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涼山如何建起“西電東送”巨型換流站[組圖]

發佈時間: 2022-11-25 09:10:57 | 來源: 新華網 | 作者: 惠小勇、盧宥伊、薛晨 | 責任編輯:

新華社成都11月24日電 題:看大涼山如何建起“西電東送”巨型換流站

新華社記者惠小勇、盧宥伊、薛晨

海拔2000多米的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初冬霧散,天氣晴朗。一座巍峨的世界級工程——布拖換流站在這裡拔地而起,大涼山腹地的清潔電能在此轉化為直流電,在不到1秒鐘內化作強勁的綠色動力送至千里之外,點亮江蘇、浙江的燈火。

  圖為布拖換流站全景。新華社發

布拖換流站主要承擔著將白鶴灘水電站的清潔能源輸送到蘇浙經濟大省的重任,是國家“西電東送”戰略部署的重點工程。該工程分為兩期,一期已于2022年7月1日投運,二期計劃2022年底投運,目前建設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無塵閥廳內,來自國網四川電力送變電建設有限公司的6名施工人員身穿防塵服,正逐項檢查個人安全防護措施,旁邊的升降平臺已準備就緒,該公司安裝項目經理陳靜遠正在進行閥塔吊裝作業前的最後交底工作。

陳靜遠一手執對講機反覆叮囑隊員們仔細檢查閥組原件的防塵狀態,一邊對照手中的電子觸屏,仔細核對物料。

工作完成後,記者跟隨陳靜遠在極具科幻感的換流站裏穿梭。布拖換流站佔地約930畝,有大概90個足球場大小,目之所及,鐵塔間銀線飛舞,一眼望不到盡頭。

由白鶴灘水電站發出的交流電線上纜密布的交流場完成“上貨”,龐然大物換流變壓器緊挨閥廳安靜地運作著,電流由此進入巨大的“粗加工車間”,再輸出到管線林立的直流場進行“精加工”,從而可以穩定地“長途旅行”。

土建基礎如同換流站的“骨架”。換流站所在地天氣陰晴不定,站內場地的黏土是流塑體淤泥質土、泥炭質土,遇水易泥化、崩解,在降雨和地下水的輪番浸泡下,會變得極其脆弱。打地基時,為了處理大規模的淤積土質,只能用碎石強夯置換的方式開展場平施工——將回填的石料用重錘高落差的衝擊力打碎,再將碎石強力擠入泥土中形成複合地基。

然而由於地質原因,重錘夯擊時經常吸錘、埋錘,單機一天只能落錘58擊。“通過不斷試驗,團隊摸索出設置臨時集水坑和增加錘柄高度的方案,提高了施工效率。”國網四川電力送變電建設有限公司土建項目總工程師孫浩尹説。

位於閥廳裏的換流閥是換流站的“心臟”,對安裝精度和防塵的要求極高。在二期換流站建設現場,以數字化技術武裝換流站“心臟”的應用無處不在。陳靜遠介紹,如今通過遠端“會診”、現場智慧監測、工地全感知系統等技術,實現了電網基礎設施建設與資訊化的深度融合,保證了換流站的安裝精度。

  電力工人在布拖換流站的閥廳內作業。新華社發

“2008年,建設±800千伏復龍換流站時,核心設備是全進口的,同事們經常通宵查英文字典翻譯設備説明書。”指著前方的核心設備,陳靜遠説,“現在,我們已經實現國産設備的全覆蓋和技術引領。”

換流站裏還有連接各大設備的“神經系統”。國網四川電力送變電建設有限公司調試項目經理潘勇介紹,兩期工程的地下電纜長度達2500公里,其中芯線達8萬多根。潘勇説,這個“神經系統”每一端的介面接入“大腦”,都要經過調試運作,相當於給設備檢查“心電圖”。

國網四川電力送變電建設有限公司調試項目經理潘勇正在進行直流場光CT注流試驗。新華社發

一期換流站帶電前,工程師們要把數千條回路、上萬個端子完整地“走”一遍。對於那次“戰役”,布拖換流站電氣A包項目總工程師譚德泉記憶猶新。帶電前,譚德泉20多小時沒合過眼,直到沉甸甸的執行記錄畫滿了紅勾,他才安心地躺到床上。

據國網四川直流中心布拖±800千伏換流站站長雷龍飛介紹,全站建設高峰期,有2000多名工程師、3家建設單位在此駐紮,其中不乏年輕的“80後”“90後”,他們搭橋造塔、揮灑熱血,確保“西電東送”運作正常。

布拖縣位於雲貴高原與橫斷山脈的交界處,境內多為高海拔地區。25歲的藏族小夥次爾杜吉大學畢業後就考回國網四川直流中心西昌分部建設家鄉。在布拖換流站,鵝毛大雪從他入職那年的11月一直飄到次年5月,經常要取掉手套去攀爬、檢查設備,他都咬牙扛下來。“我的家鄉木裏藏族自治縣離這裡不遠,小時候村裏沒有電,我一直對燈火輝煌的世界充滿好奇,如今我的家鄉也建起了鐵塔,家家戶戶燈火通明,我為我的工作感到自豪。”

  國網四川直流中心西昌分部職工次爾杜吉正在檢查設備。新華社發

除了紮根大山、辛苦建設布拖換流站的電力工人,在祖國蜿蜒的江河上空,一道道銀線連接起川蘇、川浙的換流站。跨越山河2000余公里,特高壓電網建設者的心血與汗水凝結成滾滾電流,照亮遠方。

11月15日,白鶴灘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四川段最後一個架線區段導線展放順利完成,標誌著白浙工程全線貫通。

在白浙線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施工現場,國網四川電力送變電建設有限公司施工項目經理王培正在介紹線纜情況。新華社發

“我們走南闖北,架鐵塔、牽銀線,很不容易,但也很有成就感。”國網四川電力送變電建設有限公司施工項目經理王培説,“是我們所有奮鬥在一線的建設者,架起了白鶴灘‘西電東送’的‘翅膀’。”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