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圖 片>

打造“和巷”文化  共用臘庫家宴

發佈時間:2018-04-09 15:40:37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張楊  |  責任編輯:張楊
直接點擊圖片或者使用鍵盤'←' '→'鍵翻頁

 



 

當記者來到北京市東城區景山街道鐘鼓社區臘庫衚同16號院王素榮大姐家時,不大的小屋內,20多位附近院落的鄰居已經開始“操練”起來,大家有的擺盤、有的倒酒水、有的搬椅子,旁邊的兩張大桌上擺著鄰居們從自家端來的由各位“大廚”親手主理的拿手菜。有“順子紅燒肉”、“梅蘭燉排骨”、“海燕帶魚”、“六子燉雞”、“小點丸子”、“崔氏幹燒魚”……每道菜都冠以了鄰居們的名字或姓氏。此外還有山西特色“拌濕粉”、老北京特色“拌黃瓜皮”等,近20道菜肴讓這頓“臘庫之家家宴”變得超級豐盛。只等著餃子包好,溫馨的“家宴”就可以開席了。

 

 

 

在廚房裏和老鄰居們一邊包餃子一邊説笑的王大姐告訴我們,這是他們第二次組織“臘庫之家家宴”了,第一次是在今年春節前夕,附近5個院的11戶人家25位鄰居,每人端著自己的拿手菜來到王大姐家,擺了滿滿兩桌。以前不熟悉的街坊、見面不怎麼説話的鄰居、甚至有一些小矛盾的居民,在那次“家宴”上都敞開了心扉,消除了誤會,拉近了距離。

 

組織“臘庫之家家宴”的王素榮大姐今年63歲,在臘庫衚同已經居住了三十多年了,她曾是景山街道鐘鼓社區的黨委副書記。鐘鼓社區的“家和萬事興”群眾調解品牌,自2005年創建至今已有13年了,從一戶兩表改造前大雜院裏水費、電費分歧的調解,到現如今每月15日專業律師的到府諮詢,以及每月28日的社區和議會,王素榮大姐見證了“家和萬事興”品牌的發展歷程。王大姐之所以在臘庫衚同有這麼高的威望,和她常年幫助鄰居們解決問題、調解鄰里間的矛盾有著很大的關係。王大姐對記者説:“常年為社區居民們調解糾紛,我發現,其實大家的矛盾很多都是因為一句話、一件小事産生的誤會,沒有一個互相解釋、説明的平臺,誤會就越來越深。我策劃這個‘臘庫之家家宴’,就是給大家搭建一個相互溝通的平臺,宴席上,大家一説、一笑,矛盾自然就煙消雲散了。鄰里間的關係和諧了,整個衚同、整個街巷也就和諧了。調解矛盾不如沒有矛盾,用句現在時髦的話説,叫做‘關口前移’,新時代就要有新方式,我們的調解工作也要與時俱進不是。”

跟記者聊天的功夫,王大姐和鄰居們已經包好了滿滿兩蓋簾的餃子,水開了,餃子下鍋,“臘庫之家家宴”也正式開席了。今天的“家宴”還有一個議題,就是討論“臘庫之家家宴”每年舉辦幾次、每次的主題都是什麼。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從衚同的疏解整治建議,到整個街巷提升的想法,從衚同綠化美化花卉綠植的選擇,到衚同停車的合理化建議,大家越聊越興奮、越聊越親近,小屋裏歡聲笑語,充滿了濃濃的親情。“給我們拍個大合影吧。”在大家的要求下,記者按下了手中的快門,記錄下這溫馨的時刻。

 

據了解,景山街道2018年將著力打造“和巷”文化,大到國家層面的和衷共濟、人和自然層面的和諧共生,小到家庭內部的和和美美、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做到通過“家和”的平臺調解矛盾,通過“家風”的平臺傳承文化,通過“家宴”的平臺融洽關係,通過“家問”的平臺促進公眾參與,通過“家先鋒”的平臺發揮好衚同內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達到“衚同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良好效果。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