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淩晨2時07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將第四十二、四十三顆北斗導航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梁珂岩 攝影
中國網西昌11月19日訊(記者 楊佳)“一分鐘準備!”,“三十秒!”,“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點火!”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傳來鏗鏘有力的密碼。
緊接著92米高的發射塔架底部噴出大量煙霧,發動機嘶嘯著噴出橙色的火舌,尾焰照亮了大涼山谷。白色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脫離塔架,逐漸騰起,越飛越快,越飛越遠,發動機的轟鳴聲也越來越小,漸漸成了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
3個多小時後,喜訊傳來,火箭攜帶的第四十二、四十三顆北斗導航衛星準確入軌,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此次發射的兩顆衛星屬於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我國北斗三號系統第十八、十九顆組網衛星。衛星發射入軌後,將進行在軌測試與試驗評估,並與此前發射的十七顆北斗三號導航衛星進行組網聯調和性能指標評估,於今年年底前開通運作,向“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提供基本導航服務。
據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楊長風總設計師介紹,北斗三號不僅覆蓋範圍提升至全球,在技術體制上也實現性能提升和服務擴展,定位精度提升至2.5至5米,較北斗二號提升1至2倍。在北斗二號向北斗三號過渡過程中,確保老用戶無感知,新用戶提性能,最終實現技術的新老更替。
北斗三號在測量精度、新技術、信號等方面進行了性能提升;新開通了國際民航星基增強、國際搜索救援等方面的服務;特別是短報文服務,容量提升了十倍,發射功率降低了十倍。這將給沒有手機通訊網路地區的聯絡帶來極大便利。
北斗三號工程于去年11月完成首此次發射任務,在短短1年時間,先後完成11次發射任務,將19顆北斗三號導航衛星和1顆北斗二號導航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組網發射最短間隔17天,創造了北斗組網發射歷史上高密度、高成功率的新紀錄,實現了“中國速度”。
北斗系統已成為中國實施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近些年,北斗系列衛星的發射及應用一直備受各界關注,此次發射成功後,北斗三號基本系統星座將完成部署。據楊長風總設計師介紹,未來,我國還將陸續發射11顆北斗三號組網衛星。
待2年後北斗三號系統全面組網運作後,中國北斗導航系統將與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歐洲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Galileo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一同為全球用戶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