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傑耶夫率慕尼黑愛樂樂團 亮相國家大劇院"醇•萃古典"[組圖]

發佈時間: 2017-11-08 13:06:20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劉楨珂 | 責任編輯: 劉楨珂

捷傑耶夫率慕尼黑愛樂樂團即將亮相國家大劇院“醇•萃古典” 國家大劇院供圖

中國網訊 慕尼黑愛樂樂團成立於1893年,作為一個積澱豐厚的百年名團,慕尼黑愛樂在魏因加特納、肯佩、詹姆斯·萊文、切利比達克、馬澤爾等歷任指揮大師的打造下,始終以極高的水準位列德國代表樂團之一。2013年,樂團曾在洛林·馬澤爾的帶領下登臺國家大劇院,而2014年,這顆指壇巨星的隕落使得他與慕尼黑愛樂一同灑落的樂音成為中國樂迷心中彌足珍貴的迴響。從2015/16樂季開始,瓦萊裏·捷傑耶夫接棒擔任慕尼黑愛樂樂團的音樂總監,與前任總監馬澤爾一樣,捷傑耶夫是當今指揮大師中來中國最頻繁、也是與中國樂迷最為親近的一位。1124日至25日,捷傑耶夫將率慕尼黑愛樂樂團再度登臺國家大劇院,奏響古典音樂的絢麗華章。

自捷傑耶夫執棒慕尼黑愛樂樂團以來,樂團的演奏曲目在過去以德奧作品為主的基礎上,大幅增加了演奏俄羅斯作品的比例。對於作為自己“母語”的俄羅斯音樂作品,捷傑耶夫堪稱當之無愧的權威闡釋者。此次在國家大劇院的兩場演出中,24日將帶來由兩部大部頭作品構成的俄羅斯專場。上半場,捷傑耶夫將攜手俄羅斯鋼琴家丹尼斯·馬祖耶夫演奏拉赫瑪尼諾夫的《G小調第四鋼琴協奏曲》。馬祖耶夫自1998年在第十一屆柴科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上拔得頭籌之後,早已躋身俄羅斯鋼琴學派大師之列。馬祖耶夫對拉赫瑪尼諾夫的鋼琴作品極有建樹,他曾發行唱片《不為人知的拉赫瑪尼諾夫》,他對拉氏的詮釋也受到拉赫瑪尼諾夫基金會的認可,並受邀擔任基金會的藝術總監。《第四鋼琴協奏曲》是拉赫瑪尼諾夫一生中最後一部鋼協作品,作于其二戰期間的流亡歲月。這部作品不僅繼承了晚期浪漫主義的傳統風格,也溶入了二十世紀現代音樂的特色,和聲充滿了不和諧與晦暗的色彩。表達著作曲家內心的焦慮與痛苦。拉氏的鋼琴作品向來擁有歌唱性的旋律,並有許多令人生畏的高難度技巧,而《第四鋼琴協奏曲》從技術上更難於前幾部鋼協。在保持原有高難度技巧的同時,它微妙變化的音樂風格需要極高的演奏功力,對於鋼琴家來説,由於音樂的表現趨於內省深刻,需要用更加理性的眼光進行審視,而不是追求自我風格的感性處理。下半場是柴科夫斯基最為人津津樂道的《B小調第六交響曲》,捷傑耶夫對於“柴六”的演繹,不會在一些輕易能煽情的段落中過度取悅聽眾,他向來都是在理性又忠實地依照樂譜演繹老柴。

作為德奧作品最正統詮釋者之一的慕尼黑愛樂樂團,25日將帶來一整場德奧作品音樂會。上半場是三部經典歌劇的序曲,貝多芬《萊奧諾拉》第三號序曲、韋伯《奧伯龍》序曲、瓦格納 《唐豪瑟》序曲。此外,慕尼黑愛樂還被公認為德國乃至全世界演奏布魯克納作品最出色的樂團,他們致力於演出真正出自布魯克納手筆的交響曲原稿,讓人們重新認識布魯克納的音樂。切利比達克就曾執棒慕尼黑愛樂為EMI公司錄製了布魯克納第三至第九交響曲,被愛樂者認為是演繹布魯克納的典範。音樂會下半場,捷傑耶夫與樂團將帶來布魯克納《D小調第三交響曲》。布三又被稱為“瓦格納交響曲”,是布魯克納題獻于瓦格納,在這部作品中布魯克納也引用了瓦格納作品的素材,全曲具有浩瀚無際的壯闊感和強烈的英雄色彩。

1   2   3   4   5   >>  


聲明:中國網圖片庫()供本網專稿,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中國網圖片庫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諮詢電話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