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龍船花”正在文昌航太發射場盛放,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熱鬧景象。
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和這熱烈綻放的花兒一樣,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文昌兩場航太工作者就像“龍船花”的花語——爭先恐後、全力以赴,在中國空間站建造的火熱實踐中,他們以最飽滿的熱情、最昂揚的鬥志、最堅定的決心,在偉大航太事業中綻放屬於青春的最美花朵,在追夢奮鬥中為建設航太強國、科技強國、品質強國、人才強國貢獻力量。
讓青春在航太一線紮根,綻放“攻堅克難”之花
“龍船花”,綻放在中國航太攻堅克難的征途上。
2021年,空間站建造任務在文昌航太發射場全面啟動,2年11發任務中,包括3次艙段、4次貨船在內的7次任務都由他們完成。王宇亮説,托舉空間站、建成空間站的夢想將由我們實現,發射場每個人都倍感自豪。
然而,探索宇宙的征程從來都是充滿挑戰的艱辛攀登。時針回撥,2021年5月19日晚,距離天舟二號發射不到3個小時,某個壓力值參數卻出現異常。首次擔任任務“01”的王宇亮遇上推遲發射。“推進劑泄出準備是否充分?”“設備連續運轉是否可靠?”“同志們連續作戰是否吃得消?”……巨大的壓力涌上心頭。但再難,也難不倒英雄的航太人!指控大廳裏、發射塔架下、加注陣地上,每一個航太人都用佈滿血絲的雙眼拼意志、拼力量。一個又一個黨員先鋒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姿態挺身而出,全力完成故障排除和長征七號火箭推進劑“三加兩泄”工作,終於在10天后奪取了任務來之不易的勝利,展現了文昌航太人的亮劍精神。
讓青春在偉大工程紮根,綻放“創新超越”之花
“龍船花”,綻放在中國航太創新超越的征途上。
強化使命擔當,勇於創新突破。在築夢“天宮”的征程中,技術部高級工程師馬國忠與同事們為建設世界一流航太發射場全力以赴、不懈奮鬥。
據悉,馬國忠所在的規劃論證組先後承擔了世界一流航太發射場發展戰略、“十四五”規劃論證等百餘項論證設計任務,為中心能力拓展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面向世界航太發展前沿,面向國家航太重大戰略需求。當前,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黨委針對任務組織指揮模式優化、火箭測試發射流程優化、多星並行測試、工程建設管理、航太發射與建設任務統籌等方面重點工作開展專題研究分析,深度挖掘設備設施潛力和組織指揮效能,著力提升兩個發射場年綜合發射能力。馬國忠介紹,未來,空間站建成、載人登月、深空探測、行星探測、低軌網際網路星座等都將在我們手中實現,意義重大、使命非凡。
讓青春在艱苦邊遠紮根,綻放“使命擔當”之花
“龍船花”,綻放在中國航太使命擔當的征途上。
海浪拍打著礁石,濺起浪花朵朵。在西沙小島上,車振綱與同事們紮根海島、矢志航太,用青春和熱血書寫仰望星空、樂守天涯的別樣年華。
紅色基因生生不息、代代相傳。曾經,車振綱的爺爺是參加抗美援朝的志願老兵,1951年入朝參戰,歷經大小戰鬥30余次;父親是邊防軍人,在新疆邊防哨所服役3年。當歷史的接力棒來到車振綱這裡,他毅然選擇成為了西沙衛星觀測站的“天涯牧星人”。
2012年文昌發射場建設初期,車振綱乘坐漁船來到西沙小島上進行全面勘察,並帶回為觀測站建設準備的大量一手資料,被大夥親切地稱為“渡海登島第一人”。如今,西沙航太人已在南海小島上耕耘了整整十年,“雖然不能親臨現場,但每次精準觀測空間站飛向太空,都倍感振奮、倍感自豪。”車振綱和同事們表示。
讓青春在抗疫前線紮根,綻放“眾志成城”之花
“龍船花”,綻放在中國航太“向疫戰、向天行”的征途上。
全力確保航太發射和疫情防控“兩個萬無一失”“兩個全面勝利”。今年7月,正值問天實驗艙任務決戰決勝關鍵階段,海南省突發疫情,中心醫院文昌門診部主任陳樹賢帶領僅有的11名醫護人員全面投入戰鬥,既要做好問天艙衛勤保障任務,還要負責文昌發射場科技人員和家屬的核酸採樣工作,幾乎是每天忙到深夜。
8月份,西昌本地突發疫情,中心醫院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全院醫護人員齊上陣,期間,醫院累計開展30多輪次全員核酸,採檢17萬餘人次,採樣人員每天都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到府採樣,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檢驗科“5+2”“白加黑”成為工作常態……現在,他們又繼續投身新一輪的“向疫戰、向天行”工作,全力以赴為夢天實驗艙任務保駕護航。
讓青春在復興之路紮根,綻放“追夢奮鬥”之花
“龍船花”,綻放在中國航太追夢奮鬥的征途上。
“雖然不能親臨文昌執行空間站建造任務,但認真在崗做好每一份工作,執行好每一次任務,就是在為空間站任務作貢獻。”西昌發射場加注崗位操作手童萬富表示。
加注是危險崗位,具有“三高一低一毒”的特點,加注崗位操作手也被稱作“刀尖上的舞者”“與魔鬼打交道的人”。在崗16年來,童萬富幹遍了液氫加注系統的所有崗位,34個閥門、3600個螺栓擰了近萬遍,1000多米的液氫管路也走了幾千趟,硬是把規程練成了“思維定勢”,把技術練成了“肌肉記憶”。
山頭自有雄魂焰、誓托神星淩九天,劉朝震,便是堅守西昌發射場“萬里測控第一棒”的點號“老人”。在他看來,“第一棒”有兩層含義,從職能任務上講,在火箭起飛後就要捕獲目標,作為“第一棒”,必須快速精準、萬無一失;從素質本領上講,“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跑好“第一棒”,必須自身過硬、能堪重任。為此,他在雷達跟蹤測量訓練時經常練到手指抽筋、手腕發抖,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努力,讓他成為了系統內大名鼎鼎的“金牌操作手”。
袁家山上,西昌觀測站的“航三代”李欣一路奔跑、一路奮鬥,面對指揮顯示需求越來越大的現實考驗,她一門心思鉚在機房,自學設備原理、介面流程、軟體代碼,在上崗很短的時間內便迅速成長為站裏的青年骨幹。李欣説,奮鬥的青春最美麗,她願用青春年華點燃星星之火,沿著父輩的足跡為航太事業再立新功、再創奇跡。
夢圓航太,正當其時。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幹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在出征太空的最前沿,“龍船花”們送“大國重器”上太空,用青春譜寫星辰大海最浪漫的旋律。
(作者:黃國暢 屠海超 胡煦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