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於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於攀登航太科技高峰。
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歷史展覽館,有著一套略顯發黃的加注防護服。在2020年北斗組網收官之戰中,操作手穿著該套工作服圓滿完成了全箭燃料泄回和加注工作,創造了中國航太史上的偉大奇跡。
“涼山的腹地,航太的搖籃,我們在這裡寫下人生的志願……”
這首《加注分隊之歌》書寫的是在最危險的加注崗位上,西昌航太人的忠誠與擔當。火箭的主要燃料——氫氧混合物,只要0.019毫焦耳的能量,大概就是一粒大米從一米的高處落下撞擊地面所産生的能量,就足以將它引爆;而常規燃料有著刺鼻氣味、具強烈腐蝕性,揮發後冒著滾滾黃煙,令人不寒而慄。
加注崗位操作手周習震,就是這支“刀尖舞者”中的一員。
周習震是一名有著9年黨齡的黨員,在加注崗位已經幹了12年。
2020年6月15日晚,發射北斗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臨射前測試過程中,發現産品技術問題,發射任務推遲。
技術問題很快被排查出來,但要重啟發射任務,必須先將已經加注的近400噸火箭常規推進劑安全泄出。
燃料加注,極其危險。燃料泄出,比加注危險百倍。
關鍵時刻,超過半數是黨員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加注分隊扛起泄出火箭常規推進劑的重任,黨員們還主動組成突擊隊。
分隊黨支部連續3天反覆研究推進劑泄出技術難點,分析近500個閥門、1600米管道等設備設施狀態,組織8次泄出演練,把泄出方案細化到分鐘級,精確到每一個動作、每一句密碼,力求將風險降到最低。
6月19日8時許,泄出氧化劑四氧化二氮的攻堅戰率先打響。
第一個上塔實施前端操作的就是周習震。他與隊友江一帆擔當“尖刀”——第一組泄出任務,負責4個助推器以及火箭一級、二級加注活門與加注管路連接的第一道球閥,總共6個,分佈在塔架的2層、3層和6層。
“我是黨員又是業務骨幹,不去打開第一道球閥,我不放心更不安心。”周習震説。
“開始Ⅱ、Ⅳ助推器氧化劑泄出!”
聽到指揮員的調度密碼,周習震雙手緊握住加注閥門控制扳手,使出最大力氣穩住扳手緩緩地順時針旋轉30度,隨後俯身用耳朵緊貼著管道靜靜地聽氧化劑流動的聲音。40多分鐘後,發射場確認Ⅱ、Ⅳ助推器氧化劑泄出完畢後,周習震和隊友又立即開始實施Ⅰ、Ⅲ助推器氧化劑泄出……從9時一直工作到15時,加注分隊黨員突擊隊順利完成氧化劑泄出工作。
事實上,從1992年“澳星保衛戰”成功泄出400多噸火箭推進劑,到1997年“風雲二號02星”任務成功組織低溫推進劑泄出並再次實施加注發射……這支加注分隊多次在火箭發射前臨危受命應急搶險。
6月23日,伴隨著轟鳴巨響,推遲一週發射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噴薄出熊熊烈焰,托舉著北斗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飛向太空。至此,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44次北斗發射百分百成功,向祖國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使每名黨員都成為一面鮮紅的旗幟,每個支部都成為黨旗高高飄揚的戰鬥堡壘。追根溯源,“背水一戰”的奇跡背後,是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為航太發射任務萬無一失、圓滿成功提供了堅強保證。
(作者:黃國暢 胡煦劼 呂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