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功臣、全國擁政愛民模範個人、原火箭軍通信營高級士官趙平普(右二)。何喜慶 攝
“松華,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願我們的愛情永遠這樣甜甜蜜蜜!”
“平普,天長地久,明月作證,不論遇到什麼艱難困苦,我都伴你走到天涯海角。”
10多年來,這樣的一幕舞臺劇總是在腦海浮現。平普、松華的形象,如親人般早已深深烙下。
那年,我軍校畢業,走進山溝中的一個導彈連隊擔任排長。分到了赫赫有名的“東風第一旅”,躊躇滿志想幹一番事業,卻被一名老兵潑來一盆冷水,“咱們連隊不出人。”
他説的“不出人”並非妄言,連隊組建以來走出大山的排長寥寥無幾。徬徨迷茫之際,旅裏一台晚會上,趙平普、王松華長年堅守“夫妻哨”的故事深深震撼著我。那時我才知道,還有比我們連隊更深的山溝,還有比我更寂寞的崗位,還有全旅時間最長的堅守。
後來走出大山我才明白,許多人之所以走不出大山,是因為沒有敬畏大山、紮根大山。大山就是導彈部隊的陣地,官兵們把大山稱為“衛士山”。
趙平普就是這樣的一位導彈“衛士”,全旅人人尊稱他老趙。調入機關後,很快便與他們夫妻有了第一次結緣,在乾淨利落的哨所小院,翠竹茂密,果樹成林,儼然一處世外桃源。走進陣地,設施維護得一塵不染,哨所年年是“紅旗哨所”。
長年堅守,他們還與村民結下了深厚友誼,建起學前班免費輔導孩子,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給山村播撒希望之火。可是,他們的寶寶卻在一個雪夜早産夭折,從那之後松華再也沒能生育,後來抱養了一個女兒。
女兒到了上學年齡,旅黨委一班人考慮,不能讓老趙“獻了青春獻子孫”,把老趙一家接出了山,分配了公寓房,安排進了機關油庫。
可沒過多久,老趙又待不住了,聽説旅裏在一個戰備油庫成立“夫妻哨”,就又打了申請。就這樣,老趙把軍旅的最後時光再次獻給了大山。2013年,從軍30年的老趙要退休了,旅黨委專門為他舉行退役儀式,送上一塊牌匾“從軍報國三十載,紮根哨所三十年。”
這些年,隨著工作的調動,我與老趙的聯絡相對少了。上次與老趙見面還是在3年前,“東風第一旅”被列為全國重大典型宣傳,他被作為特邀嘉賓接受採訪。再見面,握手寒暄,親切依然。
農曆狗年春節前,“東風第一旅”評選表彰第12屆“十大一旅尖兵”,我再次回到老部隊。頒獎晚會節目單上,我看到了頒獎嘉賓中有老趙的名字,頓時想起與他相識的點點滴滴。
熟料,當夜的綵排中竟見到了老趙,他是一下車就進了禮堂。倍感意外的見面,肩與肩的相撞,一直緊握的手,我看到老趙的眼裏分明是淚花。
問起他的退休生活,他竟發出孩童般的笑聲。同學開了個農場,聘他過去幫忙,當了一名“炮手”,負責人工增雨。老趙的眼笑成了一條縫:“幹了老本行,還是與彈打交道。”
再見老趙,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是什麼讓他放棄了城裏的安逸,為什麼他的女兒會遇到“成長的煩惱”,又是什麼讓他長年臉上挂著笑容。我懂,是他對導彈事業的忠誠,對導彈陣地的摯愛。
付宗見和妻子劉娟正在維護裝備。劉王虎 攝
在“東風第一旅”,隨著老趙的退休,“夫妻哨”已經成為歷史。打聽到數百公里外的另一導彈旅還保留有“夫妻哨”,我便急切盼著前往探訪。然而,由於山路結冰,通往那裏的路全部封閉,我只能迂迴前往,坐高鐵、轉汽車,輾轉近一天才如願。
山上白皚皚一片,烏鴉在山谷中盤旋,越野車行使越來越慢。遠遠地,一個孩童的身影映入眼簾。“追我呀……”稚嫩的童音回蕩著。
氣溫顯示零下十幾攝氏度。雪地裏,4歲多的男孩壯壯邊嬉笑邊奔跑,緊跟著的3條軍犬肆意撒著歡,留下一串串清晰的印跡,如迎雪傲放的臘梅。
接踵而來的兩場大雪,給山溝披上了厚厚的冬衣。對壯壯來説,本就不大的玩耍空間隨之縮小,天天纏著媽媽問哪天去趕集。
