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訊 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5週年,中央革命根據地在中共黨史和中國革命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和作用。
新中國成立7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心支援下,老區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老區人民生活水準顯著改善。尤其是十八大以來,老區基礎設施建設和基本公共服務都取得積極進展,特色優勢産業發展壯大,生態環境品質明顯改善,城鄉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迅速,脫貧攻堅成果全面鞏固拓展,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取得明顯進展。
俯瞰如今革命老區新面貌,往日的革命遺跡都變成了一本厚重的歷史書,記錄著在共産黨的領導下老區發展壯大的新歷史。
航拍贛州市于都縣。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萬里長征起點于都
于都縣地處贛州東部,總面積2893平方公里,轄23個鄉鎮357個行政村和1個工業園,于都人口眾多、勞動力資源豐富,總人口約111.95萬,是贛州唯一一個人口超百萬的縣。
于都是萬里長征起點。1934年10月,中央機關、中革軍委和中央紅軍主力8.6萬人集結于都,開始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于都作為“地球上的紅飄帶”的起點載入史冊並聞名世界。據統計,于都為革命犧牲的有姓名可考的烈士達16338人,其中犧牲在長征路上的烈士達1.1萬人;共走出了16位於都籍共和國將軍。
于都縣擁有豐富的水資源和銀、鎢、鋅、鉛、煤等27種礦産資源,森林覆蓋率達71.8%。獲評“省級森林城市”“省級文明城市”。這裡被稱為千年人文之鄉,還是全國著名的“嗩吶藝術之鄉”“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和“全國文化先進縣”,“于都嗩吶公婆吹”“于都古文”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矗立在於都河邊的紀念碑是“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碑”。紀念碑高19.34米,底座邊長10.18米,碑身為雙帆船造型,象徵著中革軍委、中央機關和中央領導于1934年10月18日在此渡河出發。碑身為雙帆船造型,象徵著中央紅軍從此揚帆出征。碑座上的三幅巨型浮雕,分別以“集結于都”“渡河出發”“傾情奉獻”為主題,周圍的圍欄上雕刻著中央紅軍各軍團渡河出發的八個主要渡口。 碑座左右兩側分別刻有一首詩。左側這首詩就是葉劍英元帥在1962年建軍節前夕,為了緬懷當年贛南軍區政治部主任劉伯堅而寫的一首詩:紅軍抗日事長征,夜渡于都濺濺鳴,樑上伯堅來擊築,荊卿豪氣漸離情。右側這首詩是解放後第一任中宣部部長陸定一同志在長征途中寫就的《長征歌》裏的第一首。“十月裏來秋風涼,中央紅軍遠征忙。星夜渡過於都河,古陂新田打勝仗。”這首詩就是當年中央紅軍夜渡于都河,踏上漫漫征途的真實寫照。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園紀念廣場中間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路線示意圖。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當年中央紅軍出發長征渡河舊址之一的于都縣城東門渡口。1934年10月18日,中央紅軍在東門渡口邁開了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渡過貢江。中央紅軍渡江時江面寬有600多米,水深1—3米,河上沒有橋,所以大部隊要過河就只有依靠架設浮橋。為了保證紅軍順利渡河,在中共贛南省委、省蘇維埃政府領導下,于都人民傾其所有,大力支援紅軍。沿河的老百姓都把家中的漁船全部捐獻出來,先後匯集了大小船隻800多條,有的用作架設浮橋,有的用作擺渡。據統計,在於都縣60華里的河段上共架設浮橋5座,先後架橋、拆橋15次。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渡江大橋在中央紅軍長征第一渡東門渡口下游500米處,橋梁全長818.18米,寬15米,2009年通車。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于都縣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如期完成減貧脫貧任務,以“零漏評、零錯退、滿意度贛州4個摘帽縣第一”的成績實現高品質摘帽。獲得全省組織創新獎,被列為全國首批脫貧攻堅交流基地。于都縣在農業産業上努力做到提質擴面,累計建成設施蔬菜基地面積4.5萬畝、露天蔬菜10萬畝。蔬菜産量超過50萬噸,臍橙總面積達16.4萬畝,高産油茶面積達19.2萬畝。富硒臍橙獲得“中國富硒好果”殊榮,富硒蔬菜、富硒大米、富硒茶葉、富硒臍橙等産品熱銷各地。圖為于都縣梓山鎮的産業基地溫控育苗大棚。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曾經的萬里長征起點于都如今已經發展的欣欣向榮。2020年,于都縣完成生産總值279.4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1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33342元,增長6.3%,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3037元,增長9.3%。
航拍于都體育中心全景。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航拍于都縣城全景。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