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上海二十冶冶金工程公司接到上級關於支援臨港F16-02地塊方艙醫院建設的緊急任務。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公司黨委的號召下,公司黨員、團員爭先報名,第一時間成立“援建突擊隊”,投身到這場戰“疫“中。
“需要我的時候,毫不猶豫頂上去!”
“我是一名老黨員,在黨需要的時候,就應該毫不猶豫頂上去,這才能對得起胸前的黨徽”。羅勇,此次方艙醫院建設的施工隊長,主要負責7個艙位的病患帳篷搭建任務。
4月15日晚羅勇帶著作業班組到達方艙建設現場,由於前兩天暴雨導致道路泥濘不堪,車輛、機械設備無法進入。時間緊、任務重,羅勇喊道:“弟兄們,時間就是生命,現在我們只能用肩膀把構件扛進來!”就這樣通過這些“鐵血戰士”的肩膀,三個方艙近20噸重的構件材料,像螞蟻搬家似的靠著人力一趟趟從主幹道運送至每個方艙的組拼安裝位置。
夜已深,也是人最困乏的時候。羅勇仍像陀螺一樣不停地奔跑于基座安裝組、備料組、拼裝組之間,哪有問題、缺什麼材料馬上解決。不知不覺天已漸漸亮了,在他們緊張有序的工作下,B—13、15兩個方艙的棚架已連夜組拼完成。他嚴格仔細逐個檢查棚架各接點部位連接情況,不允許出一絲紕漏。
方艙建設區域各專業交叉施工,道路狹窄,此時土建地坪正在做硬化作業,道路場地均要為土建的泵車罐車優先,吊車無法接近方艙進行吊裝作業。時間一分分過去。
“所有人,沒時間等吊車了!準備麻繩拉拽,用木方推頂棚架,兩米一人,我們把這些鋼構件都頂上去!”,在羅勇的帶動下,130名余作業人員,靠著雙手拉著麻繩,“結構隊,雄起!一二起!一二起!”“反向穩住!反向穩住!”,羅勇一聲聲吶喊,在大家默契的配合下,一面輕拉另一面緩放,就這樣使棚架一片片安全豎立起來。而他們的手套早已磨破,手上全是血泡。
鏖戰72小時,公司承建的7個方艙醫院的棚架、篷布工程全部按期完成任務。看到搭建好的帳篷,羅勇開心好笑了,“按時交付,就意味著方艙醫院能更快地投入使用,這場戰‘疫’就更多了一些勝利的希望”。
“有事呼我,我隨時做好後勤服務”
此時正在按政府要求在家中隔離的姜新寧,在接到公司援建臨港方艙醫院建設的緊急通知後,立馬與所在小區居委取得聯繫,第一時間拿到通行手續,收拾行李與同事奔赴施工現場。
人手不足和物資缺乏是援建任務面臨的最大困難。他每天不僅要負責各種物資的收發匯總、協助機管人員做好機械使用臺班的統計,還要根據一天的工作內容及物資機械的使用情況完成每日日報量的上報工作。由於現場條件艱苦,晚上累了就趴在辦公桌上睡會,這是姜新寧在方艙建設現場的真實寫照。
“有事呼我,我隨時做好後勤服務”,在現場,只要有需要,同事們都叫他去幫忙。“小黃,今晚你早點休息,我淩晨去現場替你拍照”,看著今年剛畢業工作的同事連續幾天工作到很晚,他主動分擔這些“孩子”的工作,與其説是“照顧”,更多的還是心疼,畢竟現場工作繁雜、條件艱苦。
這麼多天下來,姜新寧沒有一句怨言,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所有人都平安,這是我此行的圓滿”
淩晨三點的臨港方艙醫院燈火如晝,熱鬧非凡。現場中總有一名年輕人戴著紅色安全帽在人群中來回穿梭,有著兩年安全工作經驗的曹克,他的注意力全在現場的施工人員身上,
“援建方艙安裝量大、時間緊、人員多、起重吊裝頻繁,保證安全是順利完成任務的前提”,這是公司安全總監熊民輝在出發前一天對安全員曹克打的“預防針”。
14號曹克提前到現場勘察,當晚便做好了有針對性的教育資料,明確了安全風險和防範措施。15號晚,工人到了現場第一時間馬上進行安全交底。
由於工程點多面廣、人員特別分散、工期時間又緊,安全容不得半點馬虎,曹克24小時不間斷現場巡視,重點對大棚結構安裝、起重吊裝、人員高處作業等環節進行重點監控。施工過程中,有些工友想喘口氣,下意識地要拉下口罩,“快把口罩戴好”,看到這種情況,馬上跑過去提醒。他的馬甲口袋裏始終裝著幾包口罩,看見工友們口罩臟了讓他們立即換上。“安全帽都戴好了,關鍵時刻能保命”,“上高空,就把安全帶挂上”,現場的作業人員每天都能聽到與他年齡完全不符的“嘮叨”話。遇到高空吊裝作業時,他就一直堅守在現場,直到整個工序完成。他的眼睛就如同一台監視器,監視著施工現場的各種不安全行為,一天到晚不知疲倦地運轉。“等所有人都能平安回家,這才是我此次參加方艙援建任務工作的圓滿”,這個性格憨厚的90後安全員曹克説道。
“黨有號召,我必行動”,在臨港2號方艙醫院建設的關鍵時刻,上海二十冶冶金工程公司黨員、團員們挺身而出、衝在一線,將冶建人的初心使命化為身體力行,用實際行動踐行“選擇二十冶就是選擇放心”的服務理念,為上海早日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中冶力量。 (上海二十冶王浩)
羅勇
姜新寧
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