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眾多的歷史文化特別是紅色文化遺跡,讓通江成為遠近聞名的“露天革命博物館”。圖為巴中通江縣紅軍廣場。中國網記者 倫曉璇 攝
綿延千里的大巴山,曾是一片風雲疊起的熱土,曾是一片血肉澆鑄的聖地。1932年,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從鄂豫皖向西實行戰略轉移,12月中旬抵達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在此後的27個月時間裏,建立了以通、南、巴、平為中心的全國第二大蘇區——川陜革命根據地,通江也成為川陜革命根據地首府。
在此期間,紅軍留下了“智勇堅定、排難創新、團結奮鬥、不勝不休”的紅軍精神和上萬條紅軍石刻標語。數量眾多的歷史文化特別是紅色文化遺跡,讓通江成為遠近聞名的“露天革命博物館”。近年來,紅色資源富集的通江縣圍繞“一區三地”(川陜革命根據地核心區、紅軍烈士紀念地、黨的初心使命教育基地、紅色旅遊目的地)定位,大力推進文旅融合、鄉村振興,建設全域旅遊目的地,不斷加大對紅色文物、旅遊資源的保護與開發,讓其在新時代仍舊閃耀著耀眼光芒。
巴中革命歷史光輝燦爛,革命文物豐富珍貴,革命精神代代傳承。巴中全市現有川陜革命根據地博物館、劉伯堅烈士紀念館、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川陜蘇區將帥碑林、巴山遊擊隊紀念館、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川陜省第四次黨代會舊址展覽館等一批紅軍文物展示陣地。2004年,國家啟動了“紅色旅遊”工程,巴中被列入全國12個重點紅色旅遊區和30條紅色旅遊線路之一(名稱為“川陜蘇區—紅岩精神”),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劉伯堅烈士紀念館、巴山遊擊隊指揮部舊址被列入全國100個經典紅色景區。紅軍文化不僅成為了融入巴中人民靈魂深處的重要文化,也成為了巴中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的主體文化,並正以閃光的文化精神特質代代傳承。積澱豐厚的歷史文化、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和光輝燦爛的紅軍文化構成了獨特的巴中紅色文化。
數量眾多的歷史文化特別是紅色文化遺跡,讓通江成為遠近聞名的“露天革命博物館”。圖為巴中通江縣城景觀。中國網記者 倫曉璇 攝
數量眾多的歷史文化特別是紅色文化遺跡,讓通江成為遠近聞名的“露天革命博物館”。圖為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內的展品。中國網記者 倫曉璇 攝
位於巴中市通江縣的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現為國內最大、最早的大型紅軍烈士陵園,是全國唯一紅軍為戰友修建的陵園。在陵園入口處,是面積1萬平方米的“鐵血丹心”廣場,廣場上屹立著一座由成都軍區援建的名為“鐵血丹心”的石刻雕塑。雕塑表現了紅軍當年投身革命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的英勇壯舉和人民群眾積極投身革命事業的滿腔熱情。中國網記者 倫曉璇 攝
沿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大道拾級而上,盡頭聳立著氣勢雄偉壯觀的烈士陵園牌坊。牌坊高12.5米,寬25米,6柱5門,由純真草白玉雕琢而成,重達800余噸。進入牌坊大門,就是佔地面積35畝的陵園核心區,園內原建有英勇烈士紀念碑1座、紅軍烈士集墓1座、師團職烈士墓40座。中國網記者 倫曉璇 攝
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是全國安葬紅軍烈士最多、規模最大的紅軍烈士陵園裏,在這裡長眠著20000余名紅軍烈士。每年都有數萬名黨員幹部、烈士後人、青少年來此祭奠英烈,接受紅色教育,洗滌心靈。中國網記者 倫曉璇 攝
圖為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內的標語。中國網記者 倫曉璇 攝
圖為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中國網記者 倫曉璇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