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中國歌劇《蘭花花》賞聽會 張千一帶領主演唱響黃土高坡動人悲歌[組圖]

發佈時間: 2017-09-15 16:09:08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劉楨珂 | 責任編輯: 劉楨珂

國家大劇院原創中國歌劇《蘭花花》舉辦賞聽會,張千一帶領主演唱響黃土高坡動人悲歌。國家大劇院供圖 王小京攝

中國網訊 國家大劇院以經典陜北民歌《蘭花花》為靈感,攜手作曲家張千一、編劇趙大鳴、指揮張國勇、導演陳薪伊等,歷時6年構思與創作,推出中國原創歌劇《蘭花花》,講述了黃土高原上青年男女的愛情與命運。該劇即將於101日至5日國慶黃金檔期與觀眾見面。

914日上午,國家大劇院舉辦了歌劇《蘭花花》的音樂賞聽會,作曲家張千一為媒體介紹了這部歌劇的音樂創作歷程,並剖析講解了劇中《圓圓的月亮挂在天上》《自從那一天》《人群裏我是一隻羊》《怎麼辦》等精彩唱段。在主演趙麗麗、張英席、薛皓垠、關致京的深情演唱中,媒體“搶鮮”感受這部歌劇的音樂魅力。

唱段介紹

二幕二曲  三幕二場五曲  四幕四曲蘭花花、駱駝子“圓圓的月亮挂在天上”

“圓圓的月亮挂在天上”是蘭花花與駱駝子這對兒戀人重要的愛情表達唱段。其旋律優美動聽,情感質樸單純。尤其唱中“天上”“心上”同音落音的一高一低,支聲復調與心境表達的一分一合,以及“苦()音”飄然而至的清新效果,無不從聽覺上展示出這個唱段的唯美品質。

“圓圓的月亮挂在天上”在全劇中以不同的方式出現了三次:(1)二幕二曲,蘭花花、駱駝子二重唱。第一段為蘭花花獨唱,第二段是具有支聲式復調特徵的男女聲重唱;(2)三幕二場五曲,駱駝子、蘭花花二重唱。以駱駝子遠處傳來的旋律聲部為主,蘭花花飄逸的復調聲部為輔,後合二而一;(3)四幕四曲 ,蘭花花深情而又思念般地獨唱。

二幕三曲  周老爺“自從那一天”

這是一首表現人性崩潰的男低音咏嘆調。音樂形象生動,音樂性格鮮明,且音樂張力極大。作曲家在總譜上分別標注了“感嘆感悟”“慾望之火”“紊亂的情緒”“仙仙欲飄”“再次紊亂的情緒”“難以忍耐”“感慨地”“急切地”等8種表情術語來概括周老爺“自從那一天”看見蘭花花後十分複雜的心理裂變過程。

二幕七曲 蘭花花“怎麼辦”

 這是上半場最後一曲。蘭花花在得知自己要嫁給趕羊後心如刀絞,她想要跳入奔騰的黃河中,但卻捨棄不下腹中的孩子。她獨自呼喚著日夜思念的駱駝哥,不知今後的生活將何去何從。這段旋律表現出了蘭花花內心的矛盾,和淒苦、孤單、無助的心境。

三幕二場三曲  趕羊“人群裏我就是只羊”

這首憂傷動情的唱段由較為典型的聲樂曲體ABABC構成:兩個降E小調的A段唱出了趕羊自卑而又令人心酸的傷感;兩個由暗至明轉入降A大調的B段則表達了趕羊對蘭花花的深情愛戀;C段是副歌。趕羊打開心扉地對蘭花花傾訴“我是真心地疼你愛你,捧著你放在心裏,放在心裏”......

劇目介紹

《蘭花花》是陜北民歌中最廣為流傳的一首,它以質樸、高亢的旋律,直抒胸臆的音樂語言,述寫了陜北女子蘭花花純真熾烈的性格和對愛情的追求。這首歌曲從上世紀30年代傳唱至今,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國家大劇院以”蘭花花”為內容素材,經過重新構思與創作,推出了中國原創歌劇《蘭花花》。《蘭花花》是國家大劇院第十四部原創歌劇,自2011年項目啟動,國家大劇院本著精益求精的態度,經過多次劇本、音樂的探討與嘗試,故事結構大規模改動4次,組織音樂試聽會7次,最終於2017年完成該劇,創作過程歷時六年。
  
國家大劇院選擇這一題材創作歌劇,不僅是因為《蘭花花》的民間歌曲在中國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更是看中其背後蘊含的更深層次的意義。在千百年來的中國社會,特別是最廣大的農村社會中,存在著形成已久的倫理道德、禮教文化與個人情感命運之間的衝突。這種衝突為戲劇和音樂提供了強大的結構基礎。以此來創作一部歌劇,即便發端于一首民歌,仍可以積蓄強大的藝術能量,從而達到史詩般壯闊絢爛的藝術境界。

1   2   3   4   5   >>  


聲明:中國網圖片庫()供本網專稿,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中國網圖片庫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諮詢電話010-88820273。