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訊(記者 楊佳 攝影報道)23日,“沿著高速看中國— —紅色之旅”活動一行前往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首倡地十八洞村。該村位於雙龍鎮西南,緊鄰吉茶高速、209和319國道,屬於高山溶岩地區,森林覆蓋面積達78%,生態環境優美。
記者乘坐的車輛行駛在蜿蜒曲折的公路上,不知繞了多少個彎,依舊看不到雲霧繚繞青山中的十八洞村。很難想像,過去沒有修通公路時進村的場景。
“過去沒路的時候。村裏家家戶戶都養豬,瘦的時候不捨得賣,養肥了也犯難,因為幾百斤的豬都需要人扛著架子運出大山。”十八洞村村經濟聯合社理事長龍書伍告訴中國網記者。
過去,進村路是3米的土路,9米的國道就是村民眼裏最寬的路。2014年,村裏對道路進行拓寬改造。2017年又進行了提質改造,建好了如今的雙車道的草沙路。
路通了,車輛進來了,遊客也進來了,大山裏的農特産也能運出去了,老百姓手裏的錢袋子就漸漸鼓起來了。
財富不會從天而降。種植煙草、獼猴桃、黃金茶、開發山泉水、生産特色臘肉、發展鄉村旅遊,十八洞村一直在努力嘗試拓展脫貧致富的産業面。
以獼猴桃産業為例。在十八洞村周邊的山野中,生長著不少的野生獼猴桃,具備産業發展的自然環境。經過市場調研,村裏決定與企業合作種植獼猴桃,同時引入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為技術支撐。
2017年,首批果樹挂果,産量達到108噸,國家補貼入股的貧困戶,僅此一項每人平均收入就達到了1000元。去年,獼猴桃産量突破千噸,村民收入提高到了1600元。
隨著,鄉村旅遊、山泉水等各産業的蓬勃發展,獼猴桃産業收入雖逐年穩步提高,但其收入佔比逐步下降,從開始的15%左右降到了如今的10%以下。
農産品、旅遊業轉化成為老百姓錢袋子的收入,最依賴的就是物流交通,其根本就是國家交通網路基礎建設。
記者在十八洞村走訪時,經常能看到村民家火爐上方吊挂的臘肉。村民告訴記者,過去沒有冰箱,熏制臘肉是保存食物的最好辦法,而且煙熏過的木質房屋也不容易被蟲蛀。
村民 屋內挂著一條條的臘肉,往往要熏制1-2個月的時間,售價60元一斤。村裏也在建設臘肉的生産廠,預計5-6月就能開始對外銷售了。龍書伍告訴中國網記者,預計年産量能達到30-40萬斤。未來,這又將是一筆流入村民錢袋子的收入。
“ 龍 ” 是十八洞村的大姓氏。龍書伍就是土生土長的十八洞村人,與村裏大多數青壯年勞動力一樣,他過去一直在外務工。
2013年,他在新聞聯播裏看到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十八洞村考察的新聞,就決定要回村發展。2014年元旦,龍書伍從迪拜回國回村參與家鄉的建設。如今,7年過去了,龍書伍看著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告訴記者,過去三分之二的外出務工者都像他一樣回到了十八洞村。
記者在村中精準坪廣場採訪龍書伍時,廣場上迎來了一批又一批的遊客。看著絡繹不絕的遊人,龍書伍對記者説,他對鄉村旅遊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在“沿著高速看中國— —紅色之旅”活動啟程前往下一站的路上,記者在懷化高速服務站的鄉村振興展銷館裏看到了十八洞村的黃金茶和十八洞酒。湖南高速集團懷化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付學問告訴記者,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特色農産品想要加入展示銷售的行列。
這一條路,打通了十八洞村發展的血脈,為脫貧攻堅之後的鄉村振興注入了更強勁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