相對於空間來説,壯壯最缺的還是玩伴。壯壯是乳名,他的大名叫付宸宇,他的家所在的這個山溝距離縣城將近60公里,離鎮上有13公里,最近的村莊也在2公里開外。
去年10月30日,他的爸爸付宗見所在連隊撤編,幾十號人都搬走了,留下付宗見成立“夫妻哨”。當天,劉娟便從老家菏澤帶著剛滿4周歲的壯壯啟程了。
付宗見一家正在粧點哨所。劉王虎 攝
如今的“夫妻哨”主人,已不再像老趙那樣相當於叔叔輩的年齡,都是年輕的85後,甚至90後,可是他們的臉上,挂的卻是超乎自身年齡的滄桑。
“跟傻瓜似的,可急死俺了!”1990年出生的劉娟幹過銷售,性格略顯活潑,説起壯壯剛來在村裏上幼兒園語言不通,天天就像悶葫蘆,劉娟快言快語説道。相比來説,丈夫付宗見顯得有些木訥,除了每天到定時到陣地維護保養,他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看書,房間櫃子裏的不少書都被他翻得卷了邊。
王振國、張寒梅夫妻倆正在巡線路上攜手前行。劉王虎 攝
相對於付宗見一家,同為四級軍士長的王振國一家條件要“優越”一些,他所在的“夫妻哨”距離縣城近了20多公里。
年齡、兵齡稍長的王振國,家庭也相對“富裕”一些,他家去年花了14萬元新置了一輛小轎車。8歲的兒子王新博在縣城最好的小學寄宿,每逢週末回趟家。以往靠媽媽張寒梅坐近2小時的公交車接送,一到冬天凍得透心涼。現在,一到冬天,新博的臉上就泛起“高原紅”。
説起兒子,夫妻倆很驕傲。除了墻上的幾張獎狀,這學期新博又拿了全班第一名。在山溝裏,因為來的時間久一些,新博的“朋友”也比壯壯多,除了小狗“黃豆”和“黑豆”,他家裏還有2隻雞、3隻鵝。
放了寒假,壯壯和新博和外面的小夥伴們暫時告別,天天和父母待在一起,儼然成了哨所的“主力”。
天天臨摹字帖的新博主動向爸爸提出,今年的春聯由他來寫。當然,內容由爸爸來定,因為王振國當了11年的營連文書,偶爾還能寫幾首詩,是新博心目中的偶像。爸爸媽媽要去工作了,小新博把工具箱遞到爸爸手中,還不忘叮囑道:“爸爸媽媽,注意安全!”
大雪將哨所覆蓋的嚴嚴實實,付宗見一家正緊張地搶收蔬菜。劉王虎 攝
壯壯家有幾塊菜地,是連隊搬走時留下來的。從農村出來的夫妻倆對土地都格外珍惜,他們種上了白菜、蘿蔔和菠菜等蔬菜。眼看春節臨近,看爸爸媽媽在菜地整理“年貨”,壯壯也主動跑過去幫忙,臉蛋凍得紅撲撲的,但他的臉上卻是純真而又幸福的笑容。
兩座哨所雖然距離外界遠近不同,但都位於山坳中,冬天日照僅有三四個小時,感覺格外寒冷。旅黨委時刻牽掛著他們的冷暖,哨所都配發了24小時不間斷的電暖氣,室溫能達到21攝氏度;飲食方面除了每月定量補給米麵外,夫妻每人每月發放540元生活費,小孩每月發放270元,還配備了飲用水凈化設備;娛樂方面電視能收看50多個臺,還定期配發更新圖書。春節前,旅政治工作部主任王偉強還帶著旅黨委的溫暖,把慰問品送進了哨所。
每次爸爸王振國進山巡查設備,哨所小主人王新博都懂事地復習功課。劉王虎 攝
“只要在一起,在哪都是年!”好幾個春節沒回老家過年了,剛剛步入30歲的張寒梅的一句話,讓王振國感動得直流淚。本來已經和連隊主官張了口,連隊也選好了替補對象,可臨行前王振國卻“變了卦”,聽説有幾名戰友面臨結婚生子,值班上安排不開,他沒和張寒梅商量便要回了請假條。
“90後”的劉娟剛剛學會蒸饅頭,但因為火候不到,這次蒸出的“年饅”又黑又醜,“羞于拿出手”。此時,隨著軍犬的吠聲,幾名老鄉叩響了他們的家門,送來了肉、蔬菜等年貨,還有製作成各種花型的“年饃”。
農曆新年到了,“夫妻哨”裏年味雖淡,但幸福依然。也許,相較于導彈發射場上的震撼壯美,趙平普他們在哨所堅守更是一種歲月靜美。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堅守,雖然平淡無奇,足以驚天動地。
(作者:火箭軍政治工作部宣傳局 楊永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