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曉剛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一聲聲誠摯的邀請,一句句感人至深的話語,這是大通、湟中、湟源一個個鄉鎮黨委書記的肺腑之言——
“歡迎到我們鄉上來,看看我們的脫貧成效,了解我們的旅遊産業,體驗一下我們的新産品,感受一下我們的新農村!”
“歡迎到我們鄉上來,我們摘了貧困帽子,腰桿挺直了,幹事業的勁頭比以前更足了!”
“歡迎到我們鄉上來,以前不敢讓你們來,是心裏沒底氣。現在鄉上的變化一天一個樣,歡迎你們來多看看、多走走!”
我們鄉的旅遊越來越火爆
“西寧晚報發起的這個活動我們很高興。脫貧攻堅的路上,所有人都是參與者、親歷者,也應該是見證者。歡迎記者朋友們來鄉上看看我們鄉上的新變化。”大通朔北藏族鄉黨委書記黃玉珍向我們發出了誠摯的邀請。
8月的大通,風景如畫,借著鄉村旅遊的東風,大通縣邊麻溝花海迎來了今年第一波遊客。火紅的玫瑰、絢麗的薰衣草、金色的金盞花,玫紅的芍藥,一片連著一片,在整個山頭蔓延開來,景區周邊的農家樂也忙得不亦樂乎,大家都在忙著招呼來往的遊客。
朔北藏族鄉依託本地生態資源,大力發展全域旅遊,2018年底實現全鄉整體脫貧,2019年每人平均支配收入達到14640.75元。如今,鄉村旅遊已經帶動發展農家院90余家,吸納350余名貧困戶在産業園和農家院打工,貧困戶年均增加收入3000余元。
這場脫貧攻堅戰讓黃玉珍感受很深:“脫貧了,有了自己的産業,村民腰包鼓了,日子越來越好了,我們的腰桿也挺直了。如今的朔北藏族鄉摘掉了貧困帽子,村民收入節節攀升,借著晚報的活動,我們歡迎大家來鄉上看看脫貧攻堅成果,了解一下大通的旅遊産業,感受一番鄉村旅遊的樂趣。”
窮山溝也能闖出金字招牌
“連日來,我一直關注著《西寧晚報》開展的‘走,到脫貧戶家裏去’大型活動,這種接地氣的活動我們非常歡迎!”湟中縣李家山鎮黨委書記杜軍熱情而又激動,“非常歡迎你們到我們鄉上來多走走、多看看,了解一下我們的村集體經濟,看看我們的扶貧車間,看看我們熱火朝天的新農村建設。”
他説,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李家山鎮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重要引擎,去年以來,漢水溝饃饃走出窮山溝,一路暢銷到了西寧市場。一時間李家山鎮“漢水溝”成了一個家喻戶曉的品牌,一個從農村摸爬滾打出來的原生態品牌。
杜軍向記者發出邀請:“今年,我們期待著你們到鄉上來,來看看我們的馬鈴薯加工廠和鄉村産業,到時候希望通過你們的鏡頭和紙筆將這些好消息帶給全省人民。”
來鄉上感受一下農村新變化
“歡迎你們到我們鄉上來,感受一下新農村的變化。”
一望無際的麥田一浪高過一浪,特色種植的荷蘭豆、青蒜苗、馬鈴薯等經濟作物長勢良好,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湟源縣寺寨鄉黨委書記王海珍看在眼裏喜上眉梢:“如今,湟源縣寺寨鄉積極推進“一村一品”,13個行政村,村村有特色,四大特色農産品種植基地成了一大亮點,農民收入達到種植傳統作物的三到四倍。”
他説,歡迎你們到寺寨鄉來,這裡的特色種植業讓百姓有了新絲路,換了種新活法,請你們一定來親眼見證一下他們的幸福生活!
漫山遍野的鮮花帶動了富民經濟,引來了天南地北的遊客觀光,唇齒留香的漢水溝饃饃烙著勤勞的印記闖出了一個金字招牌,特色種植業讓農民收入翻了幾番……靠著一條旅遊産業、一個饃饃品牌、特色種植業,一個個鄉鎮走出了一條條不尋常的脫貧之路。
為了書記鄉長們那一聲聲誠摯的邀請,晚報記者將走進各鄉鎮,趁陽光正好,風兒拂面,走進每一個鄉,每一個村,去找尋那一張張幸福的笑臉,去傾聽他們謀劃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