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不言、難不嘆、艱不畏、險不退。
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歷史展覽館,有這樣一個火箭殘骸,述説著一段西昌航太人艱苦奮鬥開展落區工作的歷史。
這張照片展示的,是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柵格舵。
2019年7月26日,該中心成功發射遙感三十五號05組衛星,這個柵格舵就是在火箭飛行過程中掉落貴州山區的。據介紹,柵格舵的主要功能是在火箭殘骸再入大氣層時,通過控制姿態調整空氣阻力和升力方向,改變火箭殘骸軌跡,使得殘骸可以飛向預定區域,實現將落區範圍從幾百平方公里縮小到幾平方公里,從而方便科技人員精準開展火箭落區群眾疏散和殘骸回收工作。
而進行這項工作的,正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貴陽觀測站的落區工作組。
落區工作組尋找火箭殘骸
時光回溯,1978年3月,貴陽觀測站在四川西昌組建,1979年3月遷移至貴州省貴陽市花溪縣。在這裡,火箭發射過程中的殘骸回收是一項重要工作。當火箭在西昌發射場升空後,殘骸落區範圍覆蓋貴州、湖南、四川、江西等9省59個縣(市),約30000平方公里,750余萬人口。一路走來,落區工作組“苦不言、難不嘆、艱不畏、險不退”,是一支敢打硬仗、善於協作的英雄隊伍。
原來,貴州落區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理環境複雜,山區信號差,導航定位軟體時常發生位置偏移,一個不注意,就可能會把落區工作組領到無路可走的“絕地”。
掉落山中的火箭殘骸
跋山涉水、走南闖北、走村串寨,為了搞清落區的地形地貌,落區工作組航太人手機裏安裝最多的就是地圖軟體,辦公桌上堆的最高的也是地形書籍,出發前主動上網搜索當地地形地貌知識,到達落區後向當地政府核對地形圖資料,走訪群眾詢問可以抵達的山林小路……這些都是他們每次任務中必不可少的工作。
他們,被譽為行走在落區的“活地圖”。一次在黔東南州上山搜尋殘骸過程中,當地嚮導被叢生的灌木弄得暈頭轉向,竟在山裏迷了路。危急關頭,“活地圖”們依靠積累的地形地貌資料,輔助標注的簡易地圖,竟冷靜地在困境中梳理出一條“羊腸路”,順利抵達火箭殘骸落點,比原定計劃還節約了半個小時路程。
事後,嚮導問他們:“村裏人都暈了路,你們咋曉得?”航太人卻笑著説:“我們只是在腦袋裏把這條路預演走了很多遍。”
通知群眾按時疏散
近年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航太發射任務非常密集,落區卻依然實現了“無人員傷亡、無重大財産損失、無重大輿情”的目標。成績背後,是落區工作者不厭其煩地艱辛付出。每次開展疏散工作,落區工作組都會挨家挨戶、逐個摸排,反反覆復、不厭其煩地和落區群眾講清國家發射衛星的重要意義和及時躲避掉落殘骸的必要性。他們説:“多嘮叨一句,就能多一個提醒,多一分理解,少一點隔閡,少一分損失”。
開展落區宣傳工作
踏平坎坷成大道,越是艱險越向前。同時,因為航太事業的需要,落區工作組一年中有百餘天都在落區奔波,面對超高密度的航太發射任務,他們不是在落區工作,就是在前往落區的路上,陪伴家人的時間少之又少。
因為長時間在外出差,落區工作組的同志們成了“語音兒子”“視頻老公”“照片爸爸”……但他們本著“絕不能虧群眾”的信念,爬山頭、渡急流、過吊橋、鑽叢林,把對黨的忠誠化作對人民群眾的滿腔熱情,將自己的心血全部傾注在祖國的航太事業上。
當火箭拖著橘紅色的尾焰劃過天空,落區工作組已經在出征的路上。他們用奔波與堅守,為人民群眾構築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作者:黃國暢 胡煦劼 吳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