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故事】從北京到黑龍江的他 幾乎成了土生土長黑土地人

發佈時間: 2020-09-01 15:32:20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楊楠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平凡而艱辛的扶貧路,不是驚天動地的偉業,卻需要帶著責任和真情,秉承“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核心價值觀,有一份熱發一份光,用自己的點滴奉獻,點燃貧困家庭的希望之火。
 

白雲、藍天、黑土地,對闊別三年的程俊強來説,窗外的場景是如此熟悉又不同,通往太平村的道路筆直平坦,一下車,村民們就圍了過來,大家爭相拉著程俊強的手,久久不願放開。2015年8月中國移動選派優秀青年幹部程俊強到太平村擔任第一書記,兩年的時光,這個沒有基層農村工作經驗的博士,用智慧和奉獻譜寫了一曲山村巨變的華美樂章。中國網記者  楊楠攝影

再次走在太平村開闊而平坦的水泥路上,程俊強腦子裏泛起兩年前剛入村到任的第一天,他灌滿泥水的運動鞋。趕上連雨天,年久失修的村路就會泥濘不堪,道路異常難行。“出行難”成了制約太平村發展的難題之一。“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成了他對這裡第一印象。解決村路問題,他和村兩委積極向樺南鎮申報得到鎮裏的大力支援,又找到時任副縣長的中國移動挂職扶貧幹部孟昭君,在孟縣長的大力支援下,終於修成2.25公里水泥路、7.3公里路邊溝、2公里農田砂石路、31盞太陽能路燈,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産生活條件。圖為2017年4月,程俊強和村民一起清理村路邊溝垃圾。

在程俊強的倡導下,村裏建起了1200平米的文化廣場,村民們閒暇時光的生活內容也豐富起來了。中國網記者  楊楠攝影

作為通信專業的工學博士,程俊強深知資訊化對農村全面發展的重要性。他積極發揮公司網路優勢,在太平村大力推進資訊化扶貧,為太平村未來的發展修建了“資訊高速公路”。兩年間,他協調投資80余萬元修建了移動基站,在樺南縣率先實施移動光纖寬頻進村,併為全村辦理了集團業務,大大節約了老百姓的通信費用;協調縣裏建設了電子商務進農村服務站;建設了新廣播系統;爭取17萬元建設包括文化活動室、圖書室等的村級綜合文化服務示範中心。”中國網記者  楊楠攝影

扶貧的關鍵在扶志、扶智。村民張秀華常年臥病在床,家境十分貧寒,兒子趙文慧也因此打算輟學。得知這一情況後,程俊強立刻對趙文慧進行動員,鼓勵他回到校園,靠知識改變命運。趙文慧原先比較內向,不太與人交流,程俊強便經常與其下象棋溝通,很快,程俊強便成了他的知心叔叔。程俊強還多次給他輔導功課、鼓勵他,聯繫所在中學領導和班主任,在學校的協助下幫孩子落實了助學政策。在程俊強的努力下,趙文慧逐漸變得開朗、樂觀,學習成績有了穩步提高,考試成績穩定排在了班級前列。2019年,趙文慧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當地最好的高中樺南縣一中。

在了解到張秀華雖臥病在床,但仍然堅持趴在床上製作小手工藝品後,程俊強找到縣鎮各級部門的相關領導,抓住各種機會宣傳推薦關於張秀華身殘志堅的故事,積極聯繫各界愛心人士不斷購買手工藝品,協調駐村工作隊將她的手工藝品拿到樺南商洽會義賣,給她家庭帶來了一定的收入。中國網記者  楊楠攝影

路過村民郭玉珍的家門口時,老兩口緊緊抓住了程俊強的手,邀請他到院裏參觀自己的新房。中國網記者  楊楠攝影

2015年,程俊強剛到太平村時,郭玉珍老兩口住的房子年久失修成了危房,程俊強憂心忡忡,下定決心幫其申請補貼建設新房。“現在房子蓋好啦,花了3萬多,政府補貼了3萬多,自己基本沒花錢,真的要感謝程書記啊!”

郭玉珍還帶程俊強參觀了自己屋後的菜園子,“後院這片地的菜都是我們家種的,自己吃不完,會拿到縣裏賣。”中國網記者  楊楠攝影

聊到自家蔬菜情況時,郭玉珍還順手拔了幾顆白菜和胡蘿蔔,臨走時,執意要讓程俊強帶著,讓他再嘗一嘗村裏的“味道”。中國網記者  楊楠攝影

賈波患有視神經萎縮,視力存有障礙,行動不便,之前家裏生活條件也比較拮據。程俊強特意幫助他申請提高低保額度。“跑了好幾趟才給辦下來的,不光給我辦了,還有村裏20多戶困難戶,也都給辦了,説了多少話,跑了多少次,我們都看在眼裏,記在心上啦”賈波提到低保問題連連跟程俊強説讓他放心,別惦記。“現在都好起來了,你看看這房子,這院子。”中國網記者  楊楠攝影

程俊強到任後,太平村先後被評為佳木斯市級文明村,樺南縣先進基層黨組織,樺南鎮農村綜合考核、美麗鄉村建設、脫貧攻堅工作、信訪維穩工作等各類先進集體。他個人被評為樺南鎮優秀黨支部書記、樺南縣扶貧攻堅優秀第一書記。臨別時,在村口遇見了他曾經輔導作業的孩子。孩子們都長大了,太平村也已于2018年12月脫貧。中國網記者  楊楠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