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3月2日訊(記者 董寧 通訊員 劉芳芳)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國際能源發展的趨勢,我國能源供需發生新變化,“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新時代中國能源發展指明瞭方向,開闢了中國特色能源發展新道路。中國發佈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願景目標,為我國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擘畫了宏偉藍圖。
如何在推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下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是我國需要面對和解決的重大課題。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副總工程師兼齊魯分公司代表、黨委書記韓峰説:“氫能作為二次能源,具有來源多樣,終端零排,用途廣泛的優勢,在世界能源舞臺上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們要有效推進氫能産業發展促進國家能源轉型。”
據國際氫能理事會預測,到2050年,氫能將滿足全球18%的終端用能需求,減少CO2排放60億噸。世界各國都在積極佈局氫能發展。在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大力發展氫能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同樣具有重大意義。國家先後印發各地積極出臺配套規劃和政策,推動氫能研發、製備、儲運和應用鏈條不斷完善。預測到2035年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將達到100萬輛左右,發展空間巨大。目前,我國已建成加氫站超270座。中國石化規劃在“十四五”期間將建成1000座加氫站,打造中國第一氫能公司。
目前,我國在副産氫純化、氣態儲氫、高功率密度雙極板等技術上取得了一些重大進展,政策紅利釋放,産業投資加大,但基礎設施建設滯後,供氫規模和燃料電池汽車總量仍然很小。
韓峰説,我們應加強氫能産業頂層設計,圍繞氫能全産業鏈,從國家層面統籌産、學、研聯合攻關,推動氫能從制取、儲運到應用全産業鏈技術提升和突破。多培育用氫的場景,依託氫能産業園和化工園區建設,重點圍繞氫能交通、綠氫化工産業,引導綠氫制取、氫車應用、氫碳迴圈,超前加大高純氫製備、加氫站、氫燃料電池等基礎設施佈局,有序推動煤、油、氣等化石原料及燃料合理替代,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堅持“綠氫”原則,進行風、光、水等非化石能源制氫,降低制氫成本,讓氫氣的價格降下來,走入市場,走入尋常百姓家。同時,應讓氫能源回歸市場,讓市場説了算,通過市場讓産氫者和用氫者實現雙贏,共同來推動氫能源市場的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