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代表田小紅:將心比心凝聚社區民心[組圖]

發佈時間: 2017-10-14 15:30:16 | 來源: 新華社 | 作者: 王大千 | 責任編輯: 劉楨珂

田小紅(左)在青海西寧柴達木路12號小區與老黨員姜福英聊天(9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宏祥 攝

齊文都蘇家的故事只是一個縮影。坐公共汽車穿過大半個城市幫搬離社區的老人辦理組織轉出、養老保險、退休認證等手續,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積極協調招聘5名社區志願工作者開展亮牌服務,承接居民辦理計生證、廉租房申請等9項56類行政事務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困難居民家庭檔案,難題不妥善處理完結就絕不“銷號”……田小紅帶領下的社區由“坐等服務”向“到府服務”轉變,在辦實事、解民憂中理順了情緒,也溫暖了民心。

搭平臺促服務贏得民心

新海橋社區是2000年居委會改制後成立的新社區,流動暫住人口多、居民小區多、娛樂場所和商鋪多,管理難度大。

剛到社區工作的田小紅首先遇到的是老舊居民區改造和物業管理矛盾突出的問題,居民為此三天兩頭提意見。那段日子,田小紅在居委會老同志的帶領下天天跑樓道、進商鋪,整理住戶基礎資訊意見表,組織老黨員和群眾代表多次開協調會,最後,她提出由社區黨委牽頭,在規模較大小區、物業公司分別成立黨支部,組織志願者工作隊解決各類問題的辦法。

“小紅是個有心人,社區工作就需要這樣的有心人。”新海橋社區上一任黨委書記王秀英説,社區採納了田小紅的建議,各黨支部和黨員主動劃分責任、認領任務,首先解決了垃圾收運和舊水管、下水道改造問題,以後的供暖費收繳、車位畫線等工作隨之順利開展。

對田小紅來説,社區是個大舞臺,唱好管理服務“一台戲”,“搭臺”是前提。在服務理念引導下,新海橋社區建立了人口資訊數字化管理系統平臺,將居民資訊細化為9大項、108個小項完成建檔,使民政、社保、計生等工作實現一網管理,一鍵查詢。在此基礎上推行的“一台多能、一格多員、一員多職”和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社區服務中心“三社聯動”新模式,使工作提質增效,獲得群眾紛紛“點讚”。

講創新比奉獻凝聚民心

“咱這兒就是一家物業公司,建黨支部有啥用?”“我們合法經營就行,不要那麼多名堂”……説起幾年前奔走于社區企業號召成立黨支部的經歷,田小紅仍記憶深刻。

“見面先聊企業最關心的經營狀況,再舉例説明黨員帶頭、黨支部引領對企業的發展有巨大作用,最後為企業增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議。”田小紅説,聊著聊著距離就拉近了,觀點也講透了,僅2012年,社區就有5家非公企業成立了黨支部。

   <<   1   2   3   >>  


聲明:中國網圖片庫()供本網專稿,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中國網圖片庫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諮詢電話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