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大海,航太花開別樣紅——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技術部“最前沿天團”系列(1)

發佈時間: 2023-03-21 11:28:13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楊佳

序: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技術部,被該中心賦予科學技術總體部、智囊團,高端人才蓄水池、孵化器等多重重要職能,組建以來,先後參與完成北斗導航工程、風雲系列、探月工程、首次火星探測、空間站工程等數百次航太發射任務,為中國航太高品質發展,建設航太強國、品質強國、人才強國、科技強國作出重要貢獻。即日起,推出“最前沿天團”系列報道,集中展現他們強化使命擔當、勇於創新突破的奮鬥身姿,請持續關注。


新時代東風浩蕩,拂過萬水千山;新征程春潮澎湃,激蕩萬千氣象。陽春三月,川西大涼山深處的西昌發射場已是“春色滿園關不住”,各色各樣的花朵燦若雲霞、明媚鮮艷;碧海藍天、椰風習習,在文昌發射場,艷陽下植被青翠欲滴、花兒競相開放。

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和熱烈綻放的花兒一樣,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技術部西昌、文昌兩場科技人員在建設航太強國的火熱實踐中爭先恐後、全力以赴,盛放在探索浩瀚宇宙的壯美征途。

山桃花:生長在任務一線,綻放“追夢奮鬥”之花

每當春天來臨,西昌發射場便會盛放山桃花,看著年復一年山桃花開放,“數據女王”何京江便會回想起自己的追夢奮鬥歷程。

當今世界,是大數據的時代。數據,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成為重要生産因素,推動生産生活新的革命。

早在2012年,大數據開始引發普遍關注之前,何京江就已敏銳地察覺到了這場革命即將帶來的機遇,一份關於航太大數據應用的構想就此展開:航太測發該如何應用大數據技術?構建數據中心需要哪些軟硬體基礎?……那段日子,何京江奮力描繪著數據應用的全新藍圖,用心規劃起數據中心的宏大方案。

很快,一支涵蓋測發、測控、通信3大系統的研究團隊在何京江的帶領下,同時向數據服務平臺、數據資源庫、數據管理體系、數據分析應用系統的研製發起了衝鋒。碼代碼、寫程式、編軟體、裝硬體、調設備、錄數據、測應用……無論是小到一個程式的敲定,還是大到系統構成的設計,何京江樣樣都親力親為,事事都衝鋒在前。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8年9月,數據中心應用軟體系統建設通過中心驗收;2019年4月,數據中心服務平臺基礎軟硬體建設通過中心評審。近年來,何京江打造的數據中心已經實現了對任務數據的自動抽取、清洗與載入,以統一的視圖開始向指揮員、操作手們提供優質高效的數據分析服務。

堅守機房百日枯,甘坐板凳十年冷。如今,2次獲評全國“三八紅旗手”的何京江,依舊追夢奮鬥在星辰大海的浩瀚征程,用數據驅動創新,以創新賦能航太。


刺桐花:生長在偉大時代,綻放“創新超越”之花

火紅的刺桐花,就像紅紅火火的中國航太事業,蒸蒸日上。一路走來,高級工程師馬國忠為建設世界一流航太發射場全力以赴、不懈奮鬥。

2016年3月22日,某型號衛星發射任務準備現場,控制系統的速率陀螺電機信號突然出現重大異常。原來,速率陀螺是火箭飛行過程中用以感知判斷姿態和方向的重要設備,它的運作狀態直接關乎火箭發射成敗,容不得半點差池。

為不耽誤任務進程,馬國忠和同事們白天上塔架檢測設備,晚上回大廳分析問題,在歷經3天2夜加班後,馬國忠的歸零報告順利出爐,終於趕在火箭實施燃料加注前排除了這項重大故障。

“老馬就是這樣,一扎進任務裏,渾身就有使不完的勁兒。” 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在緊急任務面前,他像一隻鐵打的戰馬一樣不眠不休。

面向世界航太發展前沿,面向國家航太重大戰略需求。當前,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黨委針對任務組織指揮模式優化、火箭測試發射流程優化、多星並行測試、工程建設管理、航太發射與建設任務統籌等方面重點工作開展專題研究分析,深度挖掘設備設施潛力和組織指揮效能,著力提升兩個發射場年綜合發射能力。

