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仁:儘快加強我國一流大學與科研院所在重大傳染病防控方面的作用

發佈時間: 2020-03-20 10:00:10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楊楠

張敬仁,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醫學院PI(教學科研系列獨立研究員),副院長 

張敬仁實驗室主要研究急性肺炎發病的分子機制。急性肺炎是當今世界範圍內導致兒童和老人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其主要病原體包括肺炎鏈球菌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 pneumoniae)等。 儘管人體肺臟的天然免疫系統(如補體 、吞噬性白細胞、抗菌肽等)能夠成功發現和清除非致病菌,但是無法徹底清除引起肺炎的病原體。因此,病原體在肺臟成功逃逸宿主天然免疫監控以及由此導致的細菌繁殖是導致急性肺炎的主要根源,但是目前在國際範圍內對急性肺炎發病的分子機制缺乏理解。值得一提的是,日益增強的細菌耐藥已經使過去用於治療急性肺炎的許多抗生素不再有效。我們實驗室目前的主要科學問題包括:1) 病原體依賴那些自身的基因及其相關功能來達到逃逸宿主天然免疫監控的目的;2) 人體的那些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能夠成功清除非致病菌,卻容忍致病菌的生存與繁殖;3)肺炎病原體通過那些途徑逃逸宿主天然免疫系統監控。解決這些重大科學問題將為急性肺炎的精準診斷、治療和預防提供分子靶標與思路。 


目前,需要儘快加強我國一流大學與科研院所在重大傳染病防控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重大傳染病病原體的研究都需要生物安全三級(P3)和四級(P4)實驗室防護設施。P3實驗室設施用於儲存和操作引起人類和動物烈性傳染病的病原體。需要在P3設施操作的病原體都具有高傳染性和致病性,但是目前對這些病原體導致的疾病已經具備一定的治療或預防手段。P3級別的病原體包括:結核分枝桿菌(結核病)、鼠疫桿菌(鼠疫)、炭疽桿菌(炭疽)、布氏桿菌(布氏桿菌病)、HIV(艾滋病)、SARS 病毒(非典型性肺炎)等。與P3水準的病原體相比,需要P4實驗室的病原體所導致的疾病致死率高且目前缺乏任何有效防控技術。這類病原體包括:出血熱病毒、埃博拉病毒、馬爾堡病毒、天花病毒等。P3和P4實驗室的主要目的是:保護操作人員健康和防止烈性病原體洩露。P3和P4實驗室的建設需要政府和相關專業部門的審批才能建設和運作。

我國在SARS以來先後建立了近30個P3實驗室和兩個P4實驗室。P4實驗室分別設在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人類病原體)和哈爾濱首醫研究所(動物病原體)。P3實驗室主要集中在國家和地方疾控中心。由於疾控中心功能與人才儲備的限制,這些設施對提升我國在新型傳染病的防控實力方面的貢獻微弱。我國的生物醫學基礎研究的高端人才主要集中在一流大學和科研院所,但是只有幾個設在大學和研究機構(如復旦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等)。絕大多數是借SARS 的“東風”建起來的。過去10年來我國新建的P3實驗室屈指可數。北京聚集了我國最著名的大學和國際一流的生物醫學科研人才,但是北京的高校卻沒有一個具有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相比之下,美國的所有醫學院都至少有一個P3實驗室平臺。

我國P3平臺稀少的主要原因是大家普遍對這類設施缺乏合理和科學的認識。在平臺建設的審批標準方面過分強調它們在病原體洩露方面的風險和潛在的負面效應。在這個背景下,這類設施建設的門檻過高,審批手續過於繁瑣,建設和運作的代價昂貴等。 

建議對大眾和相關的管理人員普及生物安全相關的科學知識,對高級生物安全設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足夠的認識。在實踐方面,參考美國等發達國家在這類設施的建設和運作管理機制,合理調整我國目前在P3實驗室設施建設和運作方面的政策。在保障設施安全運作的基礎上,在我國一流大學建設一批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P3實驗室平臺。通過對烈性病原體的基礎研究及其防治技術的提升,才能讓“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領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也是國之重器”。



 

 

 

 

 


 


聲明:中國網圖片庫()供本網專稿,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中國網圖片庫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諮詢電話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