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鹽優質水稻“鹽黃香粳”完成實收測産 鹽鹼地利用再添新種源[圖]

發佈時間: 2022-10-28 07:26:15 | 來源: 新華網 | 作者: 張泉、溫競華 | 責任編輯: 劉楨珂

新華社北京10月27日電(記者張泉、溫競華)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獲悉,由該所研究團隊選育的耐鹽優質水稻新品係“鹽黃香粳”,27日在山東東營完成實收測産。“鹽黃香粳”畝産505.1公斤,外觀品質和加工品質達到優質米一級標準,將為促進我國鹽鹼地利用提供重要種源。

  “鹽黃香粳”實收測産現場。(中科院遺傳發育所供圖)

據介紹,我國擁有約5億畝具有開發利用潛力的鹽鹼地,是重要的後備耕地資源,通過培育耐鹽作物新品種提升鹽鹼地利用水準,對於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水稻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也是鹽鹼地利用的先鋒作物。

“耐鹽性強、生育期適宜、優質不減産,這是培育適宜鹽鹼地水稻品種最重要的理念。”“鹽黃香粳”選育人、黃河三角洲鹽鹼地農業試驗站站長王建林介紹,“鹽黃香粳”在選育過程中很好融合了上述特點,尤其注重利用鹽鹼地環境促進次生代謝,提高大米營養品質。

  “鹽黃香粳”實收測産現場。(中科院遺傳發育所供圖)

2022年6月,研究團隊在含鹽量為6‰至8‰的鹽鹼地,採用旱直播方式對“鹽黃香粳”進行了200畝連片種植,播種後灌溉淡水促進出苗。從7月份開始,全程採用排溝內含鹽量為2.5‰至3.5‰的微鹹水進行灌溉。

測産專家組認為,“鹽黃香粳”集耐鹽、優質、高産于一體,能夠適應含鹽量為6‰至8‰的鹽鹼地和微鹹水灌溉,建議加快品種審定進程,加大示範推廣力度。

  新收穫的“鹽黃香粳”。(中科院遺傳發育所供圖)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于2022年在東營設立黃河三角洲鹽鹼地農業試驗站,已集中示範了耐鹽大豆、水稻、高粱、玉米等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新品種(係),示範面積達1500畝。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