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視網訊(記者 楊銳 劉昶希)7月14日,雲視網記者走進怒江州福貢縣,探訪阿路底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直過民族人民的脫貧新生活。看到了福貢直過民族脫貧攻堅的“十八般武藝”——傳統工藝織布、現代工藝製作民族服飾、棒球製作、直播帶貨、開農家樂、草果種植、蜂蜜野生菌古樹茶等土特産採集……都成為了當地幹部群眾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走向小康生活的“利器”。
“搬得出、穩得住”,阿路底村開啟全新幸福生活
福貢縣隸屬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有傈僳族、怒族、白族、納西族等20個少數民族,其中怒族和傈僳族屬於“直過民族”。阿路底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是“直過民族”傈僳族一個村小組整組搬遷安置點,71戶人家集體搬遷並在此生活了兩年多。
為使易地搬遷扶貧安置點的群眾“搬得出、穩得住”,在阿路底村搬遷安置點中,當地政府開展了有組織的社區管理和配套服務,就近建立了多個特色扶貧車間,如傈僳族服裝製造、布料紡織、手工棒球、壘球製造等,由村裏的傈僳族致富帶頭人帶領大家參與生産工作,沒有出去務工的村民都能在這裡工作,每個月能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扶貧車間不僅解決了當地部分勞動力過剩問題,通過車間崗位向殘疾人士傾斜的政策,還為當地貧困殘疾人增加了收入來源,減輕了生活負擔。此外,當地社區還實行以公益勞動積分兌換生活物資的特色管理制度,有效引導搬遷群眾形成自律、和諧的民風環境。
同時,在阿路底村扶貧安置點中還配備了農貿市場、學校、醫務室、文化活動場地等,當地群眾實現了就近就業就醫就學。社區中自發形成的週末集市,囊括了當地群眾生活所需和各類特色産品,極大便利了當地群眾的生活。每天晚上,當地群眾還會自發地在文化廣場組織傈僳族歌舞活動,為社區生活增添了一抹色彩。
多産業齊頭並進,電子商務走進脫貧一線
福貢縣的草果種植由來已久,草果也已成為當地輸出的一大特色農副産品。福貢生産的草果一改傳統的煙熏致幹方式,採用新型烘乾技術,使出産草果具有色澤紅潤、味道濃郁等特點,也成為福貢草果的一大市場競爭優勢。此外,福貢還盛産百花蜂蜜、赤松茸、老樹茶等農産品,多種特色産品的輸出也為當地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益。
記者看到,鹿馬登鄉赤灑底村電子商務中心就近設置於扶貧搬遷安置點的社區中,當地主播正在進行農特産品的直播銷售,通過新型電子商務手段,讓特色産品走出大山,展現給廣大網民,推送向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