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笑起來真好看】你看,採桑的傈僳姑娘笑得多甜

發佈時間: 2020-08-14 10:54:07 | 來源: 雲南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楊楠

七月,踩著陽光走進白龍潭,鬱鬱蔥蔥的桑樹在路兩邊安營布陣,穿著美麗的少數民族服飾的傈僳族兒女頂著日頭忙碌在碧綠的桑田間,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仿佛“蠶花娘子”從童話裏步入凡塵。

傈僳姑娘採桑忙。

曾經的白龍潭屬於“四無”山區

白龍潭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祥雲縣祥城鎮存德村的一個自然村,位於祥雲縣、彌渡縣、大理市“兩縣一市”交界處,是傈僳族聚居村落。全村有69戶276人,其中有傈僳族224人,佔81%,有建檔立卡貧困戶8戶21人。

全村共發展桑園700多畝。

雖然距鎮政府所在地只有15公里,但白龍潭四面環山,是典型的無區位優勢、無資源優勢、無交通優勢、無産業優勢的“四無”山區。“雨天一腳泥,晴天一身灰;辛苦半輩子,難進城一次”是早些年白龍潭自然村的真實寫照。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存德村黨總支堅持“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的工作理念,找準白龍潭自然村經濟社會發展滯後的“病症”,把脈開方,精準施策。

蠶桑織就致富路。

打造“一村一品”蠶桑村

“以前發展過烤煙、特色水果、中藥材等各種産業,但因為乾旱缺水,産業效益偏低,相比較而言,桑樹對生長條件要求不高,産業效益比較好。”存德村黨總支書記李躍昌介紹,村“兩委”把蠶桑作為白龍潭自然村的支柱産業加以培植,不斷在規模上和技術上做文章,在品質上樹品牌,把白龍潭自然村打造成“一村一品”蠶桑村。

通過栽桑、養蠶,村民過上幸福的日子。

到目前為止,全村共發展桑園700多畝,有栽桑養蠶戶64戶,年養蠶600多張,年産值達280萬元左右。其中有7戶建檔立卡戶,戶均栽桑3畝多,年增收14000元左右。

傈僳族婦女頂著日頭忙碌在碧綠的桑田間。

“我一個人養著3張蠶,鄉親們一有空就來幫我幹活。”建檔立卡貧困戶谷永存和女兒相依為命,曾經的日子過著窮苦。如今,在黨和國家扶貧政策的支援下,在鄉親們的幫助下,她家于2017年脫了貧,住上了新房子,女兒也大學畢業了。對比今昔,想到自己享受到的扶持和幫助,谷永存感動得熱淚盈眶。

通過栽桑、養蠶,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隨著水、電、路、訊、住房和環境改善“六大扶貧惠民工程”的實施,和蠶桑産業這根致富“頂梁柱”的發展,白龍潭自然村路好走了、用水方便了、村莊變美了,村民更團結了,鄰里更和諧了。村裏的男人們一大早把桑葉採回來,就近就地去務工;漂亮的“蠶花娘子”們,喂完自家的蠶,就幫著缺乏勞動力的鄉親們採桑葉、喂蠶。做完活計後,大家一起吹著蘆笙、跳著舞,整個村子仿佛一個溫暖和諧的大家庭,幸福的笑容綻放在每個村民的臉上。

雲南網記者 期俊軍 通訊員 楊麗芳 攝影報道

聲明:中國網圖片庫()供本網專稿,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中國網圖片庫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諮詢電話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