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穀飛飛勸早耕,舂鋤撲撲趁春晴”,“鉏麥家家趁晚晴,築陂處處待春耕”……隨著一聲聲耕作詩句的唱響,3月29日,2023年北京十一學校豐臺小學“第二屆春耕節”如約而至。
儀式前的“凈手”環節,童聲合唱團的《24節氣歌》都創造了沉浸式場景,凈手凈心以敬農事的文化體驗儀式感十足。
由老師裝扮的“神秘嘉賓”稻草人為學生們送來了各類種子,隨後,現場一一請出種子的五位守護者:既可去除雜草又能産生富含營養草木灰的火;既能調節田間小氣候又能幫助作物花粉散落傳播的風;萬物仰仗且貫穿整個生長週期的光;賴以生存的主要物質基礎的土和生命之源——水。
“火、土、水、風、光”,在展現形式和請出方式上的全新創意,更加直觀生動地將自然與生命的關係展現出來。讓學生們意識到種子的茁壯成長離不開這些重要的自然元素,並且更加懂得如何利用好這些元素,做到趨利避害,更好地保護“我們的”一畝地小菜園裏的作物和蔬果。
儀式現場精心編排處處充滿中國式傳統文化的表達:展開寬大的紅折扇煽動悅耳的風鈴、全校學生土壤採樣瓶及寫滿心願大型竹簡書呈現都古意盎然;校園再現“生命之源飛流直下”的壯觀場面,隨後又化作涓涓細流,通過項目組老師們親手搭建的竹筒橋,緩緩流向“一畝地”小菜園,讓生活的畫面、勞動的場景都充滿智慧與詩情畫意。
今年春耕節我們帶來了更多種子,將進一步豐富校園種植區域的作物、植物種類,會呈現了“南北一家親”的場面,北方地區的冬小麥和南方地區的水稻將一同落戶學校耕作園,豐富孩子們對南北農耕種植的不同認知,建立農作物不同生活習性的常識。
繼第一屆春耕活動開啟的古代農具小講堂後,本次春耕節特邀北京世界花卉大觀園的專業講師介紹現代農耕技術以及種植方式的轉變與發展,豐富全校師生對於我國現代農耕知識的儲備,感悟到數千年的知識積累和不斷改革的技術進步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動力。
本屆春耕節在活動籌備階段,全校學生就領取到了土壤採樣瓶和竹簡片,分別從居住的小區收集土壤,這讓孩子們對耕作與土壤之間的關係産生很多好奇。高年級的孩子們會在後續的課程學習中,老師的帶領下,通過對土壤進行分析,了解土壤的品質和污染程度,以及是否影響到種植蔬果産量、一起研究處理土地普遍容易鹽鹼化的問題,親身參與改善土質的過程,以促進我們小菜園土壤的可持續利用。
農耕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發展至今,我們期待城市中長大的孩子用學習的方式和研究的視角,走進自然,依然懷有對土地的親近之心,以新技術新勞作建立與土地更深層次的聯繫。讓孩子們從校園“一畝地”看見中國大地“築陂處處待春耕”,參與到“鉏麥家家趁晚晴”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