土質改良、科學選種培育等措施,銀川市賀蘭縣、青銅峽市部分鹽鹼地轉變成為水稻、玉米、菌草種植區和淡水魚、稻田蟹等水産品養殖區,為當地農民、農企帶來增收效益。

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

9月23日,在位於寧夏青銅峽市青銅峽鎮沃沙村的寧夏榮林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菌草示範基地,菌草長勢良好(無人機照片)。該公司通過改良鹽鹼化土地,種植菌草反哺養殖業,取得良好成效。

寧夏地處我國西北內陸,得黃河灌溉之利,寧夏平原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譽。然而由於乾旱少雨、蒸發強烈,寧夏引黃灌區一直以來受制于土壤鹽漬化問題。數據顯示,寧夏現有不同程度鹽漬化耕地248.7萬畝。

近年來,通過土質改良、科學選種培育等措施,銀川市賀蘭縣、青銅峽市部分鹽鹼地轉變成為水稻、玉米、菌草種植區和淡水魚、稻田蟹等水産品養殖區,為當地農民、農企帶來增收效益。

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這是9月20日拍攝的寧夏銀川市賀蘭縣立崗鎮蘭豐村的晶誠水産養殖基地(無人機照片)。昔日的鹽鹼地變為水産養殖的“聚寶盆”。

寧夏地處我國西北內陸,得黃河灌溉之利,寧夏平原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譽。然而由於乾旱少雨、蒸發強烈,寧夏引黃灌區一直以來受制于土壤鹽漬化問題。數據顯示,寧夏現有不同程度鹽漬化耕地248.7萬畝。

近年來,通過土質改良、科學選種培育等措施,銀川市賀蘭縣、青銅峽市部分鹽鹼地轉變成為水稻、玉米、菌草種植區和淡水魚、稻田蟹等水産品養殖區,為當地農民、農企帶來增收效益。

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9月20日,工作人員在位於寧夏銀川市賀蘭縣立崗鎮蘭豐村的晶誠水産養殖基地內分揀淡水鱸魚和鰱魚(無人機照片)。

寧夏地處我國西北內陸,得黃河灌溉之利,寧夏平原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譽。然而由於乾旱少雨、蒸發強烈,寧夏引黃灌區一直以來受制于土壤鹽漬化問題。數據顯示,寧夏現有不同程度鹽漬化耕地248.7萬畝。

近年來,通過土質改良、科學選種培育等措施,銀川市賀蘭縣、青銅峽市部分鹽鹼地轉變成為水稻、玉米、菌草種植區和淡水魚、稻田蟹等水産品養殖區,為當地農民、農企帶來增收效益。

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

9月20日,工作人員在位於寧夏銀川市賀蘭縣立崗鎮蘭豐村的晶誠水産養殖基地收穫淡水鱸魚。

寧夏地處我國西北內陸,得黃河灌溉之利,寧夏平原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譽。然而由於乾旱少雨、蒸發強烈,寧夏引黃灌區一直以來受制于土壤鹽漬化問題。數據顯示,寧夏現有不同程度鹽漬化耕地248.7萬畝。

近年來,通過土質改良、科學選種培育等措施,銀川市賀蘭縣、青銅峽市部分鹽鹼地轉變成為水稻、玉米、菌草種植區和淡水魚、稻田蟹等水産品養殖區,為當地農民、農企帶來增收效益。

新華社記者 馮開華 攝

【責任編輯:倫曉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