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星亮代表:利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中華民族共同意識

發佈時間: 2018-03-18 15:14:06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張若夢 | 責任編輯: 杭舟

        中國網:各位好,這裡是中國網《中國訪談》2018年全國兩會特別報道。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中指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那麼文化強國究竟該強在哪,都有哪些實現的途徑?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過程中,我們應該借鑒和吸取哪些經驗教訓?在全球治理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形成中,我們應該貢獻出哪些中國智慧呢?對此,我們採訪到了全國人大代表、國務院參事、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何星亮博士。


全國人大代表、國務院參事、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何星亮談文化強國建設。(張若夢/攝影)


        中國網:何代表您好,感謝您接受我們的採訪。我們知道十七屆六中全會中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個文化強國究竟應該強在哪,我們又有哪些途徑呢?

        何星亮: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增強文化自信,在新時代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我認為只有復興中華文化,建設文化強國,才能真正達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怎麼樣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呢?我覺得必須從多方面採取措施。我的意見是首先要加強文化觀念的整合,文化觀念包括各種思想、意識、民族精神、價值觀、道德觀、倫理觀及各種理念等。文化觀念是深層次的、內隱的、無形的、不易覺察的。文化觀念是文化形成、發展的基礎,是文化的核心和靈魂。任何文化形式都是先有觀念、意識等,然後才有實現這些觀念、意識的行為活動,才會産生與之有關的物質和精神産品。

        在文化變遷中,文化觀念又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文化觀念的變化,必然會引起整個文化結構的變化。我們經常説的“解放思想”,就是轉變觀念。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的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再以階級鬥爭為綱,而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於是推動了物質文化的迅速發展。如現在我國的服飾、居住、飲食、娛樂等與改革開放前有天壤之別,其發生變化的根源在於觀念的變化。

        文化觀念整合程度越高的國家,社會越穩定;整合程度越低的國家,社會越不穩定。文化觀念高度整合的社會,具有全社會成員認可的思想意識、民族精神、價值觀、倫理道德、行為準則等,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社會均衡和諧運作,具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和自我調整能力。無論發生在內部的還是外部的衝突,都不會引起社會動亂,更不可能使整個系統崩潰。在文化觀念整合程度較低的國家裏,抗干擾能力和自我調整能力較差,即使發生不劇烈的內部或外部的衝突,都可能會引起政局動蕩、社會崩潰。

        從歷史上看,文化觀念一體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大趨勢。秦代以前,我國各地觀念和風俗等差異較大,文字書寫也有區別。秦漢以降,各民族、各地區文化觀念加速整合。秦始皇在消除諸侯、形成“大一統”政治格局的基礎上,建立郡縣制,推行“書同文”“度同制”“行同倫”“車同軌”“修秦律”等全方位改革,在制度文明建設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為中華文明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基礎。漢朝承襲秦朝的各種文化體制,在統一全國文化觀念方面作出重要貢獻。董仲舒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提出加強文化觀念整合的主張,以儒家思想為主,整合法家、道家、墨家和兵家思想,形成中華文化的主流價值觀、民族精神和倫理道德,並綿延發展。在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雖經歷多次改朝換代,但中華文化觀念體系基本沒有發生太大變化,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影響力和幅射力,為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和中華文明興起提供了思想基礎。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一個由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時代,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時代。文化建設必須與之相適應,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一項重要任務是加強觀念整合,為強起來提供思想和理論基礎。

        加強文化觀念整合,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一人們的價值觀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華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的基礎。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新時代提升我國軟實力的關鍵、建設文化強國的基礎、構建和諧社會的保障。應通過各種形式宣傳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之在每一個中國人的頭腦中生根、開花、結果,內化於心、外化于行。通過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鑄具有強大凝聚力、向心力、吸引力和幅射力的現代中華民族精神,重塑忠厚仁義、明禮守信、自強不息、創新有為的現代民族性格。

        加強文化觀念整合,要加強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有機整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其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融入我們內心世界、日用而不覺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脈,革命文化是需要不斷發揚光大的寶貴精神財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我們努力建設的當代中國社會的主流文化。通過文化整合將三者融為有機整體,能夠形成1+1+1>3的效應,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煥發出更強的生命力和影響力。

