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創新
過去五年,我市累計審議出臺207個專項改革方案,《2014-2020年改革舉措實施規劃》確定的117項改革任務全面完成,30余項改革典型經驗在全國全省推廣。
優化營商環境
過去五年,我市取消下放行政許可事項共167項,“最多跑一次”事項佔比98.3%,榮獲中國營商環境品質“十佳城市”。
全市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265.02億元,佔全市GDP比重52.5%,同比增加35.14億元,增長12.7%……今年上半年,民營經濟一如既往地“穩”,讓全市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繼續保持了良好發展態勢。
民營經濟強則廣元經濟強,民營企業活則廣元經濟活。
在市第七次黨代會召開以來的五年裏,廣元經濟總量突破千億元大關,其中民營經濟增加值554.22億元,佔GDP比重55%,全市民營經濟市場主體達16.37萬戶……
這一組組數據的背後,既有全市持續不斷“刀刃向內”的改革創新作保障,也有做好“加減乘除”法後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作支撐。明確“主攻方向”確保重大改革落地生根2016年召開的市第七次黨代會,將農業農村、經濟和行政體制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明確為“主攻方向”。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過去五年裏,全市上下堅持把改革作為新時代治蜀興川廣元實踐再上新臺階的根本動力,把改革貫穿于推動廣元高品質發展的各領域全過程,全面深化改革“四梁八柱”基本構建,形成了“市委深改委全面統籌、專項小組分塊抓總、牽頭部門主責實施、參與部門各盡其責、改革辦協調督促”的改革工作總體格局,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呈現出協同推進、縱深突破、攻堅落實的良好態勢,改革紅利不斷釋放。
——農業農村改革方面。全市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全面開展,新型經營主體逐步壯大,農民收入穩步提升。在全省率先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我市被評為全國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典型市,産業扶貧“三園聯動”“四保四分紅”等改革經驗得到中央和國家有關部委的充分肯定。
——經濟和行政體制改革方面。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推進“三去一降一補”,産業結構不斷優化。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下放行政許可事項共167項,“最多跑一次”事項佔比98.3%,在全省率先實行“雙隨機一公開”聯合檢查制度,我市榮獲中國營商環境品質“十佳城市”。
數説
過去5年,我市取消下放行政許可事項共167項,“最多跑一次”事項佔比98.3%,榮獲中國營商環境品質“十佳城市”。
過去5年,我市建成國省市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各類創新平臺76個,累計轉化科技成果1000余項。
過去5年,我市30家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公立醫療機構和民營醫院綜合監管覆蓋率100%。
過去5年,我市累計審議出臺207個專項改革方案,《2014-2020年改革舉措實施規劃》確定的117項改革任務全面完成,30余項改革典型經驗在全國全省推廣。
過去5年,我市遴選培養創新創領軍人才、創新型企業家等10個項目本土領軍人才713名,示範帶動縣區培養本地高端人才2000余名,累計引進碩士及以上急需緊缺專業人才802名。
過去5年,我市全社會研發投入年均保持20%以上增幅,獲得省科技進步獎39項,取得科技成果231項,實現成果轉化産值940.3億元。選派“三區”人才、科技特派員1281名,“科技扶貧線上”在全省率先實現全覆蓋,解決群眾科技需求連續5年居全省第一,群眾滿意度96%以上。
到2020年,我市下放取消公共服務事項144項,清理取消證明事項97項,全市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99.87%、全程網辦率95%,“一網通辦”下的網上承諾時限壓減86.71%;項目並聯審批辦理提速93.3%,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減至50個工作日內。
2020年,全市兌現涉企財政獎補資金6884.9萬元、電費物流補貼1620萬元、擔保費用補貼1100萬元、減免房租420萬元;全市民營經濟減免稅20.72億元,惠及4957戶參保單位,金融機構為4000余戶企業提供貸款利率優惠和延期還本付息支援,涉及金額49.25億元。
隨著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不少外地企業紛紛落地廣元,圖為廣元經濟技術開發區袁家壩工業園全景。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方面。在全省率先實施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産責任審計,穩步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嚴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4321”綠色檢察經驗在全國推廣。
——民生領域改革方面。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推進,30家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全市二級及以上定點醫院實現DRG聯網直接預結算,在全省率先實現自主分析與監管,公立醫療機構和民營醫院綜合監管覆蓋率100%。完成公共文化機構法人治理結構改革,建成7個縣級融媒體中心。
