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張高鐵清河站主體結構正式封頂 運營後將成北京北部新綜合交通樞紐

發佈時間: 2018-10-17 15:14:20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中國網 | 責任編輯: 鄭亮

2018年10月17日,京張高鐵清河站最後一根鋼梁從地面緩緩升起,在塔吊與屋頂工人的配合下,鋼梁緩緩移向指定位置。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中國網北京訊(記者 鄭亮   通訊員 李溢春 王衝 韓方超)10月17日,隨著最後一組鋼梁吊裝到位,京張高鐵新建車站——清河站主體結構正式封頂。

京張高鐵最大站、交通新樞紐

京張高鐵新建清河站,位於北京市海澱區清河鎮小營西路與西二旗大街之間,距離北京北站11公里,西側緊鄰地鐵13號線和G7京新高速公路。工程由中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承建,于2017年6月開工建設,計劃2019年年底前開通運營,總建築面積13.83萬平米。清河站是京張高鐵建築面積最大車站,地鐵13號線引入該站,是輕軌昌平南延線和19號支線、公交車、計程車、私家車換乘站,建成後將成為北京北部新的綜合交通樞紐。車站由地下兩層,地上兩層,局部三層組成。其中,地下二層為城鐵昌平南延及19支線站臺層及設備層;地下一層為城市通廊、高鐵與地鐵換乘空間、地下車庫;首層為高鐵進站廳、站臺層和城鐵13號線站臺;二層為高架候車大廳,局部三層為商業服務場所。站臺設5台10線。其中,高鐵為四台八線,站場西側為城鐵13號線專用站臺一台兩線。

智慧工地、綠色施工 助力“精品工程、智慧京張”

京張高鐵是國家規劃實施的“八縱八橫” 京蘭通道東段的重要組成部分,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的重點配套交通基礎設施。

清河站,作為京張高鐵第一大站,開工建設以來始終以打造“精品工程、智慧京張”為目標。通過採用智慧安全帽、無人機航拍、塔吊防碰撞、機器人放線、深基坑自動化實施監測技術、二維碼24小時監控等一批智慧化技術,構建起 “智慧工地”。通過借助BIM(即建築資訊化模型)及資訊化成熟技術,實現了機電、各專業設計、現場佈置管理等方面五大類49個模組智慧資訊化技術應用,摸索出一套集智慧、科技、管理為一體的智慧車站建設新成果。通過採取對施工場地進行綠化或硬化,確保黃土不露天;實時監測PM2.5數值,並與自動噴淋和除塵霧炮聯動,對施工揚塵進行封閉管理;對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分類存放,避免造成水和空氣污染;夜間10點到第二天早上7點,對部分道路區域進行封閉,禁止鳴笛,防止給周邊居民帶來噪聲污染;夜間施工,加裝定向燈罩、焊機遮光板,減少光源外泄,減少對居民區燈光污染等技術創新和革新,有效克服了工地地處鬧市區,施工場地狹小,周邊環境複雜等困難,實現了綠色環保施工、和諧友好建設。

新老站房共新顏   百年同框風景線

老清河站站房,是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張鐵路首批站房,距今已有110多年曆史,是中華民族百年復興夢想的時代見證。

守住鄉愁、看見未來,望得見過去。在清河站建設過程中,老站房整體位移了84.5米,待工程完工後,將會移至新站房旁,並進行修繕作為博物館永久保存。屆時,這裡將成為京張高鐵與京張鐵路唯一一處,新老站房交相輝映跨越百年同站同框的車站,成為京張高鐵開通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為此,新清河站在設計理念上被賦予了“海納百川”之意,建築面積比老站房足足大了400多倍,達到13.47萬平方米。車站採用曲面屋頂,抬梁式懸挑屋檐等結構手法體現北京古都風貌,以簡約有力的曲線與A型支撐結構展示最新的建築技術,凸顯古都古韻、新貌新顏,在表達對百年京張鐵路致敬之際,借2022北京冬季奧運會展現中國高鐵發展建設新成果。

1   2   3   4   5   6   7   8   >  


聲明:中國網圖片庫()供本網專稿,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中國網圖片庫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諮詢電話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