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厲奮發向未來·二十大精神在基層|上海徐匯:強化“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協同創新 推動産業“蝶變”[組圖]

發佈時間: 2022-11-12 10:41:36 | 來源: 新華網 | 作者: 何欣榮、郭慕清 | 責任編輯: 李佳

新華社上海11月11日電 題:上海徐匯:強化“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協同創新 推動産業“蝶變”

新華社記者何欣榮、郭慕清

黃浦江蜿蜒穿過上海市區,沿岸集聚了這座國際大都市的眾多地標。

上海期智研究院位於徐匯濱江的西岸智塔第40層。走進這裡,浦江美景盡收眼底,科研工作緊張有序,澎湃的創造力撲面而來。

清華大學交叉資訊研究院助理教授吳翼在期智研究院帶領一個項目團隊,從事“強化學習演算法”方向研究。他們致力於實現通過人工智慧技術讓機器在多步驟操作中能像人一樣,做複雜決策。

  圖為吳翼(左三)及其團隊正在開展可泛化的機械臂控制相關科研工作。

頻繁往返京滬,辛苦自不必説,但吳翼覺得值。作為一家新型研發機構,期智研究院不定行政級別、不定編制、不受崗位設置和工資總額限制,賦予研發機構充分的自主權。靈活的體制為他提供了足夠的創新空間。

“強化學習演算法有很多應用場景,比如工業機器人的統籌使用、娛樂産業的交互體驗,等等。我希望能依託研究院這個平臺,實現研發成果産業化。”吳翼説。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上海的科創大區,徐匯區擁有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交大、復旦醫學院等150余家國家級、市級科研平臺和高等院校,100多位兩院院士工作或生活在這裡。“發揮資源優勢、強化創新驅動”,一直是徐匯區謀劃高品質發展的主攻方向。

“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我們持續加強‘大院大所大校大企’資源協同創新,不斷改良創新策源地和科技成果轉化地‘土壤’,為培育出更多科創成果‘參天大樹’創造條件。”徐匯區委書記曹立強説。

為推動更多科創成果從“實驗室”走向“應用場”,近年來徐匯區推出了上海首個“區域型TTO(技術轉移辦公室)”平臺。該平臺負責人于曉菁介紹,經過2年多探索,平臺在原有的“成果入駐-轉化評價-運營策劃-産業落地”四步法基礎上,以需求為導向,定向研發、定向轉化,讓創新成果更早服務於應用場景。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潘文志的科創成果轉化就受益於這個機制。在中科院院士葛均波指導下,潘文志和團隊經過六年時間,研發了一款用於心臟微創手術的經心尖二尖瓣夾合器。目前該項技術已經完成臨床試驗,提交國家藥監局審評。

  圖為潘文志(右一)及其團隊正在實施經導管瓣膜介入手術。

“醫生搞發明,有很多難題需要解決。”潘文志説,“智慧財産權怎麼佈局,轉化模式怎麼設計,怎麼融資、拓展海外渠道,徐匯的技術轉移平臺提供了陪伴式幫助,幫我們心無旁騖做研發。”目前,徐匯區技術轉移平臺孵化成果90余項,促成10個項目轉化落地,轉化交易金額超過5億元。

為進一步強化“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協同創新,打造科創策源地,《徐匯區關於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實施意見》近日發佈,內容既包括探索開展科技成果轉化管理試點、支援開展智慧財産權證券化和質押融資等政策扶持,還有真金白銀的“紅包”。徐匯區科委相關責任人表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圍繞成果産業化與企業合作,一些經認定的項目,政府可給予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補助。

  圖為俯瞰徐匯濱江景象。

通過激活科創資源,徐匯區的産業發展態勢正發生“蝶變”。目前,人工智慧産業領域,徐匯區總産出超過500億元,佔上海全市的1/5。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文化創意、現代金融等四大産業持續快速發展,元宇宙、綠色低碳等新賽道佈局進一步加快……

在黃浦江沿線的徐匯濱江地帶,一條連結科技與産業的“科創繡帶”已然成形。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