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答中外記者問

發佈時間: 2021-03-07 15:43:39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趙娜

 

3月7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佳攝影

中國網3月7日訊(記者楊佳)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佈廳舉行“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記者會,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3月7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佳攝影

讓疫苗真正成為“人民的疫苗”

2021年3月7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兩會記者會上表示,疫苗是抗擊病毒的利器,是拯救生命的希望,應當服務全世界、造福全人類。

  王毅説,中國堅定秉持疫苗公共産品的“第一屬性”。我們率先承諾疫苗研發後作為全球公共産品,努力提高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中國堅定站在疫苗國際合作的“第一方陣”。我們已同10多個國家開展疫苗研發和生産合作,100多個國籍的10多萬志願者參與其中。17個中國疫苗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60多個國家授權使用中國疫苗。中國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正在得到各國廣泛認可。我們也願意同各國探討疫苗接種互認的可行性和操作方案。中國堅定擔當疫苗公平分配的“第一梯隊”。中國加入了世衛組織“新冠疫苗實施計劃”,承諾首批提供1000萬劑疫苗,明確用於發展中國家急需。中國已經並正在無償向69個有急需的發展中國家提供疫苗援助,同時向43個國家出口疫苗。我們還響應聯合國號召,向各國維和人員捐贈疫苗。我們也願意與國際奧會合作,向準備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們提供疫苗。希望中國疫苗能為全球抗疫帶來更多信心和希望。

  王毅表示,目前,全球已有多款疫苗上市,選擇哪種疫苗由各國自主決定。無論是中國疫苗,還是外國疫苗,只要安全可靠,就是好疫苗。我們反對搞“疫苗民族主義”,不接受製造“免疫鴻溝”,更抵制任何把疫苗合作政治化的企圖。我們期望所有具備能力的國家都能盡力向有需要的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提供疫苗,讓各國人民用得起、用得上,真正成為“人民的疫苗”。

3月7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佳攝影

新發展格局:動能更強、載重力更大的“中國快車”歡迎各國一路同行

2021年3月7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兩會記者會上談及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為世界帶來的影響。

王毅表示,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為了適應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需要,致力於提高自主發展能力,實現高品質發展,同時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更好貫通國內外兩大市場、連接進出口兩大通道。這將為世界各國提供更多發展機遇,開拓更大市場空間,迎來更廣闊合作前景。中國將以更好的營商環境、更高水準的開放,與各國一道,加快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形象點説,進入新發展階段的中國,好比是一列動能更強、載重力更大的“中國快車”,正在加快駛向新的目標,我們歡迎各國一路同行,共創繁榮。


3月7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佳攝影

中印應相互成就而不是相互消耗,加強合作而不是彼此防範

2021年3月7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兩會記者會上回答中印關係提問時表示,中印關係的實質是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如何和睦相處、共同發展振興的問題。

王毅説,作為毗鄰而居的兩大文明古國,作為當今世界10億人口級別的兩大新興經濟體,中印有著廣泛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潛力。雙方在國內都肩負著改善民生、加速發展的歷史使命,在國際上承載著維護髮展中國家共同利益、推進世界多極化進程的共同期待。中印國情相近也決定了雙方在許多重大問題上有著相同或類似的立場。因此,中印是朋友和夥伴,而不是威脅和對手。雙方應相互成就而不是相互消耗,加強合作而不是彼此防範。

 王毅表示,邊界爭議是歷史遺留問題,不是中印關係的全部,應當妥善管控,同時通過做大做強合作,為解決邊界問題創造有利條件。去年邊境地區發生的衝突是非曲直十分清楚,利害得失一目了然。事實再次證明,單方面製造對抗解決不了問題,重回和平談判才是正道。中方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邊界爭議的立場是明確的,維護自身主權權益的意志也是堅定的。雙方應鞏固已有共識,加強對話溝通,完善管控機制,共同維護好邊境地區的和平安寧。新的一年裏,希望印方與中方相向而行,切實把“互不構成威脅、互為發展機遇”的兩國領導人共識落到實處,為27億中印人民帶來更多福祉,為亞洲世紀的到來做出更大貢獻。

3月7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佳攝影


推動中美關係“辭舊迎新”,重回正軌

2021年3月7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舉行兩會記者會。有外國記者問,為穩定中美關係,中方有無可能在涉臺、涉疆、涉港等問題上作出讓步。

王毅表示,不干涉別國內政,是《聯合國憲章》的明確規定,是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包括中美在內,各國都應切實遵守。你剛才提到的很多問題,都是中國的內部事務。中國做得好不好,中國人民最有發言權;中國應該怎麼做,中國人民才是主人翁。同時,我們願在尊重國家主權前提下,與各方增信釋疑,講明事實真相。但我們絕不接受毫無根據的指責抹黑,絕不允許核心利益受到侵犯。長期以來,美國動輒打著所謂民主、人權旗號肆意干涉別國內政,在世界上製造了諸多麻煩,甚至成為動蕩戰亂的根源。美方應早日意識到這一點,否則這個世界仍將不得安寧。

王毅説,作為兩個社會制度不同的國家,中美之間有分歧有矛盾在所難免,關鍵是要通過坦誠溝通加以有效管控,防止戰略誤判,避免衝突對抗。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中美之間在利益交融中出現競爭並不奇怪,關鍵是要在公平公正基礎上良性競爭,既提升自我,又照亮對方,而不是相互攻擊、零和博弈。更重要的是,無論從兩國還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出發,合作,都應當成為中美雙方追求的主要目標。中美可以合作、需要合作的清單就放在我們面前,包括抗擊疫情、經濟復蘇、氣候變化等等,我們願本著開放態度與美方探討和深化合作。希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儘快解除迄今對中美合作設置的各種不合理限制,更不要再人為製造出新的障礙。

