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太再起航:“長五”送“嫦五”奔月 將攜月球樣本返回[組圖]

發佈時間: 2020-11-24 06:41:58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楊佳 | 責任編輯: 楊佳

 

    24日淩晨4時30分,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太發射場點火升空。中國網 楊佳 攝影



    中國網文昌11月24日訊(記者 楊佳) 24日淩晨4時30分,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太發射場點火升空,發動機發出巨大的轟鳴聲,尾焰照亮夜空,很快穿越雲層,經過2200多秒的飛行,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長征五號遙五火箭進入發射倒計時。 中國網 楊佳 攝影


    肩負“重”任的長五

    據了解,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重達8.2噸,是我國目前發射的重量最重的探測器。嫦娥五號探測器需要進入近地點200公里、遠地點41萬公里的地月轉移軌道,對火箭的運載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長征五號火箭第一總指揮、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李明華介紹説,“在長征火箭家族中,只有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可以將這麼重的載荷直接送入地月轉移軌道,這是對運載火箭能力的集中檢驗,也是對中國航太能力的最佳注解。”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是捆綁四個助推器的兩級半構型火箭,其芯級直徑為5米,採用液氫液氧發動機;助推器直徑3.35米,採用液氧煤油發動機。火箭全長為57米,起飛重量為854.5噸,起飛推力為1062噸,近地軌道最大運載能力為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軌道最大運載能力為14噸。“長五”是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完全採用無毒無污染推進劑,是我國目前研製規模和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太運輸系統工程。除探月三期工程外,還將用於發射空間站、下一代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等任務。

    此次發射是長征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六次發射,也是“長五”今年第三次執行發射任務。此前,在今年5月5日,長征五號B遙一火箭成功首飛;7月23日,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長征五號遙五火箭發射升空後穿越雲層。 中國網 楊佳 攝影


    嫦五將實現中國航太的四個首次

    此次由長征五號遙五火箭成功發射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任務是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這是我國航太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

    據中國探月工程的副總設計師于登雲介紹,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將有望實現中國航太史上的四個“首次”,首次自動在月球地表進行月球土壤的採集;首次在月球表面起飛;首次在距離地球38萬公里的月球軌道上完成對接與採集物品轉移;首次帶著月球土壤用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本月初,國際科學期刊《自然》(Nature)雜誌曾刊文介紹嫦娥五號任務,文章指出,如果任務成功,這將是繼60、70年代美蘇執行同類任務以來,再有月球物質返回地球。文中,德國明斯特大學的行星地質學家Carolyn van der Bogert評論説:從月球上返回樣本是一項重要的技術能力,將(月球探測)提升一個水準。

    嫦娥五號為中國探月工程第三期項目之一。三期工程“回”,目標是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並開展月球樣品地面分析研究。由嫦娥五號、六號任務組成;二期工程“落”,目標是實現月球軟著陸和月面巡視勘察等,由嫦娥二號、三號、四號任務組成;一期工程“繞”,目標是實現繞月探測,由嫦娥一號任務組成。

    據國家航太局網站近期公告顯示,嫦娥七號任務已經開展載荷競爭工作。公告稱,根據探月工程四期總體安排,嫦娥七號任務擬於2024年前後實現在月球南極著陸,開展極區環境與資源勘查。這也意味著中國探月第四期工程的腳步也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長征五號遙五火箭起飛瞬間。 中國網 楊佳 攝影


    中國探月工程歷次發射任務回顧:

嫦娥一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發射

嫦娥二號于2010年10月1日在西昌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發射

嫦娥三號于2013年12月2日在西昌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

嫦娥四號于2018年12月8日在西昌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

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嫦娥五號驗證飛行試驗)于2014年10月24日在西昌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發射

 

聲明:中國網圖片庫()供本網專稿,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中國網圖片庫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諮詢電話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