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姐妹"登上3站臺"一磅肉"定生死契 喜劇名作亮相2017北京喜劇藝術節[組圖]

發佈時間: 2017-11-22 11:31:49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劉楨珂 | 責任編輯: 劉楨珂

“三姐妹”登上3站臺 “一磅肉”定下生死契.契訶夫、莎士比亞喜劇名作亮相2017北京喜劇藝術節.國家大劇院供圖

2017北京喜劇藝術節自1013日開幕以來,眾多喜劇名家為觀眾們獻上了豐富多彩、令人捧腹的表演,用歡聲笑語和詼諧幽默為京城深秋增添了溫暖和活力。121日至17日,本屆北京喜劇藝術節“喜劇有經典”板塊的另兩部作品《3站臺》與《威尼斯商人》均將在北京喜劇院精彩亮相,美國運動集市劇團和國家大劇院戲劇演員隊的演員們將以不同的表演風格為觀眾獻上對喜劇經典的多樣詮釋,讓喜劇名作綻放出超越時代的光芒與色彩。

俄羅斯戲劇家契訶夫的《三姐妹》自面世以來,在一百多年的時間裏不斷被世界各地的戲劇人搬演。《三姐妹》取材于契訶夫的一段生活經歷,該劇以外省的一個小城鎮為背景,情節基調平淡而趨於散文化。三姐妹出生在莫斯科,庸俗乏味的外省生活令她們厭倦,她們渴望回到莫斯科,對返回莫斯科的呼喚貫穿了全劇。個人與生活處境的深刻矛盾在契訶夫以後的時代裏依然有著共鳴和迴響,《三姐妹》的主題也有著不同的解讀,從俄羅斯著名戲劇家丹欽科的“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到中國當代著名導演林兆華的“等待”,不同版本的《三姐妹》也囊括了極致的現實主義風格與先鋒的現代詮釋。121日至3日,美國運動集市劇團將帶來改編自《三姐妹》的《3站臺》,該劇戲劇化地擺脫了原作中的維多利亞時代背景,用歡快的動作、舞蹈、歌曲和幽默感將契訶夫的劇作面向新生代觀眾進行了全新演繹。《3站臺》對契訶夫的原作進行了喜劇意味的解構,但仍然沒有脫離原作中主人公身陷困境寄希望於未來的精神內核。站臺作為人們等待列車的地方,也象徵著小鎮裏的人們逃離困境的出路,“回莫斯科去”的願景依然強烈而迫切,但遠行的列車卻最終將他們留在了站臺上。“站臺”作為此版的關鍵詞,仿佛為三姐妹回到莫斯科提供了可能,但卻同時揭露了人們永困於此的現實處境,這些曾經代表著俄羅斯優秀知識分子的劇中人物,依然優雅而富有教養地出現在了今天,他們在逃離外省小鎮的站臺上熱烈地談論對莫斯科的渴望,卻最終無法抵達。美國運動集市劇團成立於洛杉磯,自1997年成立以來,劇團創作了16部原創作品,廣受藝術評論界的關注,並曾獲得愛丁堡藝穗藝術節傑齣戲劇獎、肯尼迪中心美國學院戲劇節國家獎、《洛杉磯週刊》最佳舞蹈編排獎等,而這部《3站臺》也一舉拿下了洛杉磯戲劇評論獎最佳編劇(改編)、愛丁堡藝穗節最佳劇團、洛杉磯戲劇聯盟最佳導演等多項大獎。

作為本屆北京喜劇藝術節的閉幕演出以及“喜劇有經典”板塊的壓軸大戲,國家大劇院聯合北京天街集團有限公司製作推出的《威尼斯商人》將在1214日至17日迎來第二輪演出。《威尼斯商人》創作于16世紀末,劇中的人物形象鮮明生動,令人過目難忘。在即將上演的話劇《威尼斯商人》導演陳薪伊看來,這個故事不僅僅是圍繞著“一磅肉”契約的荒誕官司:“它以這場官司為軸心擴散出豐富多彩的喜劇衝突,有戲劇性又有哲理意義,是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精神對友誼、愛情、人性、交易諸如此類問題的闡發,其中還包括了由此而産生的各種人際關係——朋友、戀人、父女、生意夥伴等等,這一幕幕有趣的故事,充滿著機智的喜悅和一種耐人尋味的幸福感,這是在人性得到理性主義解放的時代才可能存在的故事。”全劇除話劇表現形式外,男高音歌唱家扣京還將攜手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五位樂手,帶領觀眾一同走進屬於威尼斯的美妙旋律。該劇在首輪演出後大獲好評,有劇評人評論道:“演員們通過臺詞語言的犀利交鋒與幽默詼諧的肢體動作,相對輕鬆地展示出多個靈魂的不同樣貌,就像一幅緩緩展開的長卷,你能從中看到世俗的熱鬧,也能看到王公貴族與販夫走卒的風景。”劇迷觀眾也表示:“這是一部非常有感染力的喜劇,從服裝造型物美設計到任務臺詞動作性格都極具特色,演員高超的表演功底塑造了一個個性格鮮明又不失喜劇色彩的角色。”

1   2   3   4   5   >>  


聲明:中國網圖片庫()供本網專稿,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中國網圖片庫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諮詢電話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