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沃土掘“黑金” 衝向“雲端”數星辰——來自新疆克拉瑪依的蹲點觀察

發佈時間: 2023-03-17 08:23:49 | 來源: 新華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劉楨珂

新華社烏魯木齊3月16日電  題:紮根沃土掘“黑金” 衝向“雲端”數星辰——來自新疆克拉瑪依的蹲點觀察

新華社記者

克拉瑪依,在維吾爾語中,意為“黑油”。祖國西北角,茫茫準噶爾盆地邊緣,就矗立著這樣一座以油命名的城市。

這裡因“油”而生、因“油”而興,目前每年産油以千萬噸計,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貢獻。記者蹲點調研發現,克拉瑪依在做深“油”文章的同時,發揮比較優勢騰“雲”求新,發展雲計算産業,為高品質發展注入更多可能性。

賡續基因給祖國加“油”爭“氣”

1955年,準噶爾盆地裏誕生了新中國第一個大油田,命名為克拉瑪依油田。半個多世紀,油田變油城。

行走在克拉瑪依,“油”的標識隨處可見。在市政府南廣場,一座高58米、名為“克拉瑪依之歌”的城市雕塑引人注目。三層鳳凰環繞貫穿上下的立柱展翅欲飛,象徵著老中青三代石油人艱苦奮鬥的崢嶸歲月。

  圖為2月26日拍攝的“克拉瑪依之歌”雕塑。 新華社記者劉紅霞 攝

不遠處,石油紀念廣場上,克一號井大油泡雕塑格外亮眼。雕塑下方,正是那口“克一號井”。

更遠處,茫茫戈壁上,目之所及,油井林立,數以千計的“磕頭機”日夜鑽探……

  圖為2月25日拍攝的黑油山一處油池。 新華社記者劉紅霞 攝

“打我爺爺開始,我們家三代都在油田工作。”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採油二廠的“90後”員工馮雪,領著記者參觀老一輩石油人工作生活過的101窯洞遺址時説,小時候常聽老人講,以前採油作業區連飛鳥也沒有,冬天做飯用的是雪水,夏天要去四五公里外的渠里拉水,走的是“搓衣板路”。“現在的條件跟那時候比,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目前,油氣井物聯網覆蓋率達86%,站庫覆蓋率達89%,“十四五”期間將實現全覆蓋;借助多維智慧故障診斷融合技術,可實現異常井自動診斷,功圖診斷符合率達90%,參數診斷符合率達80%……在軟體開發運維、數據分析與應用等方面,智慧油田建設在克拉瑪依已是標配。

2月23日,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採油二廠員工馮雪在採油機前。 新華社記者劉紅霞 攝

“我們要大力實施綠色低碳戰略,持續加強新能源業務,提升全産業鏈綜合能效。”新疆油田公司黨委書記楊立強説,公司正加快落實源網荷儲和多能互補一體化項目,打造油氣與新能源融合發展示範區。

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走進克拉瑪依石化公司,油品、化工産品琳瑯滿目。“我們攻克了稠油深加工的國際難題,讓稠油不再‘愁人’,實現國家稀缺的環烷基特種油品有效供給。”公司總工程師劉志紅説。

從地下“掘金”到“雲端”求新

吃慣了“石油飯”的克拉瑪依,如何避免“因油而興、油竭而衰”?記者調研中常聽到這個説法——“一主多元”,即做優做強石油石化産業的同時,發展新能源、新材料、數字經濟、現代農業等新興産業。

“石油是克拉瑪依的最大先天優勢。推進高品質發展,不能故步自封,也不能冒失地棄油而去,不能把手裏吃飯的傢夥先扔了。”克拉瑪依市委書記石崗説,要在“延鏈”“補鏈”“拓鏈”“強鏈”上下功夫,既紮根沃土掘“黑金”,也衝向“雲端”數星辰。

2月23日,工作人員在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數據中心值班調度。新華社記者劉紅霞 攝

走進位於克拉瑪依雲計算産業園的新疆七色花資訊科技有限公司,“新疆畜牧獸醫大數據平臺”後臺大螢幕上閃爍著許多紅色小坐標。點擊放大,便會顯示防疫人員實時上傳的資訊。借助平臺系統還可以隨時與戶主、防疫員進行電話聯繫。這相當於在克拉瑪依,可以“管”全疆牛羊。

記者了解到,這個雲計算産業園已聚集中國石油(克拉瑪依)數據中心、中國移動(新疆)雲計算和大數據中心等,開通了西北第一條國際網際網路專用通道,雲計算能力和潛力不斷提升和釋放。

“克拉瑪依能源充足、氣候寒冷、地質穩定,具備發展雲計算産業的比較優勢。”市工信局系統網絡中心副主任蘭天説,“我們著力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夯實工業強基增效和轉型升級基礎,在加快推進‘東數西算’‘疆數克算’上做文章,為城市産業轉型升級提供動力。”

荒漠戈壁蝶變人民城市

1979年,克拉瑪依市綠化覆蓋率只有1%。2022年,全市綠化覆蓋率為43.83%,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達到13.78平方米。從“出門吃土”到“開門見綠”,克拉瑪依日漸靚麗起來。

人民城市要有“面子”,更要有“裏子”。

記者採訪了解到,克拉瑪依逐步搭建起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平臺、遠端醫學平臺,常見病患者幾乎可足不出戶實現線上診療,疑難雜症也有望實現“西病東治”。

既要物質富裕,也要精神富足。在克拉瑪依,絲路神韻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體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彰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文藝演出浸潤人心。

2月23日,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採油二廠員工阮思雅接受採訪。新華社記者劉紅霞 攝

1999年出生的阮思雅,從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本科畢業後,與她100多名同學一塊主動留了下來。“這裡環境優美,生活幸福感強,企業榮譽感強,人文關懷濃厚。”她説,“我很喜歡這座城市。”

“我們將堅決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堅定信心,也認清不足,腳踏實地、真抓實幹,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克拉瑪依篇章。”石崗説。(記者劉紅霞、李響、顧煜、張瑜)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