……
市委副秘書長、政研室主任、改革辦常務副主任汪明介紹説,市第七次黨代會召開以來,我市累計審議出臺207個專項改革方案,《2014-2020年改革舉措實施規劃》確定的117項改革任務和省委下達的年度改革目標任務全面完成。
強化“智力支撐”夯實創新驅動發展基礎改革創新,事在人為,關鍵在人。市第七次黨代會以來,我市以“打造川陜甘結合部人才高地”為目標,通過建立“四個一線”培養選拔優秀幹部機制,創新實施年輕幹部“墩苗計劃”,構建幹部政治素質檔案“5+2”框架體系,創新出臺“週末工程師”柔性引才實施辦法、廣元市“蜀道英才工程”實施辦法等系列制度,進一步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了堅強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撐。
開展“蜀道英才”遴選培養。以“蜀道英才工程”為統攬,遴選培養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創新型企業家等10個項目本土領軍人才713名,示範帶動縣區培養本地高端人才2000余名。圍繞“6+2”新型工業、“7+3”現代農業、“4+5”現代服務業,累計建成各類創新平臺108家,通過平臺培養各類創新創業人才3000余人次。
實施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統籌整合市、縣(區)資源力量,主動赴成都、西安、蘭州、重慶等知名高校,採取“主場+分場”方式,舉辦大規模、大範圍的引才宣講活動,過去5年全市累計引進碩士及以上急需緊缺專業人才802名。
實施廣元籍人才回引計劃。以鄉情為紐帶,引導廣元籍優秀人才特別是專業技術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回饋鄉里、建設家鄉。市本級回引全日制本科以上成熟型、穩定型人才114名,帶動各縣區自主回引人才84名。
實施“歸巢創業”行動。以“五大到鄉工程”為抓手,創新土地流轉、技術支援等政策,構建“能人+商會+項目”回引路徑,引導“打工經濟”向“創業經濟”轉變。截至2020年,全市累計返鄉下鄉創業4.89萬人,創辦經濟實體3.74萬個,帶動就業14.31萬人。
“實施聚才計劃,構建人才引進‘新態勢’的同時,我市還積極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構建起了人才政策‘新優勢’。”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公務員局局長、市人才辦主任牟科紅説,我市通過創新出臺“人才十條”“雙招雙引”等政策,構建起剛性引才和柔性借智並舉的引才政策體系。
“有強勁的‘智力支撐’,我市科技創新工作連續5年躋身全省第一方陣。”市科技局黨組書記王磊給出數據,過去5年,全市全社會研發投入年均保持20%以上增幅,獲得省科技進步獎39項,取得科技成果231項,實現成果轉化産值940.3億元。
做好“加減乘除”持續構建優良營商環境用206天便實現首批9台機組並網發電,是白果風電項目創造的新紀錄。“今年1月6日首颱風機基礎開倉澆築以來,在項目建設聯繫領導、牽頭部門、所在鄉鎮等的配合支援下,為項目加快建設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廣元市昭化區中電建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蘇靖説,當前他們正一邊抓剩餘機組的吊裝,力爭今年10月實現全容量並網發電,同時將加快開展白果風電二期項目開工的前期工作。他坦言:“這裡的營商環境非常好,給了我們加快白果風電二期項目前期工作信心!”
白果風電項目(省重點項目、昭化區首個風電項目)的快速推進,僅是我市推進“政策落地做‘加法’,構建更加優良的政策環境;效能提升做‘減法’,構建更加高效的政務環境;政風行風做‘乘法’,構建更加公平的市場環境;執紀問責做‘除法’,構建更加親清的政商環境”的一個縮影。
今年1月2日,《中國地方政府效率研究報告(2020)》(全國具有代表性的3069個地方政府納入評價範圍)發佈,廣元在中國地方政府效率“百高市”評價中居67位,在四川入選的6個城市中位列第一。
市第七次黨代會以來,我市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持續簡化行政審批、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四川省率先發佈“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事項清單,全面推行“一窗進出”並聯審批和“最多跑一次、只進一扇門”,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運作總量居全省前列。
到2020年,我市下放取消公共服務事項144項,清理取消證明事項97項,全市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99.87%、全程網辦率95%,“一網通辦”下的網上承諾時限壓減86.71%;項目並聯審批辦理提速93.3%,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減至50個工作日內……《2020年度四川省網上政務服務能力第三方評估報告》顯示,廣元總指數為82.67,居全省第9位。
“從資料審批到拿擴産‘通行證’,政府部門全程提供幫助,我們省時又省心,只管埋頭苦幹!”説起良好的營商環境,廣元市吉香居食品有限公司(市招商引資的重點加工企業)總經理蘭恒超舉例,今年該公司計劃新增方便食品生産線。“在得知企業擴産計劃後,利州區相關部門提前介入、到府服務,指導公司完成各項申報準備工作,辦證週期縮短80%……”
而在新冠肺炎疫情突襲後,為了助力市場主體紓難解困,市委、市政府出臺緩解中小企業困難16條、支援企業恢復生産經營8條等政策措施,僅2020年便兌現涉企財政獎補資金6884.9萬元、電費物流補貼1620萬元、擔保費用補貼1100萬元、減免房租420萬元;全市民營經濟減免稅20.72億元,惠及4957戶參保單位,金融機構為4000余戶企業提供貸款利率優惠和延期還本付息支援,涉及金額49.2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