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要求切實保護和改善大運河生態環境,打造大運河綠色生態帶,編制大運河生態環境保護修復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為落實《綱要》要求,2019年4月,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會同有關部門和大運河沿線8省(市)共同開展《規劃》編制工作,歷經調研座談、專家諮詢、專題研討等環節,兩次徵求相關部委及沿線8省(市)意見,2020年8月3日,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發展改革委、林草局聯合印發《規劃》,為下一步開展大運河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提供了依據。
一、《規劃》主要內容
《規劃》共三部分9章。第一部分為第一、二章,主要內容為大運河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形勢和總體要求,總結了大運河文化帶生態環境保護的成績和基礎,分析了問題與壓力,明晰了機遇和責任;以《綱要》劃分大運河文化帶的核心區、拓展區和輻射區作為規劃範圍,提出總體目標、階段性目標和9項指標。
第二部分為第三章至第八章,明確了6個方面的重點任務。一是強化生態空間保護與用途管制。發揮各級國土空間規劃的指導約束作用,構建“一軸、五片、多核、多點”的整體生態空間格局,加強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實施差異化國土空間用途管制。二是建設綠色生態廊道。推進濱河生態屏障和濱水生態空間建設,開展國土空間綜合整治,建設公共綠地與景觀廊道。三是保護修復自然生態系統。實施林草、河湖、濕地等自然生態系統修復;加強水資源保護,保障河湖生態流量(水位),推進華北地區地下水超採治理;加強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預防與治理;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四是強化流域水污染防治。全面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深入推進城鎮、工業、農村和船舶港口水污染防治工作。五是積極防範環境污染風險。加強環境風險評估,強化工業園區環境風險管控以及船舶污染應急能力建設,提升大運河突發水環境事件省際聯防聯控和應急處置能力。六是推進環境治理現代化建設。強化生態環境源頭預防,加強生態環境監測評估與管理,加強環境執法機制和能力建設。
第三部分為第九章,從加強組織協調、健全市場機制、強化科技支撐、加強監督管理、弘揚生態文化、實施重點工程等六個方面提出推進規劃實施的保障措施。
二、《規劃》四大亮點
(一)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黨的十九大報告、《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等重要文件均明確提出,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規劃》深入貫徹這一要求,一是把空間管控放到突出位置,要求充分發揮各級國土空間規劃的指導約束作用,通過科學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嚴格大運河岸線生態空間準入。二是嚴格生態空間保護,明確大運河岸線2000米核心監控區範圍內,嚴禁佔用生態空間新建擴建高風險、高污染、高耗水産業和不利於生態環境保護的工礦企業,以及不符合相關規劃的碼頭工程。三是要求遵循自然規律,延續大運河各河段景觀風貌特色,採取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相結合的方式,恢復與重建核心區破碎化且生態功能退化嚴重的林草生態系統;開展退田(圩)還湖(河)、生態補水等保護修復,推進河湖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修復退化的濕地生態系統,提升五大片區的濕地連通性,增強濕地自凈能力,促進濕地生態系統的自然恢復進程。
(二)堅持系統治理,整體保護。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要從系統工程和全局角度尋求新的治理之道;治理好水污染、保護好水環境,就需要全面統籌左右岸、上下游、陸上水上、地表地下、河流海洋、水生態水資源、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達到系統治理的最佳效果。《規劃》牢固樹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念,綜合考慮大運河生態系統整體性和流域系統性,統籌謀劃大運河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的各項任務。一是突出大運河文化屬性和綜合功能,構建形成區域聯動整體的生態空間格局。二是以保護修復生態環境為核心,統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格局、城鎮空間佈局、産業結構調整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推進分類施策,謀劃分步實施。三是統籌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系統推進工業、農業、生活、航運污染治理,河湖生態流量保障,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和風險防控等任務。
(三)堅持生態環境保護修復與文化帶建設統籌推進。文化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的重要內容,必須統籌推進。一方面,優美的生態環境是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堅實基礎,《規劃》要求嚴格保護大運河文化遺産河段及遺産點的空間形態,將大運河文物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嚴格控制大運河沿線地區景區景點、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特色小鎮等周邊生態空間佔用,對文化帶的建設形成有力支撐。另一方面,先進文化可以引領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轉變、從根本上解決生態環境問題,《規劃》要求挖掘提煉展示大運河沿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生態理念和智慧,加強生態文化宣傳推廣,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生態環境保護修復體驗和實踐活動,不斷增強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引導和動員社會各界積極踐行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使得保護環境逐漸成為每個人自覺的社會責任。
(四)堅持與其他規劃統籌銜接,協同實施。大運河流經北京、天津、河北、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南等8省(市),連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與多個區域、流域的相關規劃都有交叉重疊,特別需要統籌銜接、協同推進。為此,《規劃》在編制過程中,充分結合“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落實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著力構建城市群、城市間、城鎮內部綠色空間格局和水系連通生態安全保障格局。注重與《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等規劃相銜接,一手抓污染減排、環境治理和源頭防控,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品質;一手抓生態保護修復,強化國土空間管控,推動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努力擴大生態空間和生態容量,最終實現大運河生態環境品質的全面提升。
(作者: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 魏明海、馬樂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