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2017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票房火爆沖淡冬日嚴寒

發佈時間: 2017-12-11 14:41:56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齊凱 | 責任編輯: 齊凱

圖為第四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展演劇目《蝴蝶效應》劇照

中國網12月11日訊(記者 齊凱)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項目、由北京市西城區文化委員會、北京戲劇家協會、北京天藝同歌國際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17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自1026日開幕以來,藝術的氛圍始終濃郁而熱烈地縈繞在繁星戲劇村上空。截至目前,已有16部小劇場戲曲劇目輪番上演,好戲不斷,精彩連連。近萬名觀眾走進繁星,在小劇場觀看戲曲演出,感受傳統文化之美。

針對不同人群制定的不同票價政策、與周邊社區與學校的聯動,藝術節的公益性與親民性讓更多的普通大眾走進劇場感受國粹戲曲藝術的魅力。觀眾群裏中,有第一次坐在劇院觀看傳統戲曲的90後,他們坦言,小劇場戲曲並沒有想像中的那樣沉重嚴肅,反而大多精緻活潑,貼合現代年輕人的審美與當下社會的倫理觀念,通過小劇場戲曲的形式,對傳統戲曲也産生了興趣。而一些常到大劇院看戲的戲迷朋友則表示,大劇院座位與舞臺相距較遠,演員和觀眾存在距離感。而小劇場演員與觀眾近在咫尺,方寸之間演員的一顰一笑,眼神身段都比大劇場看得更加真切更過癮。

小劇場戲曲,劇場雖小,卻大有可為。在娛樂多元化的當下,小劇場戲曲的優勢卻漸漸為人們所關注。從藝術創新角度來看,小劇場戲曲很適合年輕人嘗試一些新的想法,由於“小劇場”最初的定義是先鋒、實驗,所以對於小劇場戲曲作品的創新,人們總是會多一些寬容;另一方面,對於一些挖掘整理出來的傳統老戲,以小劇場的形式展示也不失為一種方式,“創新”與“整舊”都值得鼓勵。想要將小劇場戲曲運作市場化、演出常態化、劇目精品化,還需要觀眾與業內人士共同的探索與努力。而繁榮戲曲藝術,培育觀眾是第一位的要求。雖然戲曲演出市場已經在逐漸回暖,但戲曲作為一種相對小眾的藝術,需有自己的表演場所和藝術追求,小劇場戲曲就是一個現代觀眾與古老藝術良好的溝通橋梁。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要承傳內涵豐富且歷史悠遠的中國戲曲,一定要根據自身特點,時代特點和當下青年人的精神需求,製作符合市場需求與社會需求的作品,方能彰顯優勢,成為觀眾津津樂道、喜聞樂見的藝術樣式。

第四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與繁星當代藝術中心的“對戲”國際當代藝術展仍在火熱進行中,將一直持續到201817日。由繁星戲劇村出品的劇目戲曲元素話劇《一夜一生》與小劇場實驗劇目《三岔口2017》與也即將上演,這個冬季,繁星帶你觀看不同戲曲感受不一樣的人生。 

第四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是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的項目。藝術基金由北京市文化局和北京市財政局發起設立,最大限度調動社會參與文化建設積極性,搭建一個開放平等、公開透明的藝術資助體系,努力形成全民共建共用的文化發展格局,充分發揮全國文化中心的示範引領作用。       

聲明:中國網圖片庫()供本網專稿,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中國網圖片庫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諮詢電話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