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新疆!穿越古今絲綢之路[組圖]

發佈時間: 2018-08-24 07:45:11 | 來源: 新華網 | 作者: 王敬中、繆曉娟、賀佔軍 | 責任編輯: 楊楠

中哈原油管道阿拉山口站負責人姚亞戈在工作中(7月4日攝)。  新華社記者趙戈攝

大動脈

在1893年出版的《特派記者:篷巴拉克曆險記》中,法國科幻作家儒勒·凡爾納想像出一列從歐洲邊疆開往中國北京的火車。彼時,歐亞鐵路和用大炮將人打上月球的念頭一樣,“非常科幻”。

如今,人類並未借助大炮,但早已登上月球,歐亞鐵路也夢想成真。然而,令凡爾納始料未及的是,中歐班列規模如此之大,堪稱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大動脈。

自2011年3月首次開行以來,截至今年6月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量已突破9000列,運送貨物近80萬標箱,國內開行城市48個,到達歐洲14個國家42個城市。

70%的中歐班列從阿拉山口出境,進入哈薩克。阿拉山口距離烏魯木齊460公里,距離阿拉木圖680公里,古絲路上的商隊都會經過此地,但山口更是風口,一年可能有180個大風天。

時至今日,中歐班列的轟鳴聲卻時常蓋過呼嘯的風聲。

早期的中歐班列以中國貨物出口為主,自“一帶一路”倡議以來,返程班列的滿載率不斷提高。運單翻譯官趙傑常駐多斯特克——列車出境後的首個哈薩克小鎮,他也留意到進口貨物的種類明顯增加。

“我2013年開始在這裡工作,當時的進口貨單非常單調,主要是鋼鐵和礦石。現在我需要翻譯電子産品、機械部件、無人機配件、紅酒、奶粉等,甚至還有聚酯。”他説。

作為中國最繁忙的邊境口岸之一,阿拉山口集鐵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為一體,連接起中亞、歐洲和亞太三大經濟圈。中國首條跨境原油運輸管道——中哈原油管道,也是從哈薩克阿特勞到達此地,2006年開始通油,此後輸油量不斷提高,目前年輸油量已達1200萬噸。

中哈原油管道阿拉山口作業區負責人姚亞戈説,“中方和哈方各佔50%股份,共同運營管理,見證了我們和中亞的合作,也體現了‘一帶一路’倡議的作用。”

<   1   2   3   4   5   >  


聲明:中國網圖片庫()供本網專稿,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中國網圖片庫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諮詢電話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