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6月10日電 題:“山海”之間 長城精神生生不息
新華社記者李鳳雙、曹國廠、郭雅茹
“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這是對山海關特殊地理位置的傳神描繪。600多年來,山海關經歷了無數烽火硝煙。狼煙遠去,如今它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明代長城之一。隨著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全面展開,一系列重點項目在此實施,因長城聞名遐邇的山海關,再次成為矚目的焦點。
“山海”呼應 古長城新地標
山海關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部,始建於1381年,坐落在關外的瀋陽和關內的北京之間,是長城東端的重要關隘。明將徐達在這裡修築長城時,首設此關,使它成為“關內”“關外”的分界。
遊客在山海關天下第一關城門樓觀光(2015年10月1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楊世堯攝
山海關北依燕山,南臨渤海,地形狹長,“山”與“海”相隔僅8公里。角山腳下,山海關中國長城文化博物館(暫定名)項目建設現場塔吊林立,機械轟鳴……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
2021年12月6日正式開工建設的山海關中國長城文化博物館,是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河北段建設的“一號”工程。
該項目建設專班負責人、山海關區旅遊和文化廣電局局長馮振説,博物館主體建築融于山海關長城的城堡體系中,與山海關歷史文脈相統一。
馮振介紹,項目建成後,將推動中國長城文化的弘揚與保護,成為長城精神、長城文化、長城沿線非物質文化遺産等特色資源的集中展示平臺,以及長城學研究基地和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標誌性工程。目前博物館展陳大綱與展陳設計方案已通過專家論證,力爭今年底開館運營。
以山海關中國長城文化博物館為牽引,秦皇島市山海關區謀劃實施了長城文化産業園建設,深度推進文旅融合,帶動長城周邊産業發展,持續釋放興文化、優環境、促發展的多重引領效應。
保護修繕 守護山海關長城遺産
山海關境內長城全長27.639公里。
山海關區旅遊文廣局黨組副書記、長城學會會長郭穎説,山海關長城歷經數不盡的烽火硝煙,在八國聯軍入侵、山海關保衛戰等歷史事件中損毀嚴重。到20紀40年代,山海關鎮東樓門窗盡失,彩畫剝落,周圍多處城墻只剩輪廓。
新中國成立後,山海關長城保護受到重視。1952年10月,國家撥款首次大修,至今維修保養已有70余次,累計投入8億多元。
按照“保護第一,搶救為主,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原則,山海關區在真實完整保護長城及附屬的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産和生態環境基礎上,除險加固、合理利用,進行活化傳承。
據郭穎介紹,在各方支援下,山海關關城週邊的寧海城至鐵門關段城墻、鐵門關豁口券洞、角山長城,以及老龍頭入海石城、靖虜臺、南海口關等段都相繼修復。
6月6日,遊客在山海關老龍頭景區觀光。新華社記者楊世堯攝
如今,走過山海關老龍頭西側的鐵門關長城券門,再往北走,公路旁能看見剛修出坡道的一段長城,由此可登上“腰鋪九號”敵臺;再向北,位於城下的八國聯軍營盤舊址已列入保護開發計劃;通往角山的小路邊,北翼城遺址的修護也正在進行……
賡續精神 巨龍昂首向未來
長城歷經兩千多年持續營造,涵蓋春秋戰國、秦、漢、唐、明等12個歷史時期,宛如一條巨龍,橫亙在中國北方遼闊大地。
2019年8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嘉峪關關城時強調:“當今世界,人們提起中國,就會想起萬里長城;提起中華文明,也會想起萬里長城。長城、長江、黃河等都是中華民族的重要象徵,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標誌。我們一定要重視歷史文化保護傳承,保護好中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十四五”時期文化建設作出戰略部署,明確提出“建設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隨後,文化和旅遊部牽頭制定了《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實施方案》。
專家認為,長城最突出、最核心的價值,在於它所承載的偉大精神,包括團結統一、眾志成城的愛國精神;堅韌不屈、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守望和平、開放包容的時代精神。這些精神歷經歲月錘鍊,已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
如今,這條歷史文化巨龍在傳承與發展中昂首向未來,把新時代的長城故事講得更精彩。
長城沿線15省區市深入挖掘長城文化內涵、弘揚長城精神,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讓古老的長城煥發新的生機。
長城河北段依燕山—太行山脈而建,現存8個不同時期的長城近2500公里。去年11月,河北省在全國率先出臺省級長城建設保護規劃,以山海關、金山嶺、大境門、崇禮四個重點段為引領,精心構築民族性與世界性相容的長城文化地標,充分彰顯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山海關區孟姜鎮北營子村地處角山和山海關古城之間,明長城遺址穿村而過,這裡常年缺水,地瘠人窮。村黨支部書記李成鎖説,為抓住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機遇,山海關區幫助北營子提升改造了村史館,啟動長城公社展館建設,村民建水庫、種櫻桃和蔬菜大棚,還建起了民宿,每人平均年收入已過萬元。
4月26日,工人在山海關長城北翼城修繕工程工地施工。 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遊客在秦皇島市山海關老龍頭景區遊覽(2018年8月17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新人在山海關角山長城拍照(2012年10月5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這是山海關角山長城(2016年10月8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工人在山海關鐵門關城墻修繕工地施工(2016年5月9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遊客在秦皇島市山海關老龍頭景區遊覽(2019年7月14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4月26日,工人在山海關長城北翼城修繕工程工地施工。 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運動員參加2019秦皇島天下第一關·長城國際馬拉松比賽時經過天下第一關城樓(2019年10月20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山海關老龍頭景區景色(2016年10月8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山海關長城景色(2016年5月9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