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大豆擴種:黑土點“金豆”

發佈時間: 2022-09-13 07:09:32 | 來源: 新華網 | 作者: 王鶴 | 責任編輯: 楊佳

新華社哈爾濱9月11日電 題:黑龍江大豆擴種見聞:黑土點“金豆”

新華社記者王鶴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産能提升工程。我國産糧大省黑龍江採取多種措施擴種大豆,年初制定擴種1000萬畝任務已超額完成。

記者近日在黑龍江省多個農業主産區走訪了解到,黑龍江多措並舉推進大豆擴種,在補貼增加、農技改良、選育優種等多重因素影響下,農民、合作社種植大豆意願增強。

政策加持 農民種豆熱情高

白露節氣過後,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龍江縣超越現代玉米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大豆田裏,一顆顆大豆植株上長滿了豆莢,遠遠望去一片豐收景象。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一處大豆田(新華社記者王鶴 攝)

“今年種了6萬畝大豆,政府補貼力度大,利潤還算可觀。”超越現代玉米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魏剛説。

黑龍江省是我國最大的優質大豆生産和供給基地。2月初,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就發佈消息,今年繼續實施玉米、大豆差異化補貼政策。

齊齊哈爾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處處長何樹成介紹,年初,齊齊哈爾市農業農村局就印發了相關文件,在政策加持下,農戶和合作社種植大豆意願很強。

松嫩平原北部的黑龍江省大慶市林甸縣,大豆擴種也見到了成效。林甸縣主要通過玉米主産區適度擴大大豆播種面積、米豆輪作區穩步增加大豆種植面積,來實現大豆擴種。

“和老百姓講明白政策,算好收益賬,今年大豆補貼很高,各村根據實際情況擴種大豆。”林甸縣紅旗鎮黨委書記劉國權説。

紅旗鎮紅光村會計王建龍説,加上補貼,農戶扣除種地成本也能夠獲得相對穩定的收益。

大壟密植 農技改良提單産

黑龍江省黑河市五大連池市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內,連片的大豆地披上了一層金黃色,地裏植株長勢喜人。

  大豆田裏進入成熟期的大豆(新華社記者王鶴 攝)

作為我國傳統大豆主産區,黑河市田間種植的大豆部分採用了大壟密植栽培模式。

“今年合作社採用北大荒農墾集團的技術,試種了上百畝的‘大壟密’。”黑河市愛輝區合益源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傑説。

黑龍江省依安縣一處連片種植大豆的地塊,廣闊平整。進入九月,這裡的大豆鼓粒期已過,大豆干物質積累完成,地裏已經看不見人在忙碌,只待大豆成熟,開始收割。

“採用110釐米大壟密植栽培模式的大豆比之前採用的小壟種植能增産百分之二十左右。”依安縣山灣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忠説。

齊齊哈爾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研究員王新江介紹,大豆大壟密植與傳統的大豆栽培方式相比較,縮小了行距,通過播種機精密的田間作業實現植株分佈均勻,從而提高大豆單産。

據了解,依安縣通過推廣大壟密植實現大豆擴種,全縣農作物大壟密植面積從2019年的3萬畝、2020年的5萬畝、2021年的40萬畝發展到2022年的122萬畝。

“為了解決農戶在大壟密植方面的技術問題,縣裏組織人員對大壟密植地塊進行全程跟蹤、全方位服務,聘請農業專家團隊,全程參與大壟密植技術指導。”依安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周宏偉説。

“金色晶片” 小種子助力大農業

種子是農業發展的“晶片”,優質豆種是大豆高質高産的基本保證。

微風吹過,依安縣年和農業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的大豆地裏“豆浪”翻騰,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十分壯觀。

“眼前試驗田種的大豆是試種的新品種,長出的大豆蛋白含量高、出芽率高,在南方市場很受歡迎。”合作社理事長助理邢碧玉俯身在大豆田裏查看結莢情況。

  邢碧玉在田裏查看大豆的長勢。(新華社記者魏弘毅 攝)

邢碧玉説,新品種是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海倫農業生態實驗站研究員李艷華的研究成果,地裏平均每株結莢50個左右,甚至有一株結莢149個,合作社試種了3000畝。

中俄邊城黑河市位於我國北部高寒地區,大豆育種具有特殊性。近年來,黑河不斷加強大豆種業基地建設,大力研發培育高産、優質、抗病的大豆新品種。目前我國推廣面積較廣的大豆品種“黑河43”正是出自黑河。

“‘黑河43’的高産和穩産性非常好,越來越被農民信任。”黑河市愛輝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推廣站站長張鳳琴説。

黑河市愛輝區古城現代農機合作社今年選種的大豆品種是“黑河43”。進入九月,8000多畝的大豆地裏一片金黃,眼看著豐收在望。

“身邊種地的朋友都知道‘黑河43’是一個高蛋白品種,適宜我們這裡種植。”合作社負責人何純良對今年大豆長勢比較滿意。

“通過選育優種,去年在種植基地栽培的大豆平均畝産比附近農民的大豆畝産要提高很多,農民有了對比,未來種植優種大豆的積極性會更高。”黑河市農業農村服務中心研究員陳樹文説。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