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五台山氣象人 站在“華北屋脊”上望天

發佈時間: 2023-01-19 08:09:20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董寧 房小琪 | 責任編輯: 劉楨珂


鳥瞰海拔2200多米五台山南臺木魚山頂,一座孤獨的小屋在雲霧中若隱若現,和周邊常年信眾、遊客不斷、香火旺盛的寺廟相比,它顯得尤為冷清。

這裡是山西省唯一的國家級一類高山氣象艱苦臺站——五台山國家基本氣象站。在這裡,氣象人幾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堅守、提供氣象服務。

五台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境內,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因“五台山五峰聳立,高出雲表,有如壘土之臺,故曰五台。”其中,最高海拔3061.1米的北臺,被稱為“華北屋脊”。 

1955年,五台山氣象人在“中臺頂”豎起10米高的風向桿,正式開始了24小時氣象觀測業務,標誌著華北地區海拔最高的氣象站建成。由於五台山氣象站工作和生活條件極為艱苦,經中國氣象局批准,1998年,遷往海拔2208.3米南臺“木魚山”山頂。原址後來建成國家無人值守基本氣象站。

隨著遷站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如今五台山氣象站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建成了400平方米的房子,架設了高壓線路、網路光纜線路,安裝了採暖鍋爐,工作、生活用電得以解決,上山下山和所有生活物資都由汽車運送,蔬菜、糧食等生活供給得到了很大改善,廚房地下建設了蓄水池,還增設了凈水器。喝水、吃飯不再用雪融水,站上也可以洗澡了。觀測值班室、辦公室、活動室、宿舍、食堂、WIFI等應有盡有,工作、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但是,這裡氣候條件十分惡劣,一年中,8級以上大風有200多天,極大風速甚至超40米/秒,平均積雪日長達5個月。氣象人面臨著許多危險,他們遠離喧囂、與白雪寒風為伴,堅守孤獨。

2022年10月份以來,五台山地區無有效降水,森林火險等級高,防火形勢嚴峻。

1月11日上午,天氣監測未來幾天可能有多雲轉小雪,五台山氣象站和省、市氣象局進行線上會商,探討人影作業、人工干預增雪的可能,力爭緩解乾旱、防火壓力。

忻州市氣象局副局長王柱奎(左二)和五台山氣象站站長董劍(右二)等人來到觀測站參與會商,臨近春節,也借此機會,向觀測站值守的同事表示慰問。董劍詳細彙報了五台山氣象站監測到的天氣實況並和上級會商人影作業時間建議,聽取了上級部門的要求和意見,制定了作業計劃,觀測天氣變化,和地方政府、兄弟單位聯動,做好了作業準備。

中午,董劍特地和站裏值班的同事們一起包餃子,讓值守的同事感受春節的節日氛圍,觀測站實行兩班三周輪崗值班制,每班5-6人。每名員工平均至少有一半時間要在站裏堅守觀測,不能回家,春節亦是如此。

董劍在五台山氣象站已經工作了29年,期間,他苦練鑽研,堅持工作在業務一線,並圓滿完成中國第31次南極科學考察中山站越冬和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長城站越冬氣象考察任務。今年初,他剛剛獲得人社部和中國氣象局聯合表彰,榮獲“全國氣象工作先進工作者”。每每聊起這些榮譽,董劍總是謙遜地説,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氣象工作者,成績都是大家一起共同努力的結果。

董劍説,工作和生活不能兼顧是全站人共同的痛點,他特別能夠理解大家的困難和心情。所以經常告訴大家,值班期間要多和家裏聯繫,多問候。回去了要理解家人的辛苦,被埋怨了要接受。

1月11日,副站長王強和馬國凱在檢修院裏的監測設備。五台氣象站位於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的過渡帶,其常年觀測數據對研究這裡的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意義。除完成國家基本觀測站任務外,五台山氣象站還承擔著國際氣候資料交換和國內軍航、民航24小時航空天氣報告的任務。高山值守,工作細碎,責任重大。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五台山氣象站加快了現代化建設進程。 自2014年,先後安裝了風廓線雷達、溫室氣體觀測網、大氣電場儀、三維閃電定位儀.....觀測手段愈加先進、自動化、觀測數據愈加全面和精密。全面實時監測包括溫度、濕度、風向風力、氣壓、紫外線強度、負氧離子濃度、大氣成分等方面數據。

