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22日電 題:中國科技新亮點觀察——從國家創新調查制度實施看科技創新生動實踐
新華社記者胡喆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突飛猛進,學科交叉融合不斷發展,科學研究範式發生深刻變革,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加速滲透融合。
嫦娥探月、天問探火,神舟飛船接力騰飛,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首架C919大飛機正式交付……新時代10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科技事業發生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科技實力躍上新的大臺階,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開啟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新征程。
這是2020年12月4日,國家航太局公佈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展示國旗的照片。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全景相機環拍成像,五星紅旗在月面成功展開,此外圖像上方可見已完成表取採樣的機械臂及採樣器。新華社發(國家航太局供圖)
近日,國家創新調查制度實施10週年座談會在科技部舉行。10年來,符合中國國情的國家創新調查制度已經建立並持續完善,系統刻畫中國科技創新的生動實踐,全面反映中國科技創新能力。從國家創新調查制度取得的豐碩成果,可以更好觀察中國科技創新的新亮點。
科技人才結構更加優化 經費投入快速增加
國家創新調查制度是黨中央、國務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監測評價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基礎性制度,為創新型國家、世界科技強國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明確提出:“加強創新調查,建立定期監測評估和滾動調整機制。”
這是“著巡合影”圖。2021年6月11日,國家航太局在北京舉行天問一號探測器著陸火星首批科學影像圖揭幕儀式,公佈了由祝融號火星車拍攝的著陸點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國印跡”和“著巡合影”等影像圖。首批科學影像圖的發佈,標誌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新華社發(國家航太局供圖)
2022年,新修訂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明確規定:“國家建立健全科學技術統計調查制度和國家創新調查制度,掌握國家科學技術活動基本情況,監測和評價國家創新能力。”
“國家創新調查制度是在科學、規範的統計調查基礎上對國家創新能力進行全面監測和評價的制度安排,由科技部、國家統計局牽頭負責,建立了包括18個部門在內的工作協調機制,統籌國家創新調查制度實施。”科技部戰略規劃司副司長邢懷濱介紹説。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更加激發了創新的澎湃動力。
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芳華苑內暖意融融,一場隆重的頒獎大會2月17日在這裡舉辦,何梁何利基金會向2021和2022年度獲獎的112位傑出科學家頒出大獎。
此次獲獎人員中,既有德高望重的老院士,也有在科技創新前沿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生力軍。他們中,最年長的已85歲,最年輕的僅37歲,平均年齡57.1歲,青年創新獎獲獎人平均年齡42.4歲。
國家科技創新力的根本源泉在於人。我國要實現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歸根結底要靠高水準創新人才。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人員總量為572萬人年,是2012年的1.8倍,穩居世界第一,每萬名就業人員中研發人員數由2012年的43人年提高到77人年。
此外,我國也更加重視對青年人才的培養,在國家科技計劃項目中設立35歲以下青年科學家項目,涌現出一批世界頂尖科技人才。中國內地入選世界高被引科學家數量從2014年的111人增長到2022年的1169人。
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與長征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國家統計局社科文司二級巡視員關曉靜表示,我國科技創新不斷取得突破,離不開研發投入的快速增長。
據初步測算,2022年我國全社會R&D經費投入達到3.09萬億元,是2012年的3倍,穩居世界第二大研發投入國,R&D經費投入強度從2012年的1.91%提升至2022年的2.55%。
黨和國家歷來重視基礎研究工作。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
近年來,我國的基礎研究經費穩步增長。2022年基礎研究經費達到1951億元,是2012年的3.9倍,基礎研究經費佔R&D經費的比重為6.32%,連續穩定在6%以上。投入的增長,為切實加強基礎研究、夯實科技自立自強根基提供了不竭動能。
這是2022年11月3日在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空間站夢天實驗艙完成轉位的模擬圖像。新華社發(孫豐曉 攝)
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更加強化 科技創新産出量質齊升
眼下正是多地春耕備耕的關鍵期,在海拔約2000米的雲南省富源縣大山深處,由中國航太科工集團二院23所航太新氣象公司建設的自動氣象監測站,不斷為當地農業生産提供重要氣象資訊。
在富源縣,“十里不同天”常被用來形容天氣的變幻莫測。特別是暴雨、寒潮、大霧、冰雹等一些氣象災害,往往影響著村民們的收成。
這是在安徽淮北一處試驗場準備試飛的無人機(2018年5月13日攝)。由中國航太科工二院23所自主研發的無人機機載下投探空系統順利完成試驗,填補了國內利用大型無人設備開展氣象探測的空白。新華社發(中國航太科工二院供圖)
為此,航太新氣象公司主動扛起企業創新主體責任,充分挖掘航太領域多年來積累的技術資源和能力,在鄉村振興項目中承擔了氣象自動化站點的加密佈局工作,有效提升了當地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當前,企業R&D經費佔全社會R&D經費比重達到76.9%,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正進一步鞏固。”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郭戎介紹,2021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技術創新企業數達到20.9萬家,佔全部工業企業比重為47.4%,比2016年提高15.7個百分點。
2022年12月9日拍攝的國産大飛機C919交付全球首家用戶東航的儀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我國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已從2012年的4.9萬家增加至33萬家,增長5.7倍。2021年有683家企業進入全球研發投入2500強榜單,在無人機、電子商務、雲計算、人工智慧、行動通訊等領域成長起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
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更加明確的同時,科技創新産出也呈現出量質齊升的特點。2021年,我國高被引論文數為42920篇,排名世界第2位,是2012年的5.4倍,佔世界比重為24.8%,比2012年提高17.5個百分點。
此外,我國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從2012年的3.2件提升至2021年的19.1件,專利國際化水準不斷提高,PCT專利申請量從2012年的1.9萬件增至2021年的6.96萬件,連續三年位居世界首位。2021年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37294億元,是2012年的5.8倍。
這是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調度團隊的青年科技人才(2022年7月1日攝)。新華社發(張敬宜 攝)
區域創新高地加快形成 科技創新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
2022年,中國有21個區域進入全球創新指數全球科技集群百強,其中,深圳—香港—廣州(第2位)、北京(第3位)、上海—蘇州(第6位)進入全球前10位。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高新區成為區域創新高地,園區生産總值從2012年的5.4萬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15.3萬億元,增長2.8倍;佔我國國內生産總值(GDP)的比重從2012年的10.1%增長至2021年的13.4%,提高3.3個百分點。
這是2021年5月26日拍攝的中山大學深圳校區“中大城”已經啟用的一期西園和二期建設現場(無人機照片)。廣深科技創新走廊“中大城”是集科研、創新、生態于一體的區域教育高地、醫療高地和創新高地,以生物醫藥産業、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和先進製造業為主導産業。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國家創新調查制度持續監測評價顯示,10年來,國家高新區內企業營業收入增長超過2.9倍,凈利潤增長超過3.4倍,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的國家高新區數量從2012年的54家增長至2021年的97家。
與此同時,我國科技創新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自2013年起,我國連續發佈英文版《國家創新指數報告》《企業創新調查年鑒》等,多次與世界智慧財産權組織、世界經濟論壇、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歐盟委員會和瑞士洛桑國際管理髮展學院等國際機構開展實地交流。
邢懷濱表示,未來科技部、國家統計局等有關部門將以統計調查數據為基礎,深入開展調研,加強分析研究,準確及時反映科技創新發展狀況和重點熱點難點問題,完善數據發佈機制和資訊化查詢平臺等工作,讓創新調查成果成為觀察中國科技創新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