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爽哥大演講:以人文堅守給演算法注入人的細膩、深刻和溫度

發佈時間: 2019-04-22 14:19:47 | 來源: 鳳凰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楊丹

【編者按:“與世界對話”,看似不可能的一句話,成為了鳳凰網的初心與堅守。從舉辦三年、座無虛席的“鳳凰網國際論壇:與世界對話”活動,到2019年由鳳凰網國際智庫全新推出的“與世界對話海外中國論壇季”,“與世界對話”已成為國際視野、中華情懷的最佳代名詞。鳳凰網以聯合主辦方的身份參與“2019牛津鳳凰網中英國際論壇”,以媒體戰略合作媒體身份參與“第22屆哈佛中國論壇”,以媒體合作方身份參與2019賓大沃頓中美峰會、哥大中國展望論壇、UIUC創新發展論壇、密歇根中國論壇、中加青年商業論壇、中美加創新峰會,“與世界對話”這一充滿情懷與擔當的品牌欄目已在世界各地留下足跡。

在2019年4月20日的哥大中國展望論壇上,鳳凰網CEO劉爽現場進行了主旨演講,鳳凰網作為論壇媒體合作方進行全程報道。劉爽認為,鳳凰網不會一味迎合人性的弱點,從而失去對內容價值的信仰。我們不會聲稱演算法沒有價值觀,就放棄對媒體理想的擁抱。我們不會因為網路世界低俗化的趨勢,就放棄對文明世界的追求。在社交媒體和AI驅動資訊流的顛覆下,媒體責任依然重如泰山深,我們必須對肩負的使命心存謙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以下為劉爽論壇發言內容精編: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早上好,非常榮幸在春光明媚的春天來到紐約,來到哥大。27年前我申請來美國的法學院讀書時,哥大也是我優先的選擇,但杜克給了我全額獎學金。在那個年代,如果沒有獎學金,中國學生很難獲得美國簽證,所以很遺憾,今天我不能以校友的身份站在這個講堂,也因此我懷著更加謙卑之心,來這裡分享今天的主題。

隨著30年來中美關係的巨大變化,經濟和社會的消長,今天赴美的中國留學生有獎學金而來求學的比例反而是少數了。中國的媒體也在過去30年經歷了巨變,在今天這個輕鬆的週末,我不想引用那些枯燥的數據和理論,僅僅舉幾個事例。上周曾經的中國春節聯歡晚會總導演黃一鶴先生逝世,在一篇悼念他的文章裏,我注意到一個細節。1983年第一屆春晚,為邀請一位港臺明星張明敏,專門請示了主管部門,讓有關方向如臨大敵。那是港臺明星第一次以直播形式參加大陸的春節聯歡晚會。在今天,別説春晚,任何一個大型綜藝晚會,如果沒有幾個港臺明星助陣,那還能是晚會嗎?還記得80年代我們上大學那會,晚上宿舍熄燈後,大家人手一台短波收音機,收聽外媒的報道,獲取稀缺的資訊。今天短波收音機早已消失,根本不用翻墻,即便在微信、微網志裏,各種各樣的資訊、話題無所不有,當然也魚龍混雜、真假難辨。記得在本世紀初2002年時流行過一種説法,就是渠道為王。當時如果能盤下一張報紙一個雜誌一個電視臺的時段,承包欄目,制播分離,那是非常牛的事情。但現在渠道早已氾濫,人人都能開號,都可以成為自媒體。一個大V號的粉絲數、閱讀數,可能超過一個省級機構媒體,甚至全國級機構媒體。這是一個人人可以出版,人人可以當記者當總編輯的時代。

一、社交媒體對新聞傳播的顛覆

跟全球的變化規律一樣,中國媒體也出現了兩個陣營的此消彼長。一個是傳統媒體,報業很不景氣,很多報紙已經停刊。除了中央電視臺和個別的省級衛視,整體電視臺的收入和收視,也遭遇了極大挑戰。門戶網站也一樣,已經是夕陽産業。而另一邊,新興媒體,尤其是社交媒體正在蓬勃發展。微網志顛覆了言論的空間,微信改變了熟人間的社交,今日頭條代表的資訊流徹底推動了去中心化的資訊發佈方式,抖音代表的娛樂APP,真正把娛樂至死,消遣至上推向了極致,顛覆了內容的消費。在飛紐約的飛機上,我看到FB上的一篇報道,説前天印度政府因為涉及情色等違規內容,決定把抖音從Google和蘋果商店下架。這真是歷史的輪迴,百年前清政府為了拒絕鴉片在中國的傾銷,引發了鴉片戰爭。百年後我們中國的娛樂上癮産品,因為內容問題,在海外受到了抵制。這肯定不會引發戰爭,但最後訴的訟結果,值得我們媒體人拭目以待。