為此,馬國忠所在的規劃論證組更是先後承擔了世界一流航太發射場發展戰略、“十四五”規劃論證等百餘項論證設計任務,為中心能力拓展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他説:“未來,空間站常態化運營、載人登月、深空探測、行星探測、低軌網際網路星座等都將在我們手中實現,意義重大、使命非凡。”


問天樹:生長在向天圖強,綻放“使命擔當”之花

春光明媚,問天路上的問天樹已萌發新芽。從2016年,這個年輕的發射場首次執行航太任務,到如今,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它看過許多型號不同的大火箭走向塔架、走向太空。

和問天樹一樣,胡旭東也在文昌親身見證參與了那段大火箭騰飛的偉大時刻。

2016年11月3日,長征五號運載火箭迎來首飛的關鍵時刻。統計數據顯示,全世界新型號火箭首飛任務成功概率僅為51%,“胖五”首飛的風險不言而喻。20時43分04秒,01指揮員胡旭東堅定地下達“點火”密碼,長征五號騰空而起,首飛成功!這場勝利,標誌著我國火箭運載能力進入國際先進行列,為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系列化、型譜化發展奠定了堅實技術基礎,邁出了我國由航太大國向航太強國的關鍵一步。

2017年7月2日,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再度出征。然而這一次,意外出現了。坐在大廳裏,胡旭東通過大螢幕眼睜睜看著長征五號遙二運載火箭飛行曲線異常,不禁搖頭嘆息。任務失利後,胡旭東和整個團隊沒日沒夜地開展任務復盤、搜尋各種隱患、分析失利原因……他説:“失利沒有讓我氣餒,成功也並非一朝一夕。”

2020年5月5日,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在文昌首飛成功,正式拉開我國載人航太工程“第三步”任務的序幕。看著中國空間站的夢想一步步走向現實,作為01指揮員,在任務成功的那一刻,胡旭東激動地當場流下熱淚。

這場偉大的勝利來之不易。從長征五號遙二失利到長征五號B首飛成功,胡旭東帶領團隊用1038天的全力奔跑,再次迎來航太人的高光時刻……


三角梅:生長在航太沃土,綻放“頑強拼搏”之花

在文昌發射場,隨處可見紅艷艷的三角梅,它的花語是堅忍不拔、頑強奮進。而這精神,在高級工程師車著明的身上也完美體現了出來。

車著明是從湖南山溝裏一路走出來的。同鄉説,老車的性格就是典型的湖南人——“霸得蠻”。

1963年,車著明出生在湖南邵陽有名的窮山村,黃荊鄉臘樹村。

1981年,中專畢業後,18歲的車著明順利分配到工作,成為一名鍋廠技術員。很多人也許會把這當作故事的終點,但車著明顯然不是。憑著一股“蠻勁兒”,每天從煤灰漫天、噪聲震天的車間下班回家,車著明先睡覺,然後三點起床看自學課程,看到七點去上班。六年時間雷打不動。

1986年,車著明參加全國自考,邵陽市總分第一,拿到應用數學專科文憑,獲得湖南省教委“高教自考勤學獎”。之後,他又先後順利拿到本科和全日制研究生文憑。

就是這樣勵志的老車,來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後,開發了“火箭遙測資訊快速處理系統”和“航太發射數據快評系統”,研究液體火箭爆炸危害的定量分析,建立了“液體火箭爆炸毒源強度及其在複雜氣象、地形條件下的擴散模型”,為航太發射事故防範和應急處置提供依據。論證建立了“航太器飛行數據融合處理方法”,節省了衛星燃料,延長了衛星壽命。

強化使命擔當,勇於創新突破。參加工作以來,車著明一共參加了上百次火箭發射任務,獲得23項科技進步獎和3項國家發明專利, 2009年更是被國務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貼。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在身邊同事看來,老車勵志故事的背後,是無數個不眠之夜的苦苦煎熬,更是紮根航太沃土,以知識為底氣的厚積薄發……

(作者:黃國暢 趙宜寧 毛星翔)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