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製作:馮娟
新華社天津9月14日電(記者周潤健)天文科普專家介紹,9月16日晚,橘紅色行星——火星將“靠近”另一顆橘紅色恒星——畢宿五,與一輪虧凸月上演“雙紅星伴月”,屆時只要天氣晴好,我國各地感興趣的公眾憑藉肉眼就能目睹到這奇妙的一幕。
2021年3月26日,國家航太局發佈2幅由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拍攝的南、北半球火星側身影像。這是一張拼版照片,上圖為:北半球上方火星影像;下圖為:南半球上方火星影像。(新華社發)
火星是地球公轉軌道外的第一顆行星,表面土壤富含氧化鐵而呈現出橘紅色。因其看上去熒熒如火,亮度變化與視運動軌跡令古人非常迷惑,所以我國古代稱其為“熒惑”。
北京市天文愛好者王俊峰2018年7月在青海省都蘭縣拍攝的月全食時“紅月亮”與火星大衝時“紅火星”在天宇近距離爭輝。(本人供圖)
按照現代天文學劃分,畢宿五屬於金牛座。作為一顆明亮的恒星,畢宿五也常常出現在我國古代天文觀測記錄中,是我國二十八星宿體系中畢宿的最亮星。現代研究表明,畢宿五是一顆進入恒星演化晚期的紅巨星,其核心的氫已經逐漸枯竭,主要依靠氦聚變來發光發熱,整體呈現出明亮的橘紅色。
北京市天文愛好者王俊峰2019年12月27日在雲南紅河拍攝的畢宿五。(本人供圖)
天津市科普作家協會理事、北京天文學會會員劉東宇介紹,本次“雙紅星伴月”月相為農曆廿一的虧凸月;火星亮度約為0等,在距離月球下方較近的位置;畢宿五亮度約為1等,較火星稍暗,出現在月球下方稍遠的位置。在天氣晴好的情況下,如果充分展開想像力,或可將這三個天體看成一個高懸天空的“歪嘴笑臉”。
漫畫製作:胡彥竹
劉東宇提醒,當晚這三個天體升起較晚。我國東部地區大約要等到23時之後,地平高度才較為合適;西部地區將要更晚一些。火星將一直在金牛座區域內運作,較適合夜間觀測,而畢宿五作為冬季星空的典型亮星,也將在夜空中愈發佔據主角位置。因此,從16日晚開始,也是公眾認識火星與畢宿五的良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