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駐地現場新變化:引領垃圾分類新風 還有核酸檢測採樣點[組圖]

發佈時間: 2020-05-20 09:29:11 | 來源: 北京日報 | 作者: 祁夢竹 范俊生 | 責任編輯: 倫曉璇

全國兩會即將開幕,今年有哪些新變化?記者帶您率先直擊現場!

視頻採訪室準備就緒

今天(5月1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北京代表團駐地北京會議中心內,視頻採訪室準備就緒,工作人員在進行設備調試。根據大會要求,今年媒體主要通過網路、視頻、書面等方式進行採訪,在代表駐地設立視頻採訪室,為代表接受採訪提供便利。

 一次性用品消失 全國兩會駐地引領垃圾分類新風

樓門前擺放的四色垃圾桶、宣傳引導標識隨處可見、一次性用品“消失”……在全國兩會駐地,一個個這樣的新變化提示著大家,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已經實施,兩會駐地正帶頭踐行,引領垃圾分類和減量新風。

北京會議中心駐地從去年8月起就開始推行分類措施。北京會議中心垃圾管理辦公室主任劉繼東介紹,此次全國兩會,客房內不再向入住人員提供一次性用品(包括一次性牙刷、拖鞋、牙膏、香皂、浴液、梳子);會議區設置分類垃圾桶,張貼垃圾分類宣傳海報,並減少一次性垃圾袋、紙杯、杯墊的使用。

記者在客房發現,每個房間內都擺放了一本《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指導手冊》,並分別放置“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兩個垃圾桶。為了收集可能産生的廚余垃圾,房間內還放了一個透明小盒子,用於盛放果核、果皮、茶葉殘渣等垃圾。

對於廚余垃圾的處理,會議中心從“減量”開始做起。餐廳內墻壁張貼了許多宣傳海報,倡導大家踐行“光碟行動”。劉繼東説,北會餐廳還充分利用食品原材料,對食材邊角料和剩餘的半成品進行加工利用,減少食材浪費。比如,原來扔掉的西藍花的菜根,我們削皮後腌製成小菜;豆漿製作中産生的豆渣,放入玉米、麵粉、牛奶等深加工,做成可口的小饅頭,經過實踐,這些都深受客人喜歡。

為做好廚余垃圾就地處理,會議中心籌備建設了垃圾分類處理站,配備2台垃圾收運車,成立垃圾收運班組,負責垃圾分類及處理站的日常運營工作。同時採購2套好氧發酵工藝的餐廚垃圾處理設備,進行無害化處理。目前,餐廚垃圾處理設備已經投入使用,餐廚垃圾量減少93%左右。

據介紹,北京會議中心是本市社會單位垃圾分類試點,在垃圾無害化處理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探索。劉繼東介紹,北會正與社會企業合作,探索將廚余垃圾處理後的殘渣,製成土壤改良劑,作為底肥用以養花、種草。從去年9月底至今年4月底,北會共收集廢油脂4.05噸,經過有專業資質的第三方公司處理後,加工産生生物柴油0.8噸。

設核酸檢測採樣點話筒車輛均消毒

此外,在北京飯店駐地,入口設置了體溫檢測、安全檢查,同時配備了防疫人員。

駐地餐廳每個餐桌均設置了一個椅子。同時,餐廳外放置了一次性手套、測溫槍、口罩自封袋等防護用品。此外,還有《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的冊子。

  會議室的話筒、保障車輛等也都進行了消毒,保障車輛的司機也都戴著口罩。

在北京飯店駐地,還貼著“防冠戰役、徹底消毒”“眾志成城,共抗病毒”“疫情防控要堅持全國一盤棋”等標語。

在北京會議中心駐地,還有核酸檢測採樣點。在採樣點外還設置了一個牌子,解釋了“什麼是核酸檢測”等問題。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部分綜合《北京新聞》

記者:祁夢竹 范俊生 攝影 武亦彬

聲明:中國網圖片庫()供本網專稿,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中國網圖片庫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諮詢電話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