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小時內瀏覽量破千萬!她怎麼就火了?[組圖]

發佈時間: 2023-02-15 09:11:37 | 來源: 中新社微信公眾號 | 作者: 輕彈淺唱 | 責任編輯: 倫曉璇

輕彈淺唱,曲短情長

丹正和媽媽根藏卓瑪突然“火了”。

  圖為丹正和媽媽在草原上彈唱歌曲。周瑞辰子 攝

一個多月前,抖音號“丹正母子”一則吉他彈唱《烏蘭巴托的夜》的短視頻,幾小時內瀏覽量破千萬,收穫30萬點讚、近2萬條留言。

視頻中的丹正目前在西安理工大學讀書,家住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茫拉鄉。去年12月,正居家上網課的丹正,偶然間聽到一旁的媽媽邊干家務邊輕輕哼歌,聲音悅耳動聽,便忍不住拉著媽媽坐下,用手機拍攝、發佈了這條視頻。

隨後,母子倆出門放牧,晚上回到家,丹正突然收到近百條親朋好友的微信,“全部都是看到媽媽唱歌的視頻後發來的。”

  圖為根藏卓瑪家鄉的草原。周瑞辰子 攝

突如其來的關注,讓丹正非常驚喜,他想讓媽媽再唱幾首。於是,爸爸主動擔任起攝像,架著手機鏡頭,丹正抱起吉他坐在媽媽身邊,輕彈淺唱間,母子二人切切低語,默契對視,每每望向兒子,根藏卓瑪眉眼中儘是歡喜與依賴。

“阿媽好像在唱哄孩子入睡的搖籃曲”“每次聽都很治愈,悄無聲息地淚目”“夢回故鄉媽媽的臂彎”……每支抖音視頻下,都能收到各地“粉絲”的留言支援,其中不乏海外聽眾。

母子倆的苦惱

“媽媽唱的大多是原生態藏歌,來來去去就那幾首,有些歌只哼得出幾句,連詞曲都記不清。”丹正説,拍攝地點、時間“都很隨意”,或閒坐家中鐵爐邊,或喂羊吃草時,或放牧歇息席地坐在草原上。

  圖為根藏卓瑪一家在勞作。周瑞辰子 攝

雖然也想嘗試傳唱度高的通俗歌曲,但根藏卓瑪講不好普通話,學唱《傳奇》時,丹正一字一句地教她對口型、糾正發音。不料視頻發佈後,大家表示更喜歡她生澀的咬字,“即使唱不準,也聽得出真誠。”

隨著關注人數越來越多,一些包裝策劃團隊向母子倆拋出“橄欖枝”。兩人來到省會西寧,與專業公司合作拍攝了倉央嘉措《潔白的仙鶴》一曲。“希望更多人通過我們愛上藏族傳統文化,了解到家鄉那片寂寂無名的草原。”丹正説。

公司常常會催促母子倆增加錄製頻次,以維持熱度。但根藏卓瑪無法適應這種快節奏,也讓丹正陷入苦惱。

  圖為丹正和媽媽彈唱歌曲。周瑞辰子 攝

“專業的團隊可以幫助媽媽的歌聲被更多人聽到,”丹正覺得,“但如果為此改變她的自然淳樸,會違背拍攝視頻的初衷,也是喜歡我們的人不願看到的。”

被生活偷走的媽媽的夢想,想帶她找回來

平日裏,根藏卓瑪內向靦腆,説話總習慣性低頭,只有唱歌時會不自覺閉上眼,用乾淨悠長的嗓音娓娓道來,將視頻那端的聽眾帶向天邊的風,也將身邊的丹正帶回兒時的溫情時光。

  圖為根藏卓瑪在喂羊。周瑞辰子 攝

在丹正的童年記憶中,母親少言寡語,生活的半徑不出十米,終日圍在灶臺、床頭、餐桌邊忙碌,照顧一家十幾口人的生活。偶爾,母子倆在廣袤草原放牧,暖陽下晃晃悠悠揮動馬鞭,每到此時,她會暫時忘卻生活瑣事,唱起一支輕快的歌。

  圖為根藏卓瑪在喂羊。周瑞辰子 攝

四十年間,根藏卓瑪從未走出草原,音樂就像照進平淡日子的一束光。于他們一家人而言,遠方沒有詩,更多的只是日復一日的單調和辛勞:在相對惡劣的自然條件下,改善物質生活已經耗盡絕大部分精力。

  圖為根藏卓瑪與兒子在勞作。周瑞辰子 攝

大學期間,丹正一直堅持在學校圖書館勤工儉學,即便居家上網課期間,他也在課餘跟隨母親在縣城工地勞動。

外面的世界令他憧憬,丹正不願畢業後重回家鄉,但比起自己的心願,他覺得媽媽的更迫切,“生活偷走了媽媽的夢想,我想帶她找回來。”

於是,某個冬季午後,母子倆又像過去一樣依傍羊群而坐,眺望著與他們相依為命的草原。丹正輕撥琴弦,吉他發出簡單的音節,根藏卓瑪空靈悠揚的聲線裹挾著風,回蕩在寂靜的天空。

  圖為根藏卓瑪在草原上。周瑞辰子 攝

一曲“日落前的擁抱”唱完,她哽咽了,“想起小時候,爸爸很疼我,但他已經不在了,”她用普通話磕磕絆絆地説,“這首歌的意思,就是説要擁抱你所愛的人。”

一支婉轉的歌,根藏卓瑪坐在馬背上,從天真爛漫的女孩唱到了飽經風霜的母親,不變的是穿過曠野的風,混合著凜冽與溫柔,在她身上留下時間的注腳。

文字:何倩楠 潘雨潔 周瑞辰子 祁繡娟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