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中亞五國”産業與投資合作論壇17日在山東青島圓滿閉幕。在論壇開幕當天,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論壇致賀信。習近平主席在賀信中指出,中國同中亞五國深化産業與投資合作將有力維護區域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提升地區國家産業發展水準和全球經濟參與度,促進共同發展繁榮。
中國同中亞五國建交30多年來,相繼建立戰略夥伴關係,走出了一條睦鄰友好、合作共贏的新路,樹立了新型國際關係典範。中國始終是中亞國家值得信任和倚重的好鄰居、好夥伴、好朋友、好兄弟。在習近平主席同五國領導人的頂層設計和戰略引領下,中國和中亞各國合作加速推進,在農業、貿易、投資、基建等雙多邊領域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
元首引領 共謀發展
這次“中國+中亞五國”産業與投資合作論壇以“互利共贏,攜手推進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為主題。中國與中亞五國政商界代表在這裡展開雙向推介,並就工業網際網路、能源、國際農業等話題深入交流。
舉辦論壇的倡議緣起于一年多以前。2022年1月25日,在中國同中亞五國建交30週年視頻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提出適時舉辦中國-中亞國家産業與投資合作論壇。這一倡議後來被寫入《中國同中亞五國領導人關於建交30週年的聯合聲明》。
這次視頻峰會,是建交以來中國同中亞五國元首第一次集體會晤,具有里程碑意義。會上,習近平主席著眼六國合作長遠發展,提出深耕睦鄰友好的示範田、建設高品質發展的合作帶、強化守衛和平的防護盾、構建多元互動的大家庭、維護和平發展的地球村5點建議,得到中亞五國元首積極響應。
這是哈薩克扎納塔斯風電場風機。扎納塔斯100兆瓦風電項目是中哈合作的中亞最大風電項目。
建交30多年來,中國同中亞五國貿易額增長100多倍,中亞的許多水果、乾果成為國內電商平臺的“爆款”,常常被“秒殺一空”。9年多來,通過共建“一帶一路”,一批基礎設施建設大項目成功落地,助力中亞各國産業升級、互聯互通和民生改善,讓越來越多的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在首屆“中國+中亞五國”産業與投資合作論壇上,作為論壇主辦方之一的國家發展改革委又帶來了一個好消息:“2022年,中國與中亞五國貿易總額超過700億美元,創下歷史最高水準,年均增速在15%以上。中國超大規模市場進一步向中亞五國開放,2022年中國自中亞五國進口額達到279億美元,達到2016年進口額的2.3倍以上。”
農技合作 全面展開
“我們對中國市場非常感興趣,我們不僅要找到買家,還要找到合作夥伴。”前來青島參加論壇的塔吉克阿瓦林公司副總經理納吉布·哈姆拉耶夫説,中國公司為塔吉克農業市場帶來了與傳統農業截然不同的先進技術。
農業一直是中國與中亞各國務實合作的重點領域。哈薩克的駱駝奶、吉爾吉斯斯坦的蜂蜜、塔吉克的乾果、土庫曼的棉花、烏茲別克的車厘子,多樣的中亞特色産品走進了中國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近年來,各方在農産品加工轉型升級、農業國際貿易發展、農産品價值鏈提升、生態和綠色農業等領域不斷拓展合作規模、提升合作品質。
這是2022年11月6日在第五屆進博會上拍攝的哈薩克産品展區。
自2021年開始,阿里巴巴國際站先後在哈薩克、烏茲別克等中亞國家開展合作,幫助當地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搭建線上窗口開展全球貿易。平臺相繼開設烏茲別克和哈薩克的專題國家館,目前已有超過200家中小企業入駐。
“我來這兒想找到最新鮮的中亞堅果。”參加論壇的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晶香食品公司負責人王保華説。他的公司主要生産芝麻醬等調味品。經過深入調研,他們看中了中亞的葵花子和芝麻,今年計劃新增10倍産能,希望同中亞産地的商戶直接對接。
中國與中亞國家在農業産業方面的合作機制也日趨完善。17日舉行的國際農業合作分論壇上,上合農業産業發展聯盟正式啟動,通過持續整合農業産業資源,加強中國與中亞五國農業産業鏈上下游配套合作,為開展國際農業合作建構基本框架。
産能合作 走深走實
“中國和吉爾吉斯斯坦在能源領域的合作發展非常迅速。”吉爾吉斯共和國駐華大使館二等秘書別克博耶夫·丹尼爾在能源合作分論壇上説。
2017年,吉爾吉斯斯坦在中方支援下完成比什凱克熱電廠的現代化改造項目,發電量從原來的每年2.62億度提高到17.4億度,供熱量則增加了近1倍。雙方在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方面的合作也穩步推進。
這是去年8月18日在烏茲別克納沃伊市拍攝的納沃伊氮肥股份公司聚氯乙烯工廠。
聚氯乙烯生産綜合體項目是中烏兩國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推動國際産能合作的重要工程。項目年産10萬噸聚氯乙烯、7.5萬噸燒鹼和30萬噸甲醇,不僅能滿足烏國內需求,還可出口至周邊國家及市場。烏茲別克總統米爾濟約耶夫表示,烏方希望繼續與中國企業在其他標誌性産能項目上開展合作。
目前,中國同中亞五國已確定的産能合作重點項目有數十個,涵蓋汽車、能源、冶金、化工、醫藥等眾多領域,投資總金額超過200億美元。
互聯互通 通達全球
2022年9月,在習近平主席對烏茲別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中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有關部門簽署《關於中吉烏鐵路建設項目(吉境內段)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亞歐大陸運輸大通道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9年多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在中亞地區開花結果,有力帶動沿線互聯互通,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途經中亞的中歐班列往來馳騁,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霍爾果斯-東大門”經濟特區無水港、中哈連雲港物流合作基地成功建成,為中亞國家打開通向全球市場的大門。
這是在新疆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拍攝的“空中陸橋”(無人機照片)。
參加論壇的西安愛菊糧油工業集團副總經理劉東萌説:“我們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受益者。” 他説,2016年3月26日首趟“長安號”國際貨運回程班列滿載貨物返回西安港,這就是愛菊集團油脂專列,裝載有從哈薩克進口的2000噸非轉基因優質油脂。
“2016年底,我們在哈薩克建成了30萬噸油料加工廠,目前在北哈薩克州形成了150萬畝的跨國訂單農業種植。我們還聯合西北農林大學和哈薩克國立農業大學,共同建立了跨國聯合實驗室。”劉東萌説。
隨著一批互聯互通項目相繼建成,中國與中亞初步形成了覆蓋公路、鐵路、航空、油氣管道的全方位、立體化聯通網路,為維護亞歐産業鏈供應鏈通道暢通奠定堅實基礎。自2022年7月“中歐班列—上海號”開闢中亞線路以來,“鋼鐵駝隊”往返穿梭,讓中國與中亞國家間巨大的貿易潛力得以充分釋放。中國商品搭載中亞班列一路西行,中亞地區的各類貨物則一路東進,在中哈連雲港物流合作基地轉為海運,繼而通達全球。
這是2021年8月7日拍攝的位於江蘇連雲港港區的中哈連雲港物流合作基地(無人機照片)。
中亞地區遠離海洋,但中亞朋友常説“我們緊靠中國,中國的超級大市場就是我們的大海”。中國願同中亞國家共用超大規模市場、完備産業體系和先進技術,深化務實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攜手推進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