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中國大熊貓繁育技術委員會2017年國際學術年會在成都新華賓館隆重召開。
2017年11月7日,由中國動物園協會、西華師範大學主辦,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和西華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承辦,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金會協辦的“中國大熊貓繁育技術委員會2017年國際學術年會”在成都新華賓館隆重召開。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主任張志和主持會議,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司司長楊超、中國動物園協會副會長謝鐘、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青文、四川省林業廳巡視員劉兵、成都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覃文林、成都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羅葉副局長、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張和民常務副主任等主管單位領導蒞臨開幕儀式。此外,還有境內外共計260余名代表出席會議,其中,境內40家單位191名代表及來自13個國家的69名境外專家代表。
開幕儀式上,成都市政府覃文林副秘書長致辭,預祝會議的順利召開。隨後,國家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司司長楊超發表重要講話,講話中,對各單位在2017年大熊貓保護、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野生動植物保護、濕地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建設等工作表示認可,其中包括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有效提高了大熊貓繁育品質,實現2017年圈養大熊貓共繁育58仔的成績,以及圈養大熊貓野化放歸工作得以推進。並對下一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將加強大熊貓繁育管理,提供圈養大熊貓種群品質。圈養大熊貓野化放歸工作將繼續深入推進,各單位機構將在國家的統一部署下,努力克服和研究各項難題。
最後,中國動物保護協會謝鐘副會長在會議上致辭,提到,圈養大熊貓種群已基本達到一個種群自我維持的狀態,開展圈養個體野化研究和放歸野外工作、復壯大熊貓小種群已取得初步成果。目前黨中央國務院提出在大熊貓棲息地整合設立大熊貓國家公園,為實現大熊貓穩定繁衍生息指明瞭道路,明確了目標,隨著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的不斷推進和大熊貓野化放歸及研究工作的深入開展,大熊貓小種群復壯的願景終將實現。
本次會議針對將就大熊貓保護現狀與任務、圈養大熊貓繁育與野化放歸等方面,探討了大熊貓繁殖技術委員會2017年工作總結和展望、野生大熊貓種群生存力分析與小種群保護、野生動物保護宏基因組學研究進展與展望、大熊貓野化培訓與放歸等問題進行學術探究等。由中國動物園協會牽頭還開展大熊貓種群管理專題會議,確定圈養大熊貓種群管理策略、制定繁育計劃等。會議期間,還組織與會代表參觀了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通過國內外各單位的共同努力和中國大熊貓繁育技術委員會的組織、協調,全球圈養大熊貓的繁育、科研、國際合作、保護教育和野外放歸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好成績。截止2017年10月6日為止,各機構共繁育大熊貓63仔,成活58仔,種群規模達到520隻,其中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繁育8胎12仔,成活11仔;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繁育30胎,成活42仔;旅居法國、美國、日本、西班牙、比利時及維也納的大熊貓均成功繁育後代。我國圈養大熊貓種群已基本達到一個種群自我維持的狀態因此,各大熊貓管理單位將做好應對措施,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發展圈養大熊貓種群。然而,圈養種群品質建設依然有待進一步加強,種群密度上升的壓力依然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