王毅表示,上個月中國農曆除夕當天,習近平主席應約同拜登總統通了電話。兩國元首就中美關係深入交換意見,為兩國關係重回正軌明確了努力方向。我們願與美方一道,全面落實這次重要通話的成果,共同推動中美關係“辭舊迎新”,實現健康穩定發展。


3月7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佳攝影 

 

繼續與各國團結合作,為徹底戰勝疫情不懈努力

2021年3月7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

王毅説,今年的記者會仍然是一場以視頻方式同大家見面的特殊記者會。中國雖然已經有效控制住疫情,但還有不少國家仍在同病毒奮勇抗爭。只要還有一個國家存在疫情,國際社會團結抗疫的努力就不應停止;只要還有一個人感染病毒,我們就都有責任向他伸出援手。團結就是力量,堅持就是勝利,曙光已在前頭。中國將會繼續與各國團結合作,為人類徹底戰勝疫情而不懈努力。


3月7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佳攝影 


落實“愛國者治港”,完全合憲合法,正當合理

2021年3月7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兩會記者會上應詢就全國人大將就完善香港特區選舉制度作出決定表明立場。

王毅表示,完善香港特區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既是推進“一國兩制”事業、保持香港長治久安的實際需要,也是憲法賦予全國人大的權力和責任,完全合憲合法,正當合理。放眼世界,無論在哪個國家,效忠自己的祖國都是公職人員以及競選公職的人必須遵守的基本政治倫理。在香港也一樣。香港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如果不愛國,談何愛港。愛港和愛國是完全一致的。

王毅説,香港在殖民統治時期,沒有任何民主可言。回歸24年來,沒有誰比中央政府更關心香港民主的發展,更希望香港保持繁榮穩定。香港由亂變治,完全符合各方利益,也將為維護香港居民的各項權利和外國投資者的合法利益提供更堅實的保障。我們有決心繼續堅持“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也有信心讓香港的明天越來越好。


3月7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佳攝影 

 

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和不可逾越的紅線

 

2021年3月7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兩會記者會上就美國涉臺政策表明嚴正立場。

  王毅説,對於台灣問題,我想強調三點:

  首先,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歷史和法理事實,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

  第二,海峽兩岸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大勢所趨,是中華民族的集體意志,不會改變,也不可能改變。中國政府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堅定不移,我們有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行徑。

  第三,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是不可逾越的紅線。中國政府在台灣問題上沒有妥協餘地,沒有退讓空間。我們敦促美國新一屆政府充分認識台灣問題的高度敏感性,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徹底改變上屆政府“越線”、“玩火”的危險做法,慎重和妥善處理涉臺問題。


3月7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佳攝影 


把“一帶一路”建設成各方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康莊大道

 

2021年3月7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兩會記者會上表示,去年以來,疫情給世界造成全方位衝擊。“一帶一路”合作沒有按下“暫停鍵”,反而逆風前行,取得新的成果,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

我們以“共商”為引領,成功召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級別視頻會及30多場專業會議,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我們以“共建”為方向,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産,重點項目沒有一例因疫情而停工,中巴經濟走廊、雅萬高鐵、中老鐵路、匈塞鐵路等項目進展良好,為當地穩經濟、惠民生做出重要貢獻。

我們以“共用”為重點,2020年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和貨物運量均創歷史新高,“陸海新通道”沿線運量同比倍增,有力保障了國際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

王毅表示,疫情阻礙了人員往來,但阻隔不了夥伴國家對共建“一帶一路”的投入和支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們努力打造“健康絲綢之路”,通過抗疫國際合作,使“一帶一路”成為名副其實的“生命通道”。我們搭建“數字絲綢之路”,積極建設“資訊走廊”,使“一帶一路”永遠線上。我們深耕“綠色絲綢之路”,加強綠色能源、綠色基建、綠色金融合作,使“一帶一路”成為全球低碳轉型和疫後綠色復蘇的重要引擎。

疫情深刻改變了世界,但各方對“一帶一路”的需求沒有改變,中方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決心更沒有改變。中國將通過構建新發展格局,為共建“一帶一路”提供更優路徑,為“一帶一路”合作夥伴帶來更多機遇。我們願同各方一道,確保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動能不減、韌性更強,把“一帶一路”建設成各方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康莊大道。



3月7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佳攝影 


中國共産黨是中國人民的主心骨,也是中國外交的定盤星。

2021年3月7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兩會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外交是黨領導下的人民外交事業。中國共産黨是中國人民的主心骨,也是中國外交的定盤星。

王毅説,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黨的這一初心使命決定了中國外交要履行的責任與擔當。珍視獨立自主、弘揚公平正義,黨的這些價值追求決定了中國外交要秉持的基本原則。堅持和平發展,謀求合作共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既是黨章和憲法的規定,也是中國外交要努力的道路和方向。

王毅表示,外交工作的重大決策和成就,都得益於黨中央的統攬全局、運籌帷幄。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寬廣的全球視野、從容的戰略定力、堅毅的責任擔當,創新外交理論實踐,擘畫外交發展藍圖,帶領中國始終站在歷史前進的正確方向。實踐已經證明,黨的領導是中國外交最大的政治優勢,是中國外交事業不斷走向勝利的根本保障。我們將一如既往堅持黨對外交工作的領導,全面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用黨的光榮傳統砥礪外交風骨,用黨的歷史經驗啟迪外交智慧,不斷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新局面。

 


聲明:中國網圖片庫()供本網專稿,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中國網圖片庫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諮詢電話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