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禮二十大 蘇繡《新輝煌》亮相國博“人格的力量——中國共産黨人的家國情懷”展

發佈時間: 2022-06-22 15:44:51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趙娜

 近日,中國國家博物館充分挖掘館藏革命文物資源舉辦的“人格的力量——中國共産黨人的家國情懷”展覽對公眾展出。此次展覽是在喜迎二十大勝利召開之際,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迎來創建110週年之時,國博依託館藏原創策劃的重要展覽。

本次展覽的一大亮點為展覽中部分展品係首次對外展出。國家博物館新近入藏一批重要的藏品,在此次展覽中首次亮相,徐裏、姚建萍的蘇繡時代巨作《新輝煌》作為近年國家博物館新入藏的代表性工藝美術藏品在本次大展閃亮登場。

蘇繡《新輝煌》的創作過程歷時一年,凝聚了兩位頂級藝術家的智慧與默契。作品一經推出,便散發出耀眼的光芒。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藝術家心中山川河流的壯美遼闊;從這裡我可以看到西方油畫與中國蘇繡兩種藝術表現形式的珠聯璧合;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新時代中國藝術家對藝術真諦的不斷求索。兩位藝術家把各自30年來對藝術的孜孜不倦與苦心孤詣,凝結在了這一幅藝術作品當中,以此作為時代獻禮,恰是對中國共産黨自成立以來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藝術注腳和生動詮釋。 

如果説徐裏的油畫作品是“以西洋之規矩,繼中華之傳統”;那麼姚建萍的蘇繡作品則是“以古人之規矩,開今人之生面”。在蘇繡《新輝煌》的創作過程中,姚建萍大膽地運用了傳統的蘇繡色調,將草地烘托出強烈而又斑斕多姿的色彩效果;巧妙地處理光影明暗的自然轉換關係,將山川的寫實部分以平針繡堆砌,湖泊的朦朧部分以亂針繡過渡,使作品虛實相襯、相得益彰;熟練地將畫理與繡理相結合,利用不同針法的錯綜交疊,借助優質絲線的光線折射,讓整幅作品呈現出新的空間感和立體感。在蘇繡的一針一絲中,整幅畫卷表現出了遠觀氣勢、近觀精緻的嶄新效果。雪山的肌理更清晰、山脊更立體;草地的層次更鮮明、色彩更飽滿;湖泊的光影更生動、光彩更奪目。

如果説徐裏的畫是以西方油畫的形式承載了中國傳統的藝術精神,那麼姚建萍則是用中國的傳統蘇繡工藝技法,賦予了這幅油畫新的神采。兩位藝術家相同的是,不斷地對已有的藝術理念和藝術技法加以改造,不斷地拓寬當代中國藝術的邊界,不斷地賦予其新的文化內涵與表達形式,讓中國傳統工藝技巧與中國藝術精神在繼承中得到傳承,在融合中謀求發展。

總書記曾在2014年的文藝工作者座談會上強調:“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深富內涵、極具韻味的經典論述早已成為中國人民耳熟能詳的“金句”,彰顯著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時代精神。徐裏曾走遍祖國的大好河山,親眼目睹了數十年中,工業發展給自然環境帶來的破壞,無疑對新時代裏人與自然的關係有著深刻的體悟。《新輝煌》這幅作品,正是徐裏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理念的感悟與表達。他説,我用海拔4000米以上的綠草象徵自然與生命,寓意著祖國必將繼續蓬勃發展;用金色的雪山象徵力量與希望,寄託著對民族偉大復興與人民幸福安康的期望。整幅畫卷通過營造天、地、人和諧統一的氛圍,表達著對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憧憬。

“筆墨當隨時代”、“文章合為時而著”。徐裏用丹青繪時代,姚建萍則以錦繡鑄輝煌。這位生於農村、長于農村的普通繡娘,憑藉對蘇繡和祖國的熱愛,把傳統蘇繡提升到了一個嶄新的境界。如今,她再度以針為筆,以線為墨,在經緯之間畫出無限風景,將徐裏這幅具備時代意義的作品,打造成了中國蘇繡藝術與西方油畫形式完美融合的範本,再次踐行了她30年前給自己樹立的信念——蘇繡不僅善於表現江南的小情小調,也可以突破尺度的限製表現家國天下、織就時代故事。一幅《新輝煌》,飽蘸著兩位藝術家對祖國的深厚情感,表達了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是一曲謳歌時代的雄渾樂章。

中國共産黨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也是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積極倡導者和發展者。從中國共産黨成立那一天起,一代代中國共産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不畏艱難險阻,不懼流血犧牲,自覺將對家人的情感昇華成對人民、對國家的大愛擔當,把家庭的命運融入到國家和民族的命運之中,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這次展覽從家國情懷這一角度,精心鑒選館藏各個歷史時期中國共産黨人飽含對家人、對國家熱愛之情的遺書、手稿、家信等珍貴文獻以及各類實物170余件,通過“革命理想高於天”“繁霜儘是心頭血”“奉獻如歌家園夢”“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四個單元,生動展現共産黨人為了人民、國家、民族,為了理想信念,雖然內心有對家人、親友的不捨,仍然堅定信仰、堅守初心、擔當使命的心路歷程與人格魅力,充分展示共産黨人不畏艱險、不懼犧牲、不懈奮鬥、不負人民的家國情懷,熱情謳歌新時代中國共産黨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拼搏奉獻的壯烈情懷。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