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 2018-08-08 14:00:38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楊楠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中國社會發生了歷史性巨變,經濟、科技、教育、文化、外交等各個方面在黨的領導下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準得到了顯著提高。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人們不論是從衣食住行上還是從精神面貌上,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值此之際,中國網聯合國家檔案局、中央檔案館開展“讓歷史告訴未來——改革開放四十年檔案影像徵集”活動。掃描二維碼即可參與活動,歷史的檔案 由您來記錄。
1978年的徐和誼正好在插隊念大學,他説“沒有改革開放念不了大學,念不了大學,也就沒有後來的一切。”可以説這40年來,改革開放的每一個歷程,每一個歷史階段他都經歷了。徐和誼82年大學畢業,畢業之後就進入了首鋼,首鋼又是當時改革開放的一個先鋒,在我們國家的工業領域最早實現承包制。從承包制到建立公司制,到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後來的國企改革,徐和誼都有深切體會。
作為新中國汽車工業的領軍人物,徐和誼對中國汽車行業40年來的發展體會頗深:“1978年的時候我們國家幾乎沒有轎車,只有上海牌的小轎車,再一個就是北京的212吉普,就是越野車。在國人的印象當中更多的是拉貨的各種卡車,後來有了拉人的麵包車,比如鴻雁麵包。轎車不要説進入家庭,在普通人的概念當中都非常淡。從80年代初期開始,計程車有轎車了,那個時候是進口日本的豐田等品牌轎車作為計程車。那個時候能夠打出租的人都是外賓、國際友人,普通老百姓打出租是不可能的事兒。後來到了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最早的出租是黃面的,就是那種最小一號的麵包車,都刷成黃顏色,拿它作為普通國民的計程車。90年代初期開始有了夏利牌的A0級別的轎車作為出租,那就已經很洋氣了,總算有轎車作為出租。那個時候真正轎車還沒有進入家庭,轎車進入家庭是2000年新世紀以後。一路走來走到今天。現在作為一個普通的家庭,説誰家裏沒有一輛轎車,就跟咱們40年前,或者30年前家裏沒有一輛自行車一樣。”
徐和誼説“1953年我們國家開始有了汽車工業,從蘇聯的援建之後建立了第一汽車製造廠,中國汽車工業到目前為止,基本經歷了四代:第一代是以饒斌老先生為代表的中國汽車第一代汽車人,第二代是一汽的老廠長耿昭傑為代表的第二代汽車人。一路走來,我們到了第四代。”作為第四代中國汽車人,徐和誼認為, 中國汽車工業一定會像中國的家電行業一樣,經歷一段以合資國際大品牌為主後,將逐步轉向成以中國品牌為主,並且作為中國品牌産品可以走向全球。相信再有一代最多到兩代中國汽車人的努力,中國的整個汽車的工業水準會達到世界先進水準。40年的改革開放已經為中國汽車工業打下了雄厚的基礎,現在就是加速發展好自主,把自主這條路怎麼建設好。”
據統計,到2017年年底,中國的汽車産銷量近3000萬輛,再創歷史新高,汽車已經成為了很多中産階層家庭的標配。數據顯示,2017年,乘用車共銷售2471.83萬輛,佔世界汽車銷量的27%,其中中國品牌銷售了1084.67萬輛,佔中國市場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3.88%。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在困境中突圍,市場份額持續增長,正在贏得越來越多的尊重。經過40年的發展,我國汽車産業已經成為國計民生的重要支柱産業。中國作為全世界第一大汽車産銷國,連續九年位居全球第一。
説起中國汽車人未來肩負的使命和責任,徐和誼説“今天中國汽車行業確實到了一個節點了,就是由大到強的節點,是個關鍵的起步階段。再有幾十年引領世界汽車行業發展,我們能成為主力軍。前幾代中國汽車人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完成了他們的歷史使命,從我們這代人後頭這一代、兩代人肩負的是由大到強,責任和使命也非常光榮和艱巨。希望下一步在政府主管部門的指導下,能把我們中國汽車行業的國家隊培育起來。這個國家隊是能夠參與到世界競爭的國家隊,而不是在國內市場競爭的國家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