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灣設計小鎮是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特色小鎮之一,原為通州第一個工業園區,現已蛻變成為副中心産業發展的重要承載區。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中國網北京2月20日訊(記者 鄭亮) 2月19日,由2022北京新聞中心主辦的“雙奧之城新氣象——2022中外媒體北京行”城市形象採訪活動走進位於大運河以西,六環路以東的張家灣設計小鎮,小鎮原為通州第一個工業園區,現已蛻變成為副中心産業發展的重要承載區。而小鎮的重要設計方——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同時也承擔著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北京賽區場館建設的主要設計工作。
張家灣設計小鎮總佔地面積約5.4平方公里,總建築規模約438萬平方米。地處京哈高速以北,北京六環路以東、大運河以西,與北京城市副中心六環路“創新發展軸”和大運河“生態文明帶”緊密聯繫。向北毗鄰城市綠心,距北京行政辦公區約 3.3 公里,向西距環球影城約 3.5 公里,位於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和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連線交匯處,規劃有M101、M102、M104三條軌道交通線。
設計小鎮産業定位為“設計小鎮、智慧小鎮、活力小鎮”。2020以來,設計小鎮通過創新開發模式,盤活利用了存量空間,針對銅牛、創新中心、北泡等5大重點地塊,探索形成了5種合作開發模式,加速高端資源集聚。圍繞創新中心,打造“智慧、節能、綠色”的中關村城市科技特色産業園區。圍繞北京未來設計園區,打造城市設計、城市科技和設計文化融合的示範區,于2020年底完成改造並開園,這個項目是副中心首個採用EPC模式的施工項目,實現了當年設計、當年建設、當年投運。圍繞北泡地塊,打造文化活動核心展區及公共服務體驗區,是北京國際設計周和紅星獎博物館永久會址所在地。同時,依託中關村科技園區和副中心政策優勢,入駐設計小鎮的企業可以享受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先導區政策優惠。
截至目前,依託創新中心樓宇資源,設計小鎮已聚集設計和城市科技類企業157家,産業類型包括建築設計、文化設計等設計領域及大數據、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等城市科技産業。
隨著國建設科技集團、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等一批設計類頭部企業通過多種合作模式引入設計小鎮,使設計小鎮的産業特色日益凸顯。其中,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承擔著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北京賽區場館,包括國家體育館、國家速滑館、國家游泳中心、首都體育館、五棵松冰上運動中心、五棵松體育中心等在內的主要設計。
今後,設計小鎮繼續緊密結合北京市“十四五”規劃,充分利用“兩區”政策疊加優勢,在融入新發展格局中主動擔當,率先作為。通過不斷凝心聚力,逐步將設計小鎮建成産業特色鮮明、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體制機制靈活、全球獨樹一幟的國際設計小鎮和城市科技示範區。
設計小鎮原為張家灣工業開發區,成立於1992年,是通州第一個工業園區,也是通州改革開放歷程的生動縮影。園區內保持現狀較好的特色工業建築、留有大量工業遺存,是承載張家灣獨特工業文化記憶的載體,在設計小鎮産業升級過程中,將以改造為主,新建為輔,最大化保留這些存量建築。
張家灣設計小鎮原為張家灣工業開發區第一個工業園區,園區內保持現狀較好的特色工業建築、留有大量工業遺存,設計小鎮産業在升級過程中,將以改造為主,新建為輔,最大化保留這些存量建築。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在設計小鎮展廳內的科技大屏,平時只是偌大的格柵玻璃,只要通電啟動,就瞬間變成高清顯示屏,幕墻熄滅時整體呈透明的狀態,絲毫不影響室內光線通透。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2020年9月24日,小鎮被納入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國際商務服務片區,為設計小鎮加速吸引更多的國際頂尖設計機構和國際大師匯聚,打造副中心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的國際高地、建設高精尖産業發展樣板提供了新的助力。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展廳內的“京津冀之聲—FM100.6”演播大廳。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位於設計小鎮展廳內的機械臂設計工作室。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展廳內展示的一排老式縫紉機,是從銅牛集團博物館“借”來的古董。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設計小鎮已聚集設計和城市科技類企業157家,産業類型包括建築設計、文化設計等設計領域及大數據、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等城市科技産業。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在設計小鎮的展廳內隨處可見的創意設計元素。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展廳內的休閒閱讀區。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園區內的咖啡廳就是材料設計創新設計的展示樣板間,整個空間硬裝及軟裝均使用讓人意想不到的混凝土材料,出自老牌混凝土品牌北京榆構集團。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入住設計小鎮的企業手繪的冬奧主題文創産品。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