在中國的新媒體中出現了幾個有意思的趨勢,一個就是網易為代表的“無跟帖,不新聞”,很多網民看新聞除了標題就是看各色各樣讓人捧腹的跟帖,有人戲稱為“爬樓”。還有“無社交,不閱讀”,現在大家看書看文章,都關注有多少好友看過,什麼時候有什麼人在朋友圈曬過。很多熱點的報道之後,必然跟隨一個民調,熱點事件民意能瞬間呈現,當然一不留神,也會形成民粹綁架決策,川普的冒出,英國的脫歐,也許就是網路助推民粹的極致,這是政治家必須面對的,謔稱“無民調,不熱點”。當然還有在自媒體中風行的“無爭議,不策劃”,以咪蒙為代表,篇篇爆款文章都引起了社會廣泛的議論和爭議,當然被關閉也是嚴格監管下必然的宿命。

在這些喧囂背後,還有一個趨勢值得注意,就是“假新聞,後真相”。這兩個詞分別被兩大英文詞典列為年度關鍵詞,反映了網路上各種謠言、假新聞被社交媒體廣為傳播,後續又被專業媒體證偽的亂象。“假新聞,後真相”的背後是中國媒體生態的分野,與傳統媒體嚴格監管、嚴肅嚴謹、正能量、政治正確的生態不同,中國的社交媒體呈現出境內外各種資訊無所不有,話題沒有禁忌,真假消息難辨,甚至充斥著謠言,野蠻生長的複雜狀態。雖然有關鍵詞遮罩,人工智慧對圖像審核等等監管辦法,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監管永遠和技術手段在賽跑。一方面,我們要剔除謠言。另一方面,為什麼謠言有市場,為什麼人們明知很可能是謠言,還願意去閱讀傳播,甚至相信?這是給監管者提出的問題,也值得我們每一個新聞從業者拷問自己。回歸捍衛新聞的真實,增加報道的透明度,重塑主流媒體的公信力,這才是讓謠言沒有市場的正道。如果我們沒有真相,又如何追求真理?在這方面,中國的媒體人依然任重道遠。

  二、AI驅動的資訊流時代的人文堅守

顛覆傳統媒體的第二股力量,則是人工智慧支援的資訊流業務。演算法根據你的點擊行為,繪出基於你興趣點的用戶屬性畫像,基於這種讀者畫像,對你進行投其所好的資訊推送,結束了傳統門戶時代的千人一面,開啟了千人千面的資訊閱讀體驗。這種去中心化,多點對多點的資訊傳播,將構成一個總編輯、編委會被弱化的全新的資訊發佈流程。

由於資訊流業務的商業模式建立在追求點擊率、用戶時長、轉化率之上,因此必然造成媒體的內容發佈邏輯,從引領變成迎合。這裡有三個現象特別值得關注。第一個現象是資訊繭房或者叫資訊孤島化,基於對你的用戶畫像的精準捕捉,演算法傾斜性加速度的投其所好的給你推薦你喜歡的內容,久而久之,你從資訊流所獲得的知識,將越來越狹窄。第二個現象是標題黨,為喚起你點擊的慾望,獲得更好的流量數據和廣告數據,人工智慧會優先篩選出可能獲得你更高點擊率的文章,甚至有的企業用演算法去優化標題,但往往文不對題,閱讀完成率很低,更不要説讀完後,用戶有什麼分享和收藏的慾望。第三個現象是一個更深層更可怕的趨勢,就是把我們每人每天需要的品質閱讀體驗,轉化成純粹的娛樂和消遣。