馬國凱説:“原來是人工觀測,數據精度和密度都要差些。現在全部用儀器檢測,數據更加準確全面,但是這麼多儀器在室外惡劣的環境下要維護好,讓它們正常運作,對我們也是新的挑戰。”

馬國凱回憶道,有一次晚上下大雨,他在辦公室值班,一個馬尾狀的閃電瞬間擊入室內,在他旁邊炸裂,他嚇得從椅子上翻倒在地,爬起來後發現設備全部癱瘓,搶修了24小時後才恢復正常。“咱們這兒正好是個雷區,當晚市局連夜派了維修人員跟我們一起黑燈瞎火地折騰到兩三點才把設備修好。”時隔數年,回想起來,馬國凱依舊心有餘悸。

王強介紹,今年元旦以來,監測站連著兩個星期天天刮大風,前幾天夜裏把採暖設備吹壞了,管道漏了,值班的人在屋裏裹著兩層棉被凍了一宿,天亮才和採暖師傅一起把設備修好。“我們這都是全能戰士,從業務值班到儀器維修,從水、電、網、氣到開車,做飯......否則無法應對突發狀況。”王強説。


今年春節,老員工王俊傑將繼續值守在監測站,參加工作二十多年來,這將是他在山上度過的第十一個春節。除了對家人抱有歉疚之外,王俊傑説他挺喜歡這種安靜的狀態:“我也習慣了這種生活,下山回家了就享受那種熱熱鬧鬧喧鬧的生活,上來了咱就安安靜靜把工作做好,值好每一個班,把每個數據取好。要適應這個孤獨……“

值班期間,王俊傑一行要監測上報關於風、溫度、濕度、氣壓、能見度、地溫、草溫,酸雨等方面數據,同時做好數據備份、維護監測設備。並每天根據相關規定,及時發佈天氣預報、各類預警資訊。

業務改革以後,它的所有的觀測設備慢慢從人工就變成了自動,我們一般就是日常的維護了,主要的工作重點就是從收集基本數據,轉成了對外氣象服務。王俊傑介紹到。

吃完午飯,董劍和同事張曉菲修理前幾天被風刮壞了的配電箱。董劍説,“前幾天的大風超過了13級,配電箱和柵欄都被刮壞了,電工來一趟要好幾十公里,太麻煩,我們就自己動手。”

董劍介紹,“目前五台山氣象站的員工正在逐步年輕化,‘90後’員工正在扛起業務大旗,今年我們還招收了兩名‘00後’女員工。”

張曉菲是一名“90後”年輕小夥,參加工作四年,最近,他的情緒有些低落,休息期間獨自待在房間看手機。受新冠疫情影響,他已經在山上堅守了38天。因為聚少離多,他交往了一年的女朋友和他提出了分手。“她不能接受我的工作性質,也沒有辦法,幹一行愛一行,我自己對氣象工作比較喜愛……”張曉菲的言語無奈中透著堅毅。

調整好情緒,張曉菲又抖擻精神,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張曉菲的日常工作是保障自動觀測數據無誤、發佈天氣預報、預警信號,編輯森林防火氣象專報。臨近春節,他又增加了春運氣象服務專報的移動客戶端編輯推送工作。因為熟悉移動端內容後臺編輯,了解網際網路語言風格,他編輯的春運氣象服務專報受到了讀者和領導的好評。

董劍站長介紹:“針對春節,我們在1月7日開啟春運氣象服務,在公眾號還有各種資訊平臺針對性的專門開展春運氣象服務,當天、三天和一週的氣象預報,針對各種天氣會發送一些及時的預警資訊。進一步提升我們氣象服務的能力和水準。”

1月13日,五台山氣象站人影作業組緊抓有利時機,提前做好準備,適時發射火箭彈,順利完成人影作業。據南臺觀測站值班人員統計,13日08時—14日08時,累計降水量6.2㎜,積雪深度8㎝。作業達到預期增雪效果。

一場及時的瑞雪,為五台山地區緩解旱情、降低森林火險等級、改善空氣品質、保障糧食安全等提供了有力保障。( 圖/文 董寧 視頻 房小琪 )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