        加強文化觀念整合,要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就是要激發人們形成善良的道德意願、道德情感,培育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責任,提高道德實踐能力。因此,要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消除各種腐朽思想和道德觀念。同時,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使社會主義思想道德觀念成為全國各地區各民族共同的思想道德觀念。


全國人大代表、國務院參事、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何星亮接受中國網《中國訪談》專訪。(張若夢/攝影)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除了文化整合之外,還要通過兩種方式,一個是保護和創新平衡發展;二是引進和輸出平衡發展。

        繼承和保護優秀傳統文化,是當代社會各界的共識。我們既要保護傳統,也要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保護”與“創新”是相反相成的互補關係。保護是尊重傳統,尊重祖先的智慧。從歷史上看,傳統是創新的基礎,也是保障創新成功的前提。新秩序在舊秩序基礎上形成,完全脫離舊秩序而創立的新秩序將不會長久。因此,傳統是創新的基礎。

        目前我國正處於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新時代,更應該注重優秀文化傳統的保護。首先,有利於保護中華文化的獨特性,有利於順利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其次,文化具有經濟價值,隨著文化産業會的興起,可以産生巨大的經濟效益。近20多年來,我國許多地區,積極發掘文化資源,開發文化旅遊項目,吸引遊客,産生明顯的經濟效益。

        創新與保護是一對相反相成的關係,創新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傳統。任何國家或民族的傳統文化,沒有創新就沒有活力,也就不可能與時代相適應。英國著名學者布爾克(Edmund Burke)在他的名著《法國革命的反思錄》中説:“一個國家若沒有改變的能力,也就不會有保護的能力。沒有這種能力,它將不免冒著一種危險:即失去其體制中它所最想保存的部分。”  傳統文化只有不斷地創新,才能與當代社會相適應,才會有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引進”與“輸出”也是相反相成的關係,兩者也應該平衡發展,“引進”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本國的文化,趕上或超越發達國家;“輸出”的目的主要是讓世界各國人們認識和了解我們的文化,在世界各國文化中佔有自己應有的地位,使聯合國有關組織在制訂各種公約或條約時,尊重東方的智慧,考慮中華文化的因素。

        復興中華文化,必須善於引進國外的先進文化。科技文化和物質文化的世界性較強,引進更為重要。歷史上,中華文化長期處於領先地位,引進用以發展生産的國外科學技術很少,而引進用以維護社會穩定的宗教信仰和藝術文化則較多,如印度的佛教和中亞諸國的藝術等。因此,在中華文化原有的體系中,缺乏引進先進科技文化的機制。當19世紀中葉西方列強打開中國大門之後,面對強勢的西方文化,無所適從,爭論不休,從而失去大量引進先進文化的時機,延誤了實現現代化的時間。而日本則不同,由於它歷史上一直以吸收外來文化為己任,在日本文化體系中有一套成熟的吸收外來先進文化的機制。因而,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人能很好地引進西方先進文化,並能很好地與本國的文化融為一體。

        引進國外先進文化,一是必須注重選擇性,哪個國家在哪個方面強就學習誰;二是要根據本國的國情進行改良和創新,使之更適合中國各族人們和中國社會。

        在新時代,建設文化強國,既要“引進”,也要“輸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既要立足國內,也要走向世界。我們既要輸出民族性較強的精神文化,也要輸出我們當代的科技文化。不斷滿足世界各國人民日益增長的需求。

        建設開放包容、和平友好、社會和諧、文化繁榮、物質豐富、環境美麗的世界,既是我國各族人民的需求,也是全球各大洲各國人民的需求。我們不僅要滿足國內各民族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要滿足世界上各國各民族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要達此目的,就必須輸出我們的優秀的科技文化和精神文化,造福世界各國人們。我們不僅要把我國建設成為物質和精神文明高度發達的國家,而且還要幫助世界上發展中國家富起來。因此,為了在新時代實現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我們應該負起大國的責任,毫不吝惜地輸出自己的優秀文化,為世界各國的文明進步、為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建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聲明:中國網圖片庫()供本網專稿,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中國網圖片庫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諮詢電話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