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 商貿與文化交流論壇在京舉辦

發佈時間: 2017-12-08 09:31:26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陳俊賢 | 責任編輯: 倫曉璇

中國商業企業管理協會劉育才會長髮表演講

為了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激活、聚集各種社會力量,搭建“一帶一路”商貿與文化交流的國際平臺,12月5日,以“交流互鑒 合作共贏”為主題的“一帶一路”商貿與文化交流論壇在北京稻香湖景酒店舉行。來自20多個國家的駐華使館和10多個中國的一級協會、全國30個省區市行業協會、200多家企業代表共300多人出席了會議。

首屆“一帶一路”商貿與文化交流論壇由中國商業企業管理協會、中國民主建國會上海市委員會、中國文化研究會、中國—非洲總商會、上海湘江實業有限公司等五家單位共同主辦。在論壇啟動儀式上,馬達加斯加、克羅埃西亞、馬爾他、尼泊爾、馬爾地夫、摩爾多瓦、烏拉圭、南蘇丹、希臘、南非、巴基斯坦、古巴、伊朗、菲律賓、奈米比亞、斯里蘭卡、古巴、加彭、賴索托等駐華使館的代表和中國東南歐洲商業協會主席,與會議各主辦方領導共同展開了特別製作的十米長的一帶一路”商貿與文化交流論壇的羊皮紙長卷,此長卷旨在表達傳承古絲綢之路精神,召開“一帶一路”商貿與文化交流論壇,共商“一帶一路”建設合作大計,共促各國商貿與文化交流,共推“一帶一路”行穩致遠,最終一定能迎來路路相連、美美與共的明天。

論壇發起人、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湘江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國湘首先對致力於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及參與國家的友好合作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馬國湘構想,伴隨著“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加快,各國貿易往來更加方便、更加頻繁,參與建設的經濟體將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合作共贏。與此同時,“一帶一路”所倡導的絲路精神,促進各種官方和民間的文化交流將日趨豐富,各國在交流互鑒中加深了解、加深感情、加快融合,必將開創21世紀人類新文明!

馬國湘説,我們召集今天的會議,就是希望民主黨派、行業協會和商會、民間組織,能夠聯合駐華使館、國際組織以及社會各界優勢資源和力量,推動企業、組織和國家的同頻共振、合作共贏,多為大家架起互通有無、交流合作、資訊溝通和輿論引導的“鵲橋”。

馬國湘判斷,中國市場對“一帶一路”沿線及參與國家的進口商品接受度越來越高,不僅一二線城市的消費者十分歡迎,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者也不再陌生,所以他號召中國企業抓住歷史機遇,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及參與國家的友好合作。另一方面,“一帶一路”參與國家在文化、旅遊産業的交流合作將會明顯增多,旅遊流必將帶動大量的資金流、商貿流、資訊流,從而進一步帶動一系列商業、金融、基礎設施等領域的對外投資。因此,他也建議中國企業應該抓住新的投資機會,積極開拓境外旅遊投資市場,在旅遊開發、飯店建設、資源共用等旅遊供應鏈上,共同投資各國的旅遊項目。互聯互通,旅遊先通!

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主委周漢民先生做主旨發言。他説,剛才各位啟動論壇展開的歷史長卷其實是從西元前2世紀開始寫起。西元前2世紀到15、16世紀橫跨1700-1800年,我們的先輩前賢以中國為原點,一路向西,向北,向南,到過裏海和鹹海,今日稱之為北絲綢之路;到過地中海,又往上走到土耳其,往下走到以色列和其他的國家,我們稱之為中絲綢之路;也曾經有一支沿著印度和向南,今天的史學家叫做南絲綢之路。絲綢之路不是一條,既沒有GPS導航,也沒有其他衛星的定位,憑著中國人對世界一種好奇,一種探求,一種追索,一路前行。今天懷念前輩先賢是希望從他們的壯舉中得到啟迪。我想四個啟迪就是今天大會的主題。“一帶一路”首先是一條合作之路,其次是一條開放之路,第三是一條互鑒之路,第四是一條共贏之路。所以,今天合作、開放、互鑒、共贏就是論壇的主題。

周漢民説,2013年9月7號,在哈薩克訪問時習近平主席首次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大倡議。2013年10月,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國會演講中習近平主席提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構想。習近平主席2015年秋天在英國倫敦商界為他舉行的歡迎宴會上的講話中,他説那條路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攜手前進的陽光大道。我以為這麼簡樸,但十分雋永的話語其實提出了“一帶一路”三個重要的觀點。第一,它不是私家小路,也就是説中國提出“一帶一路”的倡議不是由中國去規劃世界,勾勒世界,而是讓中國進一步融入世界。第二,它是攜手前進的一條道路。因此,中國人不是在這樣的戰略和思路的推演中尋求一個國家的獨樂樂,而是爭取人類社會的眾樂樂。第三,我們攜手前進。因此,既然這是一個大計,我們得共商大計。既然這是一個大業,我們得共建大業。既然這樣的大計和大業會引出重要的成果,那我們就得共用成果。中國的理念,四年來得到世界百餘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支援和響應。今天在場這麼多國家的使節們不辭辛勞,與我們共同來探討“一帶一路”商貿和文化發展未來的宏圖大業,足見“一帶一路”就是一個道。中國人有成語説“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帶一路”這個道得到了世界廣泛的響應,得到了多助之結果,真是令人興奮。