我們鳳凰網總結過,一個人每天對資訊的獲取,無非是三個方向,資訊的獲取,興趣的滿足,娛樂的消遣。毫無疑問,前兩者是有負擔,有養分的,後者是無負擔最輕鬆的。基於刺激你點擊和使用時長的內容推薦邏輯,實際把人文和社會科學領域的價值判斷和倫理觀點,完全讓渡于演算法,無形中會壓縮了你的資訊獲取,對品質閱讀的消費,極大擴張了你的娛樂消遣時間。你的閱讀習慣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你的品質閱讀時間,對未知世界的了解,對有價值資訊,有負擔的閱讀的體驗,被極大地壓縮。數字媒體APP成為一個奶嘴,讀者變成了一個巨嬰,陷入了一種吸毒似的閱讀消費體驗,這真的可悲。

演算法邏輯基於人性弱點的瘋狂推薦,背後隱藏的是後現代社會的弊病。《馬克思1848年哲學經濟手稿》裏談到了現代社會對人的異化,馬克思韋伯在《新教原理與基督教精神》談到工具理性對效率追求,實際是對價值理性的蠶食,他們從哲學的高度預見了後現代社會的閱讀方式被人工智慧顛覆的隱憂。李澤厚先生在《80年對話》提到如果説500年前的文藝復興,把人從對神的臣服中解放出來,也許我們需要第二次文藝復興,把人從網際網路的壟斷中解放出來。我覺得結合AI時代,我們將面臨如何把人從演算法的專治中解放出來的課題,不是讓人更屈服於演算法,而是堅守人文精神,讓演算法更有人的細膩、深刻和有溫度。

在演算法時代,鳳凰網在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率先提出:我們不會一味迎合人性的弱點,從而失去對內容價值的信仰。我不會聲稱演算法沒有價值觀,就放棄對媒體理想的擁抱。我們不會因為網路世界低俗化的趨勢,就放棄對文明世界的追求。這些理念在我們編輯對熱點的運營,對精品文章的審核和梳理,以及在自媒體生産建設中,都將充分落實,真正給冰冷的演算法,注入人性的溫度,讓技術肩負媒體的責任。

我的分享已經到了尾聲,20年來,自己走過兩岸三地不少地方,積累了一些觀察。我記得97年前,親人由於工作關係去香港。我問他香港的媒體生態怎麼樣,他説茶餐廳的蘋果、明報上整版整版全是負面新聞,諷刺甚至謾罵,需要特意買份大公報、文匯報來讀,才能化解心中的憋屈。後來他去新加坡,我問他新加坡的情況好多了吧。他苦笑著説那是好多了,整個輿論管控嚴格規範,但坦率的説文報紙比較幼稚。我問與國內報紙比是一個什麼水準,他打趣説基本比中國少年報稍強吧,當然那是20多年前。後來我自己經常到台灣出差,有次在晚上黃金時間,發現幾個台灣電視臺都在直播一位台灣名廚在情人旅館開房的新聞,記者發佈會長達兩三個小時,一直沒有間斷。我當時就想,在這樣的新聞生態下長大的孩子是什麼樣的視野,什麼樣的品格,什麼樣的競爭力。我自己當年在紐約華爾街工作時,每天都讀《紐約時報》,當時週末有一個整版的版面,專門刊載市民、普通人,他們親朋好友的去世訃告,結婚的喜訊等等。簡短的哀痛、慶賀的文字中洋溢著每一個個體生活中的喜樂與哀愁,幸福與悲傷,非常平凡,但溫暖真摯,感人至深。某種意義上,一個城市被一個卓越的媒體加持、昇華了。後來回國,我專門創立了一個品牌欄目“暖新聞”,聚焦一個個平凡人物守望相助、逆境奮鬥的故事。可以不誇張的説,一個人每天看什麼樣的新聞,獲取什麼樣的資訊,決定了他的視野、認知和情操,一個民族被什麼樣的資訊所環抱,決定了這個民族的素質和競爭力,當然也影響偉大復興的進程。做媒體人儘管在社交媒體和AI驅動資訊流的顛覆下,面臨新的挑戰,但我們理想的旗幟不能褪色,媒體責任依然重如泰山,我們必須對肩負的使命心存謙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不敢懈怠。謝謝大家。

聲明:中國網圖片庫()供本網專稿,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中國網圖片庫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諮詢電話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