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斯路村(圖/章軻)
一株薰衣草,讓千年古村城西街道何斯路成了“東方普羅旺斯”,用義烏人的特有思維註釋了鄉村崛起的發展公式。日前,記者來到何斯路村的志成湖旁,只見碧水盪漾,湖畔便是斯路何莊中式雅舍,21幢新式徽派民居見證了何斯路村10年的變遷。
栽種“梧桐樹”
山村蝶變,始於2008年。那一年,何斯路村開始大力發展以薰衣草為主要作物的生態農業。十年來,何斯路村的“田園革命”找到了發展出路:一株薰衣草形成了一條集種植、加工和銷售于一體的産業鏈。
目前正是薰衣草開花之際,可是今年的薰衣草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正在建設的東蕭公路,把整個龍溪香谷薰花園分割成兩半。因工程需要,薰衣草種植面積從120畝縮減至70畝。“公路開通後,村裏到城區將多一條主幹道,不僅緩解花開時節的交通壓力,行程也縮減了25分鐘。”何斯路村黨支部書記何允輝説,兩組增減數表明薰衣草種植面積減少對發展影響不大,2015年至2017年,何斯路的景區門票收入分別為486.4萬元、423.4萬元、280.45萬元,而薰衣草産品銷售收入則為326.3萬元、566.8萬元、836.0萬元。
“企業可以創品牌,農産品也可以效倣!”何允輝説,耕作薰衣草近十年,品牌美譽度根植在一波波遊客心中,鄉村的産業經營不能迷戀于低端,更要審視和用好不同階段的優勢,目前與薰衣草相關的産品已超過70個品種。
培育影視文化産業
何斯路村原本是個土味十足的古舊山村,這十年來,何斯路在發展規劃裏有意保留了部分典型的老房子,連屋內的土灶臺、舊家什一併保存了下來。去年,接二連三的劇組前來何斯路村拍攝取景。
據介紹,電影《紙梨花》《復仇與救贖》劇組在何斯路村拍攝期間,村內民宿一鋪難求,各式餐飲店也是餐餐爆滿,村裏的孩子有機會客串演員,許多原先歇業在家的村民也都進了劇組幫忙。“當時劇組招人搭外景,既管飯又有工資拿,我就和幾個村民一起報了名。”村民何建軍回憶道。
“何斯路村的老宅子,其他地方已經很難找到了。房子保護得相對比較完整,前院後院還有當年的氣勢,非常符合拍戲的要求。”據電影《復仇與救贖》的相關負責人介紹。據了解,影視劇組的進入是何斯路村“文化興村”理念的一種嘗試,旨在通過影視基地的打造帶動村內文化産業的發展,繼而達成鄉村振興的目標。下一步,何斯路村將成立新媒體劇本原創基地,屆時還將舉辦鳳凰衛視中國何斯路首個手機電影節。
學習型經濟成商機
每年都有很多團隊來何斯路村,有的是純旅遊,有的是政府考察團隊,這也給何斯路村帶來了不少收入。何允輝已嗅到了商機,他將這稱為學習型經濟。
“2017年,我們接待了612批團隊,其中有會務需求的450批左右。”何允輝説,發展學習型經濟肯定會超過賣門票、賣産品,最終目標是把何斯路村打造成鄉村振興的資訊交流平臺,歸集具有發展借鑒意義的鄉村材料,讓考察團只跑一個地方就能掌握全方面的資訊。
環境變美了,生活富裕了,為了更好地服務遊客,更要推進鄉村文明。近期,“晨學”成為每位村民的習慣,課程囊括言談舉止、接待方式等,要讓每個何斯路人以更好的態度、更友善的行為、更精神的面貌傳遞村莊形象、渲染村莊魅力。
何斯路,正在講好中國鄉村的振興故事!
(原標題《鄉村故事美如畫——城西街道何斯路村十年變遷抒寫鄉村振興故事》,原作者盧麗珍。編輯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