周漢民在分析了“一帶一路”重要倡議在國際上的經濟意義、政治意義和法律意義後,提出了五點希望和觀感。一是“一帶一路”需要搭建更多的合作平臺;二是“一帶一路”的發展必須要突出文化包容的特質;三是“一帶一路”的發展必須遵循永續發展的理念;四是“一帶一路”的發展必須有局部的戰略與全局的構想相結合;五是“一帶一路”一定要加強人才培養這一重要責任的承擔。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院長徐東華介紹了全世界裝備製造業的情況。他説,大家知道世界經濟大國無一不是工業和科技大國,而製造任何産品的裝備直接體現了一個國家最具實力的綜合國力,一個裝備製造業大國一定是裝備製造業強國。無論是“一帶一路”走出去,還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些都是我們最為重要的物質基礎。中國製造2025,要實施“三步走”戰略,以10年為一個階段,梯次推進:到2025年,縮小差距,重點突破,邁入製造強國行列;到2035年,鞏固地位,提升層次,整體居於製造強國的中位;到建國一百年時,創新引領,實現跨越,綜合實力邁入製造強國行列。

徐東華説,中國是工業大國,按照聯合國的標準,在聯合國41個工業行業裏中國是世界工業體系最全的國家,中國有220多個産品在全世界産量第一位,中國的裝備製造業生産的總量在世界第一。所以,中國的裝備製造業對支援中國“一帶一路”走出去從投資、貿易、服務角度,都是最重要的基礎。

徐東華指出:綜合全世界裝備製造業近十年的情況,現在全球裝備製造業有所復蘇,全球的裝備製造業就是全球經濟的晴雨錶,現在整個裝備製造業在全世界各個國家GDP所佔的比重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中國、美國、德國、日本、法國、英國、南韓是全世界裝備製造業最發達的7個國家,也是這個大趨勢,現在只有極個別的國家是物資短缺的。全球是過剩的,所以全球的製造業競爭也更為殘酷,各個國家都加大了裝備製造業的研發和投入。

徐東華説,全球經濟和全球裝備製造業是互動的,全球經濟一方面對裝備製造業提出需求,另外一方面裝備製造業也推動全球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是在改革開放之後用了38年時間走完西方世界250年的工業化進程,就是這麼快。全世界最發達國家的未來7年全球經濟走勢説明,金融危機之後量價寬鬆的貨幣政策已經難以為繼,經濟的發展又重新回到製造業和高科技。

中國商業企業管理協會會長劉育才介紹論壇旨在建立起商貿和文化行業組織與駐華使館多邊對話的平臺,進而為各國企業的商貿與文化交流提供積極的推動和有益的幫助。為此,他建議堅持真誠合作、平等對話、相互支援的宗旨,保持經常的往來。通過這種交往,為企業間的交流和互利合作提供最便利渠道。同時,積極創造條件,充分發揮“一帶一路”商貿與文化交流論壇這個對話交流平臺的作用,推動建立定期或不定期召開論壇的制度。

外國駐華使節團團長、馬達加斯加駐華大使維克托·希科尼納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旨在於分享發展成果,符合當今現代社會的發展潮流。對於非洲國家來説,“一帶一路”建設也將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文化和商貿領域機會。當前至關重要的是將“一帶一路”倡議落實在自己的發展實際中。

克羅埃西亞駐華大使奈博伊沙·科哈羅維奇表示,“一帶一路”倡議以人為本,不僅關注商貿往來,也關注文化和民間的交流。

尼泊爾駐華大使利拉·馬尼·鮑德爾表示,尼泊爾也是“一帶一路”重要參與國,歡迎有更多中國企業家前往尼泊爾,探索水利、發電、農業生産等各個領域的發展機會和潛力。

摩爾多瓦使館代辦戴安娜·瑪加列維奇表示,今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與會各方共同發佈了推進“一帶一路”貿易暢通合作倡議。對摩爾多瓦來説,中國是非常值得信賴和可靠的合作夥伴,相信“一帶一路”將有助於加強摩爾多瓦和中國的關係。

1   2   3   4   5   >>  


聲明:中國網圖片庫()供本網專稿,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中國網圖片庫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諮詢電話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